楠木軒

開電動車長途旅行,嚮往的生活還是無用的嘗試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綜合

我覺得做一名電動車車主,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還記得去年國慶期間上了央視的新聞嗎?一個深圳的電動車車主開車回湖南,8小時的路程硬是走出了16個小時,服務區充電1小時排隊4小時。

我本人作為身在北京的特斯拉車主,就非常安分守己,日常活動半徑幾乎不會超過六環,偶爾週末去天津吃一次海鮮就算嘗試過“放縱的滋味”了。

動輒600km+的續航,你卻依然不敢放縱?

不是我對自己車的續航沒有信心,是因為我不想在休息區充電站為了搶充電樁大排長龍甚至大打出手,也不想經歷在高速上趴窩等救援,相信和我一樣不敢開電動車長途出行的車主應該不在少數。

隨着技術的進步,不少上市的新車續航已經突破500公里,最高的甚至已經超過700公里,還有號稱xx分鐘就能快速補電的快充技術,以及遍佈全國的充電網絡,按理説電動汽車早應該脱掉城市代步車的帽子,成為長途出行的選項之一。

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很多像我一樣的電動車主依然不敢説走就走。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

首先,市場在售車型在標定續航里程時常採用多個標準,除了最常見的NEDC(新歐洲循環測試),還有CLTC(中國輕型汽車行駛工況)和WLTP(世界輕型汽車測試規程),本身就存在迷惑性。

其次,廠家給出的標稱續航和實際使用時的續航又有很大差距,受到了行駛道路狀況、用户駕駛習慣、環境温度、載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再加上充電網絡存在很多問題,按照APP導航到了充電站卻發現充電樁損壞,或者充電功率高低不一致等等問題,都導致了電動車車主還無法做到像燃油車車主那樣,説走就走。

放縱不是夢,有人替你提前掃雷

但是電動車的大趨勢不可逆,隨着如今電動車保有量越來越高,車主們需要看到真正有用的長途出行參考和續航里程依據。

幾個月前我就看到了一檔極限測試欄目——懂車帝自制的《縱貫中國最來電》,一羣人開着電動車從長白山一路開到瓊州海峽,堪稱電動車長途出行的掃雷節目。一行人、三台電動車、“人歇車不歇”地行駛幾千公里的路線,穿越大半個中國,如此硬核的電動車長途測試節目確實少見。

在視頻中我們不光能夠看到熱門電動車在長途行駛中最真實的能耗和充電錶現,還有自動駕駛輔助功能的使用情況,除了對車輛性能有更直觀的瞭解,也能夠看到當下電動車長途出行會遇到的各種實際困難和突發狀況,很有參考價值。

比如現在很多電動車都支持快充,120kW的充電樁確實能讓充電時間縮短不少,可實際上你碰到的每一根快充樁並不是都能百分百運行,節目組就遇到過兩根一模一樣的國家電網快充樁,一個的功率只有另一個的一半,相當坑爹。

還有雖然很多品牌都有自己的專屬充電站,不過長途旅行大部分時間是碰上哪個充電站就用哪個,這時候就會遇到車輛適配的問題,節目組經常遇到兩台車用同樣的樁,有的就是死活充不進去,甚至還有特斯拉在自家超充站充不進去電的情況。

當然,除了看到問題,我們也欣喜地發現,全國的充電設施還是越來越完善的,連呼倫貝爾大草原都能看到自主品牌建設的充電站了。而且從北到南服務區的配套設施也越來越豐富,吃飯不再是難題,按摩椅逐漸成了標配,這些對長途出行需要補電的車主們很重要。

同時,在這種極限長測的場景下,我們能夠對各品牌的電動車有更深入的瞭解,比如特斯拉Model 3跑長途還真是不如空間寬敞的大眾ID.6 X舒服;很多車標榜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實際使用感受並沒有那麼好,極氪001就遇到過晚上ACC失靈差點追尾的情況。

看過了兩季從北跑到南的《縱貫中國最來電》,我堅信了電動車長途出行不是夢,不過提前規劃細節很重要,所謂“有備”才能“無患”。

續航測試,必須要敢“説真的”

最近懂車帝剛剛更新了第三季的節目,看來橫跨二三十個緯度和50度温差的南北長測已經不能滿足節目組了,這次他們開着廣汽AION S Plus、小鵬P5和蔚來ET7,從張家口直奔玉龍雪山,挑戰山路、高原等複雜路況下的電動車表現。

從第一賽段的測試效果來看,廣汽AION S Plus、小鵬P5、蔚來ET7三款車行駛2131公里,平均時速88公里每小時,氣温變化從3℃到24℃,海拔落差超過1000米。其中,蔚來ET7電耗最高,達到18.5kWh,但充電耗時最短;小鵬P5的續航達成率最好,AION S Plus作為價格最低的車型,充電用時最長,充電異常出現的次數最多。

測試中還能看到,海拔確實對續航有一定影響,三輛車在張家口懷安服務區第一次補電後,行駛100公里爬升海拔303米,ET7續航達成率64.9%,廣汽AION S Plus為67.1%,小鵬P7則達到69.4%。

説實話我以前也在車友羣看到過車友們類似打卡青藏高原的帖子,不過都是美好的人車風景照,而懂車帝的視頻讓我知道了這一路上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也讓準備出行的電動車車主心裏更有底了。

在為電動車車主提供真實有用的續航信息方面,懂車帝的小夥伴沒少絞盡腦汁。

夏季和冬季因為温度問題對電動車的續航影響較大,這兩個季節的電動車實際續航表現也是用户們最關心的,去年9月懂車帝發佈了新能源汽車夏季續航實測榜單,測試了目前中國市場在售的60餘款純電動車的真實續航。

12月又發佈了新能源汽車冬季測試成績,測試對象包含純電動、混合動力以及增程式電動車,涵蓋熱門的自主、合資和進口車,是近年來業內規模最大的冬季新能源汽車測試。

上個月懂車帝上線了業內首個新能源車主續航數據,覆蓋全國33個城市、數十個熱門新能源品牌不同型號數百款車型,這些數據在懂車帝APP上都能查到,比如首頁搜索特斯拉Model Y這款車後進入車型主頁,就能看到它的夏季/冬季續航測試成績,以及不同月份不同城市的車主真實續航表現。

不管是想買電動車的選車困難症患者,還是像我一樣想自駕長途出遊尋找參考的車主,都能夠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且數據真實可信。

AutoLab總結:

隨着電動車越來越普及,用户對電動車評測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不是簡單的拍拍外觀內飾,演示一下車機系統,或者找一條風景如畫的路段開兩圈拍拍視頻,就能滿足用户需求的。

我們電動車車主需要看到的,是一款電動車在烈日炎炎下開着空調能跑多少公里,寒風刺骨下充電的效率究竟還有多高,所謂的超充真的省事省力嗎,規劃中充沛的充電網絡又到底有多少能用等等。

如果官方數據不能讓我們放心,還有平台的極限測試給消費者兜底。所有這些細節都需要類似懂車帝推出的續航實測產品這樣,真正花力氣花心思去策劃執行的,才有參考價值。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目前電動車使用確實還存在很多代替高的地方,除了廠家給出的續航虛高等問題,充電運營方在充電設施的維護管理上也有很多需要加強的地方,只有這些都越來越完善,我們電動車才能做到和油車車主一樣,説走就走,隨時追尋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