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為何不叫巴比倫?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綜合

大家好,我們的小思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世上曾有一座不朽之城,他的名字叫做巴比倫。
荷馬史詩裏,有他的名字。説在幼發拉底河畔,隆起了巴比倫的城牆,這城牆的厚度,足以讓一輛四匹馬拉的戰車從容轉身。一座大橋,跨過川流不息的河水,將巴比倫的老城和新城連成一片。而因為城實在太大,足足有一百座銅門,所以荷馬便送他一個綽號,叫做“百門之都”。
而在猶太人的《聖經舊約》裏,同樣有他的存在。最初,巴比倫是這一塊兩河之地最為肥沃的所在,越來越多的人定居在這裏,最終他們甚至決心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這便是巴別塔。他們用磚和河泥作為材料,將塔一層一層往上壘,直至聳入雲霄。以至於耶和華從天國往下一望,頓時又驚又怒!他想不到的是,人間的子民,居然能建起這樣的巨塔,倘若不管不顧,日後他們還有什麼事辦不成呢?
於是耶和華便下到人羣之間,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而這城便有了巴別之名——即變亂之城。
當然,這僅僅是希臘人和猶太人的説法,巴比倫人自己的解釋,則是“神之門”的意思。直到今天,我們仍能看到這座古城的門,四米多高,兩米多寬。門的上半部分是拱形的構造,門洞的兩邊,則雕飾着雄獅、公牛等代表勇猛的琉璃磚圖案。
不同的稱呼,其實源於不同的歷史記憶。公元前586年,即中國的春秋時期,新巴比倫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滅掉猶太國,將以色列的聖城耶路撒冷拆為一片廢墟,神廟更乾脆付之一炬,近萬猶太人連同他們的國王,統統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滅掉猶太國,“巴比倫之囚”由此成名——恐怕正是這樣的亡國之恨,讓猶太人在舊約裏將此處憤怒地稱為變亂之城。
而當希臘人抵達此處之際,這裏已經衰敗下來,千百年的風雨剝蝕與無休止的戰亂,令這座古城幾乎湮沒不聞,但城門卻完好如初——打敗了波斯帝國的亞歷山大,再次將這裏展現為世界的中心——巴比倫,成了亞歷山大帝國的首都。
這很可能,是因為希羅多德的緣故。這位遠在亞歷山大之前的古希臘歷史學家,曾在他的著作裏詳細描述巴比倫的通天塔,他説,通天塔建在許多層巨大的高台上,這些高台共有8層,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神廟。牆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階梯,可以繞塔而上,直達塔頂;塔梯的中腰設有座位,可供歇息。
圖-航拍巴格達
希羅多德的描述是否可信呢?他曾描述,通天塔的塔基邊長和塔高都是九十米,而到了19世紀,考古學家的測量和推算,塔基塔高九十六米,相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正是因為通天塔的存在,亞歷山大很可能久已仰慕此地,他曾遠遠地目睹這座很可能是那個時代亞歐大陸最高的建築,因而對這座歷史名城,實在十足地嚮往。
但很可惜,就是在亞歷山大之後,巴比倫便在史冊上湮沒無聞。當亞歷山大帝國一分為三,統治美索不達米亞的塞琉古王國,便把都城遷到了塞琉西亞。
圖-巴格達
所以,當羅馬人來到此處之際,他們説:塞琉西亞,擁有六十萬人口,由三百名議員組成的議會治理,是此時的世界級大都會,只有羅馬、亞歷山大和安條克可以與其相提並論。
請注意:塞琉西亞,就在巴格達東南25處。而巴比倫,則在巴格達以南約85公里處。
當然,塞琉西亞的榮華更為短暫,在隨後羅馬人與安息人的爭奪中,被羅馬的將軍阿維狄烏斯·卡西烏斯摧毀。而後,因為底格里斯河的改道,被剩餘不多的居民徹底放棄。
也就是在這個新波斯人,即安息(波斯第二王朝)、薩珊(波斯第三王朝)的年代,巴格達作為一個地名,開始出現在史冊之上。
最初,這個地名被翻譯為報達或八哈塔,而若是意譯,則是“神賜之地”,但無論哪種譯法,都是波斯語。
另一種説法,則一直上溯到漢謨拉比法典,説當時巴格達,便已經以“神賜之地”的名字出現。
但事實上,巴格達的繁榮,唯有阿拉伯人知道。大約在唐明皇的年代,黑衣大食的哈里發曼蘇爾,親自勘察地點,最終選中了這裏,並花了四年時間,終於在此建成一座“和平之城”——意譯則是馬迪納·薩拉姆,從此成為阿拉伯帝國的首都。
和東方的四方塊城市佈局不同,巴格達被設計為一座圓形城市,以皇城為圓心,城牆構成3個同心圓,依次是皇城、內城和外城。三道城牆之上,各設有四道城門,大街從城市的中心如車輪輻條一般伸向城門。皇宮、官邸、清真寺,就在其間。
這樣的一座帝國之城,到了阿拉伯帝國史上最有名的賢君哈倫·拉希德之際,更是大幅度擴建,除了上述皇宮清真寺,如學校、圖書館、天文台、客棧、驛館、市場、浴室及市政交通設施,統統一個不缺地出現在地圖之上,店鋪林立,商賈雲集,來自遙遠東方的絲綢、瓷器,居然也以專賣店的形式在這裏出現。
更不用説,這裏還有被稱為學術大聚集的阿拉伯國立研究機構——智慧館,包括希臘、波斯、印度的古典著作,都在這裏集中,然後整理、翻譯,以阿拉伯文的形式出現在世人面前。而在此基礎之上,便出現了一批著名的大學,譬如11世紀的尼采米亞大學和13世紀的穆斯坦綏裏耶大學。
應該説,古代巴格達的沒落,發生在蒙古西征那個年代,由於蒙古人的粗暴,毫不憐香惜玉,以至於建築古蹟被摧毀,經典文物被投入河水,甚至誇張到墨水將底格里斯河染黑。而且,相似事件在帖木兒的時代,又發生了一次。
這樣講吧,在15世紀之後,曾經作為古代世界經濟和文化中心的巴格達,再也不復存在了。而曾經的文明古國巴比倫,更是成為了阿拉伯人不願提起的名詞。
事實上,也確實和當下的居民完全沒有聯繫,現在的伊拉克人,七成是阿拉伯人,三成是庫爾德人、阿塞拜疆人、亞美尼亞人和亞述人,他們都不是古巴比倫人的後裔。就連伊拉克這個國名,也是阿拉伯語“血管”之意,即指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及其匯合成的阿拉伯河連成的水網,佈局形如人體的血管。
圖-古巴比倫風情
所以,當下的巴格達人,其實更願意你跟他講《一千零一夜》,而不是什麼《漢謨拉比法典》和“通天塔”。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