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華全媒+丨這些“最美工作照”背後,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由 弓四清 發佈於 綜合

  新華社成都4月8日電(記者張海磊)4月8日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近幾年隨着生態持續向好,不少地區野生動物種羣數量逐漸增多,一些多年不見的珍稀物種頻繁出現。

  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同時,有一羣以山為家、以林為伴的巡護員,他們踏遍林區每個角落,巡山護林、打擊偷盜、開展監測,不經意間留下的一張張“最美工作照”讓人動容。

  “巡護在海拔3500米至4300米之間,在巡護過程中看見斑羚105只、金絲猴30只、綠尾虹雉20只……這次天氣不好,下了4天雪,在零下20攝氏度的環境工作……”

  這些內容來自餘家華的朋友圈,每個月他會發布手寫的巡護監測日記和照片。照片中有他們發現的金絲猴、斑羚、綠尾虹雉等野生動物,也有他們拆除的盜獵者放置的鋼絲繩套。除巡護內容外,他也會發幾張工作照,而這一張張照片讓人印象深刻。

  ↑餘家華(左一)和村民在巡護中。(照片來源於餘家華朋友圈)

  一張照片中,71歲的餘家華和兩名隊員在山頂上,他們弓着背,彎着腰,揹着包裹,在膝蓋深的雪地裏吃力地往上走。而這種場景幾乎是他們巡護的日常。

  九頂山位於四川盆地西北方向。靠山吃山,阿壩州茂縣鳳儀鎮茶山村村民餘家華14歲就學會打獵。到20世紀90年代,九頂山上幾萬畝的植被被破壞,野生動物數量也急劇下降。“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看着大量被燒焦、被獵殺的動物屍體,餘家華和弟弟放下獵槍,開始巡山反盜獵。

  拆除鋼絲繩套,宣傳保護,上山巡護……這些事從1995年開始,他們自發幹了26年。巡護隊伍也在不斷壯大。餘家華的侄兒、兒子、女婿、孫子、外孫……一家三代人上陣。他還發動周邊4個鄉鎮13個村莊共計500餘村民直接參與巡山。在餘家華的倡導下,他們成立了一支農民巡護隊。

  ↑九頂山上的農民巡護隊。(照片由余家華孫子餘彪提供)

  26年的巡山路並不容易。他們常年行走在海拔3000到4000米的高山上,吃着乾硬的乾糧,喝着融化的雪水,一趟巡護行走幾十公里。九頂山岩壁陡峭險峻,有的地方他們只能拄着樹枝,慢慢向山上爬行。

  ↑餘家華展示巡護中他們拆除的盜獵者放置的鋼絲套繩。(照片由余家華孫子餘彪提供)

  “趁着還走得動,就多上幾次山。”從壯年到暮年,這是餘家華對九頂山的執着。

  2020年底,記者到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唐家河區域採訪時,聽説白熊坪保護站有一個年輕人本想來山裏待一段時間,結果一待就是近6年。

  年輕人叫顧偉龍。當看到保護站招募志願者的信息時,曾經學醫、在貨輪上當二副的他果斷報名。2015年7月,他來到唐家河。

  白熊坪條件惡劣是出了名的。曾經夏天雨大洪水多,冬天沒水沒電,用水得去河裏扛回來,出去一趟要把幾周的菜屯夠。

  ↑在唐家河,顧偉龍正在使用望遠鏡觀察野外動物的活動情況(2020年12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除了生活不方便,工作中還有危險。2016年,顧偉龍曾被野豬攆。那次,他在巡護途中正要過河,耳邊清澈的河水聲,掩蓋了旁邊動物的聲音。這時,兩隻野豬帶着五六隻小豬就在距離他五六米的地方。顧偉龍轉身就跑,跑了50多米後跳進河裏,野豬才停止追趕。還有一次是碰到羚牛。當時顧偉龍與另一個巡護員正在巡護,他們一前一後相距100米左右。突然,在眼前既窄又陡的坡上,一隻沒站穩的羚牛正往下滑,此時顧偉龍正往坡上走,眼看羚牛距離他10米左右,顧偉龍來不及多想,連滾帶爬拼命跑,才脱離危險。

  不願離開是因為在這有成就感。現在他幾乎能辨認出唐家河的所有動物,參與了唐家河智能反偷盜系統的開發,主要負責黑熊行為研究的項目,帶領孩子們走進大山感受自然教育。

  保護站的照片牆上有一張顧偉龍的工作照,照片上他和幾個年輕人身穿迷彩衣,聚在一起,他們臉上的笑容代替了巡護工作帶來的疲勞。

  跑監測途中,顧偉龍和小夥伴們的自拍。(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這裏最開心的是每天都能遇到野生動物。”這是年輕人顧偉龍對唐家河的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