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剛剛入主白宮的美國新總統拜登在短短半天內就點了十幾把,一口氣簽署了10多項行政命令。
引人注目的是,這10多項命令中相當一部分是對剛剛卸任的前總統特朗普內外政策的否定,大的如“美國重返《巴黎協定》”“不再尋求退出世界衞生組織”,小的如“停止在美墨邊境建牆”以及廢止多條對移民限制打壓措施。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些被否定的“前朝政策”在特朗普的告別演講中都被列作引以為傲的政績,但一夜之間便淪為明日黃花。
拜登表示,自己這麼做一是為了兑現對選民承諾,二是當前美國面臨的危機挑戰急需立即行動。可以預計,重返《巴黎協定》和留在世衞組織的決定會受到國際社會的歡迎,因為這反映出美國開始戒斷近年來的“退羣癮”,有意願重新加入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全球性努力。但與此同時,人們也不可能不注意到,無論是《巴黎協定》、伊核協議,還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都曾是當年奧巴馬政府力推並促成簽署的,卻被繼任者特朗普視為損害美國利益的“毒藥”,一上台就棄若敝屣。人們進而會問,再過個四年八載,如果白宮易主,會不會再度上演劇情反轉呢?
有政治分析家指出,奧巴馬、特朗普為了推行一些有爭議的政策,往往過度依賴於發佈行政命令的手段,而行政命令一旦失去了所依附的總統權力就很容易被推翻。事實上,特朗普執政4年來已經幾乎將奧巴馬8年積累的政績一一否定,而拜登政府的開局似乎也未能跳出這個循環。
然而此種“否定再否定”的怪圈也僅是表象,其背後隱藏的是政治極化、黨爭激烈、社會撕裂造成的美國政治“內卷化”。為了迎合、擴大自己的選民基本盤,同時樹立“言出必踐”的“實幹家”形象,政客們不願費時費力尋找棘手問題的最優解,也無法心平氣和協商求共識,推出的一道道行政命令短期內或能見效,長遠看反而進一步加深對立、加劇撕裂。這樣運轉失靈的政治體制,不但做不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一棒接着幹”,還會導致“熱熱鬧鬧十多年,還在原地打轉轉”。
自己的政績被繼任者無情否定,政客們感到鬱悶自不待言;對普通民眾和國際社會來説,這種“翻燒餅”式政策卻往往是難以承受之重。4年來,多少移民家庭“美國夢”碎,或骨肉分離,或學業事業中斷;國際社會被美國對外政策的多變風向“吹暈”,困惑不已,全球性危機不斷加深。美國自身也為此付出沉重代價,新冠疫情遲遲得不到控制已奪走40萬生命,“信用赤字”大增,國際影響力不斷滑坡。
從20日的就職演説看,拜登總統不乏對美國面臨危機挑戰的清醒認識和憂患意識,用行政令的手段當然也能救得一時之急。然而要真正修復根基已出問題的美國“政治大廈”,恐怕還需從打破“否定再否定”的怪圈做起。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宋彥霖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