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安
IM智己這個品牌可能有人還沒聽説過,但是背後操控的企業你一定知道,它是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打造的全新用户型汽車科創公司,可以説是背靠三位大佬,成立於2020年12月25日,全力探索實現“軟件定義汽車”。無論從資金實力還是純電動汽車的生產供應鏈來説都十分完善,而且就在不久前,上汽智己還完成了首輪融資,獲得了300億的高估值。
銷量低迷
這樣一個品牌,在通常意義上來講,無數高光BUFF加持,銷量應該也是唱好才對,畢竟它也是上汽旗下的一名大將。但是事實就是,IM智己的銷量一直以來都不是很好,要知道它所處在的是新能源滲透率不斷提高的大環境下,這樣的反差對比,則顯得似乎更是汽車本身實力不足似的。
銷量數據顯示,智己的主銷車型L7從6月底開始交付,截止9月份累計交付量也僅有3000輛出頭,在金九銀十這樣的賣車黃金時間,9月交出這樣的銷量成績只有1019輛,顯然只能用銷量走勢低迷來形容了。畢竟同為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漢月銷破3萬,極氪001月銷破8000,這樣一對比顯得的確有些不夠看。
供貨不足
關於這個問題,IM智己官方也表示過,因ACK後輪轉向系統全球缺貨,將影響智己L7車型的生產交付工作。目前,智己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聯席CEO劉濤通過社交媒體表示,“正在和供應商一起全力協調資源,解決供貨困難。”供貨不足,無法按時交付,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選擇,但是筆者認為這只是一部分因素。
豪而不華
要知道,IM智己的定位是直接與BBA相提並論,價格一出來就到了30萬起的程度,這樣的價格直接就勸退了很多人。BBA雖然是同樣的價格,但是畢竟它們在豪華汽車市場多年的深耕,已經擁有了豪華的標籤和忠實粉絲,但是IM智己初來乍到,產品實力大家還沒看到,只是先知道它昂貴的價格。
對於豪華品牌而言,應該先是做品牌做到聲名遠揚,大家才會認可這個品牌,要讓人聽到這個品牌的第一反應就是它很貴,但是貴有貴的道理;而不是它是誰,還敢賣這麼貴?所以簡而言之就是,初來乍到豪華品質的標籤貼得還不夠好,只讓用户看到了“豪華”的價格。
大同小異
另外在新能源賽道中,對標BBA的汽車品牌並不在少數,也有其他成功的品牌,為什麼不能是IM智己呢?作為造車新勢力,它的到來顯的有些姍姍來遲,並沒有像蔚來、理想他們抓住風口的第一波紅利。在各大車企都看到新能源賽道有利可圖的時候,紛紛開始轉型,新能源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與此同時IM智己並沒有區別於同質化的競爭優勢,它只是把一些主流並且豪華的零部件堆砌在汽車上面,對於用户而言沒有非要選擇它的理由。
外憂內患
尷尬的是,IM智己在面臨外憂的同時,還兼有內患。同為上汽旗下的飛凡汽車也是上汽在新能源賽道的佈局之一。這讓IM智己不僅要跟外面的其他品牌競爭,還要和飛凡競爭,畢竟對於消費者而言它們就是兩個不同的汽車品牌,最終只能二選一。如果單從着兩輛車中去看,最後的選擇雖然都是上汽的,但不一定是智己的。
寫在最後:
IM智己當前的銷量低迷不僅是供貨不足導致的,還存在上汽對於智己品牌的定位的問題,豪華標籤尚且不夠鮮明,在市場上面也沒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另外,和同為上汽旗下的飛凡汽車面臨內部惡性競爭,應該將兩者的定位方向和目標消費者完全區別開來,或許能激發一些新的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