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戰機順利升空的背後,有他們精益求精的一流保障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綜合

隆冬時節的渤海灣畔,寒風撲面,冰冷刺骨。

走進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機場,感受到的卻是練兵備戰氣氛正濃。

“針對新年度保障特點,制訂專項檢查維護方案,充分做好各類預想預設,為順利完成飛行訓練任務提供一流的保障。”該基地領導説。連日來,受強冷空氣影響,機場氣温一降再降,保障工作難度進一步加大。

起飛前準備

走近戰機,保障官兵正在開展飛行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機械師王志宇蹲在機翼下,摘下手套赤手伸進去給管路“把脈”,不一會兒手就凍得通紅。反覆檢查後,他呼着熱氣説:“冬季易發生斷裂和滲漏問題,只有把油路、氣路都細緻查一遍,放飛才有底氣。”

檢查進氣道

打開口蓋

“X台電源車到X號機棚”“收到!”聽到機務值班員的呼叫,電源車立即出動。在戰機的一側,四站連電源車操作員王超正在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裝置測試電源車供電電壓。

“一切正常,可以通電!”

地面電源迅速接通,特設員鄧斌坐進狹小的座艙內進行通電檢查。“通電就是檢查飛機的‘經脈’是否暢通,設備是否正常運轉。”他一邊檢查一邊説着。

加油車保障

電源車保障

與此同時,充氧車、加油車、製氧制氮車等各類給養車輛絡繹不絕,都在為戰鷹做飛行前的“給養”。

穿梭在各個機棚,中隊長吳月正在反覆檢查機翼下方導管,複查電門位置,提問工作卡片內容……檢查間隙,他説道,冬季極易發生人為差錯,必須加強複查把關,確保萬無一失。

檢查輪胎

檢查起落架

“質量為本、高效為先、安全為界、創新為源、篤實為功” 保障場上,一排標語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醒目。檢查人員額頭的汗珠轉瞬間結成了白霜。

隨着一顆綠色信號彈升空,“精力充沛”的首架戰鷹順利滑出,對正跑道後,加力升空,直刺蒼穹。

起飛前保障

引導飛機

戰機滑出

“戰鬥機已經起飛。”在航空管制大廳,值班員張成成立即向周邊機場通報本場起飛情況。由於機場駐地空域航線複雜,航空管制員時刻緊盯屏幕,全時掌控周邊空域狀況,並通過電話聯絡周邊機場協調空域。

提取油樣

走進油料化驗室,化驗員田呈濤手持試管燒瓶,“擺弄”着近幾十種精密儀器,正帶領徒弟進行加註前的把關檢測,確保戰鷹輸入健康純淨的“血液”。這一切,必須要在飛行訓練晝間轉入夜間的短暫“空檔期”快速完成。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夜幕降臨,氣温陡然下降到零下20多度,部隊隨即轉入夜間飛行保障工作。保障人員各司其職,後勤車輛往來穿梭、各種燈光交相輝映,口令聲、轟鳴聲交織重疊。

外部設備檢查

引導飛機

“接收飛機!”機械師謝俊向迎面走來的飛行員報告飛機準備情況,並協助飛行員穿戴好裝具。

伴隨着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座艙蓋緩緩閉合,站在舷梯上的謝俊向飛行員豎了個大拇指,臉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計時起飛!”隨着指揮員一聲令下,數架戰機噴射着藍色尾焰梯次騰空而起。戰機閃亮的航跡延伸向遠方,宛如一把把鋒利的刀刃,在銀河中蕩起層層漣漪。

飛行後,飛行員簽字確認。

崗位就是戰位,機場就是戰場。作為飛行的後方保障官兵,他們雖不能駕駛戰機搏擊海天,但用紮實的專業技術和過硬的戰鬥作風,託舉戰機嘯海天,見證了一名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換羽練翼,亮劍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