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張紅宇:全球糧食危機 人口大國如何應對?

由 解洪海 發佈於 綜合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電 題:全球糧食危機 人口大國如何應對?

  ——專訪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

  中新社記者 陳溯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全球糧食安全遭受重創,多種農產品價格創下十幾年來新高。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日前稱,全球或面臨二戰以來最大的糧食危機。當前人口大國要如何應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戰?中國糧食安全是否受影響?在保障糧食安全問題上,中國和其他國家有着怎樣不同的理念和舉措?中新社“東西問”就這一主題對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進行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俄烏衝突如何加劇全球糧食危機、推高全球糧價,對全球糧食供給形勢造成怎樣的影響?

  張紅宇: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全球重要的穀物生產大國和供給大國,據有關數據統計,俄羅斯和烏克蘭供應了世界上19%的大麥,14%的小麥,以及4%的玉米,佔到全球穀物供給的25%。俄羅斯還是全球重要的化肥生產和出口大國,影響着全球生產資料價格。

  中新社發 王雙正 攝

  新冠肺炎疫情本來已使全球糧食供給深受衝擊,2020年6月以來,全球糧食價格持續波動攀升,到2022年2月達到歷史最高點。俄烏衝突進一步衝擊全球糧食市場,具有傳導性、放大性和災難性,對糧食供應鏈產生影響,產生傳導效應,推動全球糧食價格上漲。衝突帶來的糧食危機使一些貧困國家“雪上加霜”,加劇全球飢餓危機。糧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糧食供給出現問題,還會波及、傳導更多層面,對全球經濟和政治形勢造成負面影響。

  中新社記者: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佈的報告稱,由於俄烏衝突,國際糧食和飼料價格可能上漲高達22%,並導致低開發國家的營養不良人數激增。據您觀察,哪些國家的糧食安全受此次俄烏衝突的威脅最大?應如何應對?

  張紅宇:全球目前有七八億人處於飢餓半飢餓狀態,主要集中在非洲等南半球國家,這些國家天賦資源條件有限,經濟發展水平低,農業科技十分落後,農業生產能力先天不足,供需嚴重失衡。

  俄烏衝突加劇糧食價格攀升,加上能源成本上升帶來的運力減弱,低收入國家、低收入羣體的食物購買能力將急劇下降,加劇全球飢餓和貧困危機。面對變幻莫測的國際環境,各國儲備糧食增加,也會加劇全球糧食供給不平衡。

  面對這一情況,應着力解決全球糧食生產力不平衡和供給不平衡的問題,幫助一些欠發達國家提高農業科技水平、提高農業產出能力,攜手應對挑戰、暢通糧食貿易。

  中新社記者:近期,中國國內小麥、大豆、玉米等價格也有所上漲,中國的糧食安全形勢如何?

  張紅宇:中國的糧食生產穩定,供給充裕,能滿足消費。可以説,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完全是靠自己解決的,“口糧絕對安全”有足夠底氣。2021年,中國糧食收穫6.83億噸,同比增長2%,而伴隨人口增長的糧食絕對需求已大大減弱。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內,工作人員駕駛農機在田間收割小麥。(無人機照片)。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受疫情、俄烏衝突影響,近期國內小麥、大豆、玉米等價格有所波動調整,但從整體看,中國糧食價格在可控空間,不同品種、不同區域的糧食價格並非大起大落,而是此消彼長的狀態。

  也要關注到,當前中國整個資源型農產品(主要依靠耕地生產的農作物)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去年,中國糧食進口量達到歷史高點的1.62億噸,其中最大宗的是大豆,算上大豆,中國糧食的對外依存率已達到19%。肉類對外依存度也達到9%。

  要強化底線思維。在新形勢下,糧食安全觀要由“口糧安全”變為“食物安全”,高度關注資源型農產品的自給率,確保全部食物自給率不下降。

  中新社記者: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穩定在470公斤以上,遠高於國際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在保障糧食安全上,中國有哪些糧食安全理念和舉措?

  張紅宇:中國自古就是農耕大國,一直將糧食安全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比如“百業農為本”“糧安天下”“節約糧食”等理念都體現出這一特性。

  農民播種小麥。中新社記者 佟鬱 攝

  中國的糧食安全觀有自己的個性,也與其他大國具有共性,即“在吃飯的問題上不能受制於人”。世界上真正強大的國家,都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比如,美國是世界第一糧食出口國、農業最強國,俄羅斯、加拿大和歐盟的大國,也是糧食強國。

  當前,中國作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雖然人口增速放緩,但隨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食物需求結構升級、城鎮化進程加快,對肉類、高品質食物的需求持續增加,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提升。中國政府將糧食安全擺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將糧食安全視為底線任務和重中之重。

  中新社記者:面對近年來風雲變幻的全球糧食價格和近期的俄烏衝突,中國如何端穩本國飯碗?

  張紅宇:俄烏衝突對全球糧食供給的影響巨大,也給中國敲響了警鐘。面對嚴峻形勢,去年中國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的供應”,將生存和安全擺在了更加凸顯的位置。

  當前疫情還在持續、全球經濟動盪、外部環境趨於複雜,中國應堅持以“以我為主”的糧食安全觀,中國資源解決中國問題,中國供給解決中國需求問題,從六方面做文章。

  一是資源。聚焦耕地資源的數量、質量和潛力。18億畝耕地紅線要實至名歸,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東北黑土地保護,實施鹽鹼地改造。

  二是制度。堅持農村家庭承包責任制,推進糧食生產規模化,土地“三權分置”要進一步付諸實踐。

  三是科技。要以玉米和大豆的單產為突破口,通過生物技術推動種業振興,提高大豆自給率,保證玉米穩產高產。推動裝備技術、農業機械發展,發展農業綠色技術。

  在“中國綠色米都”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無人駕駛插秧機在稻田裏自動插秧。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四是政策。要讓種糧農民有合理收益,給農民補貼,價格政策要彌補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給農民造成的損失,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推動農業保險創新。

  五是經營方式。通過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推動糧食生產規模化、區域化、集約化。

  六是貿易格局。無論國際如何風雲變幻,中國要堅持對外開放,與時俱進改革貿易方式,培養全球領軍的農業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完)

  受訪者簡介:

  張紅宇,男,1958年生,四川省什邡市人。管理學博士,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北京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理事,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原司長。多次參與中央1號文件及中央重要文件起草。多次主持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及國家社科基金等重大課題研究。出版多部個人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