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讓流浪的心有了避風港!致敬戰“疫”路上的救助人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綜合

臨時遇困人員如何救助?他們的生活如何保障?疫情暴發至今,已兩月有餘,徐彙區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盡心盡責,用堅守和行動為臨時遇困人員救急紓難,搭建暖心避風港灣。

跟隨記者來看看他們的奮戰身影吧!

救助前哨兵——任榮

儘管來救助站的時間並不長,但當得知站里人手緊張時,我便主動請纓,立刻跟居委溝通對接,回救助站返崗。

5月23日,一名在站的“篷友”小李在下小雨的情況下在外跑步鍛鍊,我和同事見狀後,立刻上前勸導。“小雨而已,沒事,我再跑一會就回帳篷。”小李拒絕了我們的好心勸導,繼續在雨中鍛鍊。

24日早晨,吃完早飯後,小李突然身體感到不適,有感冒的症狀。為此,我立即為他測温,一測發現體温高達38.5度。

為此,我絲毫不敢怠慢,立刻將情況上報站領導,隨即跟駕駛員一同護送小李前往區中心醫院發熱門診就診,經核酸檢測為陰性,我和同事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你應該是那天下雨在外面跑步引起的感冒發燒,以後可別在下雨天鍛鍊了!”我陪同在掛鹽水的小李身旁進行安撫和勸導。

25日温度正常,核酸陰性。“現在身體好多了,謝謝你們及時送我去醫院。”小李連聲道謝。

疫情冰冷、人心炙熱。儘管許久沒能回家、沒能陪伴在家人身邊,但通過一次次為滯留人員提供幫助,在温暖對方同時,自己的心也同樣被温暖了,為自己感到自豪!

奔波萬里的逆行者——陳立兵

“老陳,又有任務了。”

“收到,馬上出發!”剛送完物資回到休息室,我立刻放下水杯,換上防護服,準備出發。

2個月以來,從徐匯到浦東、寶山、松江……行駛10000公里路。24小時隨時待命,從早忙到凌晨已是常態。作為救助站的駕駛員,我始終堅守在站裏,執行工單處置、接送人員、配送物資等出車任務。

日夜兼程的擺渡人——金磊

封控以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救助車上度過的,每一次的出車任務都記憶猶新,救助對象的每一聲“感謝”都讓我感覺自己的工作富有意義。其中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家保安公司裏有27名人員因疫情防控原因無處可去,買不到食物。而我能做的也僅僅只是送三箱泡麪解決他們的每日温飽。“謝謝大哥!”一個身影出現在我面前,我不好意思地説:“不用謝,如果有需要再打電話,我會盡我所能幫助你們!”

守夜統計聯絡員——羅琳娜 陳辰

“請出示核酸碼。”早上8點,我準時來到救助站大門口。按照“分區分篷”原則,分批次通知未曾感染、密接、出艙人員出來做核酸,協助醫護人員採集核酸碼,維持現場秩序。9點,百來號人有序完成了核酸檢測,早上的“體力活”就此落下帷幕。

回到辦公室電腦前,我打開區內各個派出所發來的派單,一遍遍電話聯繫求助對象,核實人員信息、瞭解他們的訴求。

“我在酒店住了快2個月了,現在沒錢續住!”

“我這邊沒東西吃了,能給我們送點食物麼?”

“工作的地方被封,我沒地方住了!”

……

4月至今,累計核實了近300人,最忙的時候,一天就要核實三四十人。到了飯點,往往是一幅“一邊吃兩口飯,一邊製表核實信息”的場景。對於符合救助條件的人員,我對接好相關派出所,並彙總製表派發給受理室的同事予以接收安置。

羅琳娜

陳辰

“田林派出所過來的對象到了!”

“好的,我馬上下來。”下午,我配合站內同事接收求助對象,根據人員類型進行分類管理,並製作《接收人員情況彙總表》,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

深夜1點,鍵盤聲戛然而止。吃完餅乾充飢、草草洗漱後,我便入睡,準備迎接幾個小時後的工作。

在此次疫情防控大仗硬仗中,雖身處不同崗位,身擔不同職責,但他們一個個挺身而出、迎難而上、默默奉獻,在堅守中傳遞温暖,在逆行中彰顯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眾志成城、同心抗疫的決心,為這場戰“疫”貢獻綿薄之力。

徐彙區救助管理站、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