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寶馬”的拐角,和雙腎格柵同樣出名,細節控迷死了
編譯 / 馬曉蕾
編輯 / 温 莎
設計 / 趙昊然
來源 / Autonews 作者:E.J. SCHULTZ
“霍夫邁斯特拐角”,又稱“霍氏拐角”,是寶馬的標誌性造型元素,指的是C柱靠近後窗的位置有一個小小的彎角,自1962年以來幾乎所有的寶馬車都有這種設計特徵。
為了紀念“霍氏拐角”誕生60週年,同時向世界證明寶馬的經典造型元素不止雙腎格柵,這個德國豪華汽車製造商在美國推出了一場別出心裁的營銷活動。
該公司和它的客户關係管理機構Interpublic旗下的Performance Art利用人工智能識別了美國5.6萬多條與“霍氏拐角”形狀相同的道路。
寶馬車主可以登陸網站Hofmeisterkink.com,尋找與自己車輛中的“拐角”形狀相匹配的道路,或者使用一個數字圖書館來尋找與其他寶馬車型相匹配的道路,新舊車型加起來高達數百款。
該活動的宗旨是讓用户記錄他們曾到過的“拐角”路,並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他們的統計結果。
寶馬公司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這個“最被寶馬內部人士和汽車愛好者所認可”的設計特點,獲得與雙腎格柵同等的知名度。
該活動將獲得付費數字廣告支持,包括社交媒體渠道,並在寶馬經銷商和該品牌的APP上展示。
“霍氏拐角”起源於時任寶馬設計總監威廉·霍夫邁斯特(Wilhelm Hofmeister)在C柱窗框處稍稍修改的幾筆,將圓滑窗框做出了角度,從此以後寶馬的這個拐角便以設計師名字命名。
他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領導寶馬設計部門。據寶馬公司稱,該設計最初的目的是作為後輪驅動和前進動力的視覺標誌。
不過在霍夫邁斯特任職寶馬之前,它就出現在了其他品牌的汽車上。
第一批採用這種設計元素的汽車是由通用生產的部分1949年款雙門汽車,包括凱迪拉克Club轎跑車、別克Sedanette和雪佛蘭Fleetline,以及1958年的Lancia Flaminia Sport Zagato 和1961年的 Lancia Flavia Coupé。
最先採用這種設計的寶馬汽車是3200 CS和1500,於1961年9月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展出。
儘管“霍氏拐角”通常與寶馬汽車聯繫在一起,但多年來類似的C柱“拐角”設計也出現在許多其他品牌的汽車上。如在1974年的大眾高爾夫Mk1、1977年的菲亞特127系列和1994年的雪佛蘭Impala SS上都可以看到這一造型。
“‘霍氏拐角’代表了寶馬設計傳統的一個重要部分。”寶馬北美公司客户關係主管凱文·坎貝爾(Kevin Campbell)在一份聲明中説,“60週年紀念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合適的機會,通過為消費者創建一個有吸引力的平台,讓他們駕駛自己的寶馬車,在附近的日常道路上體驗寶馬的性能設計精神,來紀念這一標誌性特徵。”
Performance Art利用1962年以來生產的每一款寶馬車型的圖片為藍本,創造了每個車型的個性化拐角形狀的矢量圖標。
“我們的目標是幫助世界重新發現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標誌性品牌寶藏,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它,然後真正地駕駛它。”Performance Art的首席創意官伊恩·麥肯齊(Ian Mackenzie)説,“使用人工智能在美國的路線圖上檢測和繪製‘霍氏拐角’形狀的曲線,這項壯舉的難度無異於大海撈針。”
計算過程涉及使用谷歌技術和一個名為Darknet(黑暗網絡)的開源神經框架,它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600多萬公里的道路,尋找類似拐角並進行匹配。然後,該機構使用人工智能分析後的結果在用户界面上創建了55000多個地理座標,該界面使用航空攝影和衞星圖像來最終確定道路拐角。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繫説明
違規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