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博士夫妻:給森林做“體檢”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綜合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video.

  新華社成都9月16日電(記者楊進)“黑匣子”測樹徑、手機上看森林蓄積、無人機量樹高……近日,記者跟隨四川省林業和草原調查規劃院的高飛、李娜娜夫妻倆來到成都周邊的森林監測樣地,近距離了解他們如何給森林做一次“體檢”。

  高飛、李娜娜夫妻倆來到成都周邊的森林監測樣地對林子做了一次“體檢”。新華社記者 楊進 攝

  5.45釐米、6.24釐米、8.11釐米……不到五分鐘,高飛就用手機上的App對一片擁有近百棵樹木的監測樣地完成了一次樹徑測量數據回收,對比以往數據,評估了森林的生長狀況。“得知每棵樹的樹徑後,再用無人機快速測算出樹高,依據航測面積,就能估算出整片林子的森林蓄積量和碳儲量了。”高飛指着手機裏的數據和記者説道。

  App上的數據是怎麼得出的?記者在林間找到了答案。在監測樣地裏,每棵樹木的腰間都掛着一個手機大小的黑盒,它可以實時對樹徑進行測量和回傳,免去了人工定期測樹徑的工作。“這個小黑盒叫‘樹徑測量傳感器’,相比於傳統的人工測量,它有着效率高、費用低、全域實時監測的特點。”李娜娜拿着手中的“小黑盒”介紹道,為了讓儀器能夠在野外長期使用,他們在材料、電池、信號、工序等方面做了大量改進工作,“目前在成都的14塊監測樣地中投入使用,測試結果都比較穩定,現在每週都能收到數據,並且五年才更換一次電池。”李娜娜説。

高飛通過手機上接受的數據,對樹徑測量傳感器進行檢查。新華社記者 楊進 攝。

  夫妻倆相識於北京林業大學,來到四川工作後,分別在職攻讀了博士學位,在十年的時間裏,兩人利用所學專業技術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創造新產品、研究新方法,優化林草監測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目前已是“林草圈”內小有名氣的“85後”青年發明家。由他們共同攻關的項目和產品也獲得多個四川省科技進步獎和國家發明專利。

  發明創造的靈感來自林間汗水。作為林草工作人員,高飛、李娜娜夫妻倆的足跡遍佈省內的森林、草原、濕地、荒漠……長期野外工作讓他們深知調查工作的不易。高飛感嘆道:“四川有着地形地質複雜、氣候複雜多樣等特點,林草工作人員長期在外不僅辛苦,還經常會遇到暴雨、山洪、低温、信號缺失,以及馬蜂、野狼等野生動物攻擊的情況,我想做的就是怎樣把調查工作變得更簡單、更安全,讓大家從辛苦的野外工作中‘解放’出來。”

  除了硬件產品的發明外,夫妻倆還總結整理多年的工作經驗在“雲端”下功夫,相繼研發出“四川省公益林年度變更調查軟件”“四川省林地變更調查系統”“四川省森林資源監測數據採集系統”“四川省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一張圖更新系統”等22項軟件系統,通過改進工作流程、優化算法設計,提升了四川省林草濕荒數據的更新效率和質量。

夫妻倆將當天採集的數據彙總,對比以往的森林數據圖,觀察森林變化。新華社記者 楊進 攝

  “其中的四川省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一張圖更新系統,我們用了五年的時間對該系統不斷優化和升級,2020年正式推廣使用。”高飛介紹道,該系統使用後,原本每年三十多人三個月才能完成的森林資源一張圖更新、彙總、審查和報送工作,現在只需十個人不到一個月就能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