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快遞人之鄉”的106份囑託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綜合

本文轉自【新華網】;

新華社杭州2月16日電(記者黃筱 鄭夢雨)他們大多從事快遞行業。今年春節,他們卻沒能把自己“快遞”回家。

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鐘山鄉,道路蜿蜒的深處被稱作“快遞人之鄉”,民營快遞行業“三通一達”的創始人從這裏走出,鄉里的大部分青壯年都在全國各地從事快遞相關工作。春節期間,大多數人選擇就地過年,家鄉的親人成為他們放不下的牽掛。

“希望能幫父親安裝一下電動輪椅”“家裏房屋老舊,電路老化,衞生難清理,希望村裏能幫忙”“母親有高血壓,出門買藥不方便,希望村幹部多多關注”……一個牛皮紙本上,滿滿記錄下106份異鄉快遞人的囑託。

歌舞村黨總支書記鍾勝良給“就地過年”的村民們打電話,在本上記錄下他們的需求。新華社記者 鄭夢雨 攝

王勝軍是鐘山鄉歌舞村村民,兒子和兒媳都在北京工作,老伴也在北京幫忙帶孫女。“過了年我爸就60週歲了,本來想趁過年給他過個壽,但疫情防控之下我們不方便回家……”電話中,在北京一家快遞公司工作的兒子王靈平向村幹部述説這份對父親的牽掛。

鄉村基層幹部們將王靈平的“心事”記在了心上,在王勝軍六十週歲生日當天,他們一早驅車從山裏趕到鐘山集鎮,買了蛋糕、食材,還有一條紅圍巾,準備給王勝軍籌辦一個小型的壽宴。

生日歌旋律響起,在視頻電話上,王靈平看到父親頭戴生日皇冠,喜悦盈於臉上。

孫女隔着屏幕許下承諾:“爺爺,等您能來北京了,我也買一個大蛋糕給您!”

“真的很感謝鄉村幹部給我準備這個生日。”王勝軍的喜悦溢於言表,“平常,村幹部經常會來看看我,聊聊天,村裏這麼關心我,讓我感到很温暖,我也跟兒子説,在北京要安心,家裏一切都好。”

屋內方寸之間,充滿了歡聲笑語。

老家的村幹部是遊子的“定盤星”。他們收集信息,逐家逐户上門詢問情況,對只有老人、兒童的家庭給予特別照顧。“做這些事情,是想告訴在外過年的村民,你們安心就地過年,家裏有我們守好大後方。”歌舞村黨總支書記鍾勝良説。

鍾勝良和村民蒲青仙一起貼春聯。新華社記者 鄭夢雨 攝

“您孫子趙曉峯託我們給您家裏裝扮一下,增加點過年氣氛。”鍾勝良搬來凳子,掛燈籠、貼春聯、粘福字,和村幹部配合默契,鮮豔的紅色為簡陋的房間添上一抹濃烈的喜氣,84歲的蒲青仙看着大夥兒忙前忙後,眼眶有些濕潤。

廚房裏煙火氤氲,木柴被燒得噼啪作響。晌午剛過,鍾勝良和村婦女主任王玉林又出發了,他們來到村民趙象法家,和他一起準備年夜飯。

這户人家的子女在湖北十堰從事快遞工作,很少能回家團聚。趙象法説,現在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物質上什麼都不缺,一年到頭,只盼一家人能夠團圓。

“他的兒子電話跟我們村裏聯繫,希望能陪他老爸一起過個年。” 鍾勝良説,“那我們就是他的兒子,大家一起吃飯,過個熱鬧的春節。”

鍾勝良(左)和村婦女主任王玉林(右)一起到村民趙象法家,為他們準備小年夜飯。新華社記者 鄭夢雨 攝

快遞人在異鄉,村裏留下了不少空巢老人。鍾勝良翻看着記錄心願的本子感慨道:“其實每一個人的心願都不是什麼大事兒,老人們最需要的是陪伴。既然子女不能回來過年,作為村幹部就多去陪陪那些留守老人,讓子女在外能夠安心,也讓村民們感受到親人的温暖。”

傍晚,村裏寧靜祥和,趙象法家的圓桌上滿滿坐着十餘人。屋內暖黃色的燈光下,飯菜熱氣蒸騰,鄉親們舉杯相祝,笑語不斷。

家是遊子最深的羈絆,最樸素的心願裏藏着最深沉的牽掛。在鐘山鄉,年味在人情味的襯托下,顯得更加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