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中國 | 從地緣之爭到“幣緣”之爭,俄烏衝突加速全球金融秩序變革
導讀:俄烏衝突不斷升級,美西方將金融武器化,對俄金融制裁不斷加碼,勢必成為改變未來國際金融秩序的催化劑,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全球金融格局發生深刻調整:國際儲備貨幣“去美元化”將加快;國際資本流向和全球債權債務結構將更趨於分散化;SWIFT作為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公信力受到嚴重挑戰。
金融制裁已成為大國博弈中替代“熱戰”和“冷戰”的常態化工具和經濟武器。當前俄烏衝突不斷升級,美西方將金融武器化,對俄羅斯金融制裁不斷加碼,勢必成為改變未來國際金融秩序的催化劑,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全球金融格局發生深刻演變與調整。
俄烏衝突以來,美西方對俄實施了全方位、無差別、史無前例的制裁。其中金融制裁尤其為甚,先後祭出凍結俄央行海外資產、將俄主要銀行踢出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 (SWIFT)、限制對俄金融機構及其他行業龍頭企業的融資、大幅拋售俄金融資產、調降俄羅斯主權信用評等至垃圾級,以及對俄財政部、中央銀行、國家財富基金共計3個部門/機構實施“菜單式制裁”等金融“大殺器”。美國財政部甚至禁止俄政府通過美國銀行賬户償還美元債務,旨在動搖俄羅斯金融基礎設施,打擊俄羅斯金融系統,切斷使用美元渠道,以及俄海外籌資和自救能力。
受制裁影響,俄羅斯金融市場一度出現劇烈動盪,特別是由於俄不能進入國際償債市場而可能面臨歷史性違約的風險。事實上,自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以來,美國已經對俄羅斯實施了8000多項制裁。在長期制裁之下,俄羅斯積極推行“去美元化”進程,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反金融制裁的盾牌,但此次制裁依舊讓俄經濟金融不可避免地蒙受重大損失。
俄烏衝突既是地緣之爭,也是“幣緣”之爭。現有國際貨幣體系的“裂痕”已經出現,新的國際貨幣大幕正在拉開。雖然目前美元仍佔國際支付的40%,佔全球儲備貨幣的59%,短期內美元霸權地位無法撼動,然而,將美元用作武器,正是所謂的金融戰爭。美西方將金融武器化,對一國高達數千億美元的儲備資產進行凍結,不僅給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和秩序的穩定性、可靠性蒙上了陰影,更讓世界對儲備資產這類“無風險資產”產生質疑,繼而顛覆對當前全球支付和儲備體系的認知。去美元化力量將加速二戰後牙買加體系以及國際金融格局的深刻重大調整與重構。
牙買加體系:197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國際貨幣制度臨時委員會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舉行會議,討論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的條款,達成了“牙買加協議”,同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通過了《IMF協定第二修正案》,從而形成了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其主要特徵包括:黃金非貨幣化、浮動匯率制、以美元為主導的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多樣化的國際收支調節機制等。
首先,國際儲備貨幣格局“去美元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美西方對俄實施空前的制裁,充分暴露出世界經濟體系過度依賴美元和美國金融系統的弊端,將使世界各國把保障儲備資產安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或促使更多國家重新審視本國外匯儲備結構,逐漸稀釋美元份額,並促使更多國家尋求外匯儲備、結算貨幣和支付體系的多元化,在能源、糧食等重要領域中探索多幣種交易,加速去美元化進程,進而動搖現行國際金融體系基礎。
為應對制裁,俄羅斯宣佈在能源、大宗商品等領域同“不友好國家”直接以盧布結算,加快與美元和美歐金融體系脱鈎將成大趨勢。與此同時,印度央行正與俄羅斯央行探索建立“盧比-盧布”貿易支付機制,以繞過美元。沙特阿拉伯也正與中國積極磋商,討論將其向中國出售的部分石油以人民幣計價。而此前,中俄雙邊貿易已有17%以人民幣結算,俄烏衝突及對俄製裁將推動人民幣結算支付比例繼續上升,新興經濟體的這些戰略新動向勢必會削弱美元在全球石油市場的主導地位,對石油美元體系形成巨大沖擊。
其次,國際資本流向和全球債權債務結構將更趨於分散化。金融制裁將深刻改變全球資本流向與資產配置結構,不排除國際資本流動加速從華爾街向其他國際金融中心遷移。同時,出於安全性考慮,亞洲、拉美、非洲地區國家企業和金融機構很可能減少美元融資,以降低被美歐政府“圍獵”的風險。在這一格局下,全球跨境資本流動在傳統以美元、歐元為主體的基礎上將形成多元化的貨幣循環,對外金融資產將會流向值得信任的地區甚至迴流至境內。
第三,SWIFT作為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公信力受到嚴重挑戰。制裁導致作為全球準金融基礎設施的中立性受到極大質疑,這促使各國積極尋求替代品,加快全球非SWIFT支付結算系統發展,並形成雙邊或小多邊的支付結算格局。目前,全球20多個國家已建成自主金融清算系統,這場危機還直接催生了重要能源交易國的新的支付結算體系建立。一旦新的支付結算格局成型,美元比重將進一步下降,出現兩套甚至多套支付結算規則標準,非政治化將成為一國選擇支付結算渠道的重要考量,勢必加速國際貨幣體系和全球金融秩序的重塑。
* 本文英文版標題為 "Accelerated de-dollarization"
責編 | 宋平 辛欣
編輯 | 張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