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習慣性差評是一種慢性毒藥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綜合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某一天,一位50歲左右的女士找到我説:“最近,和女兒衝突太大了,實在不知道怎麼辦。”我問:“發生了什麼?”她説:“之前都是發生一些小的爭吵,但是最近的一天早上,女兒從廚房拿出了一把菜刀,説這條命反正是你給的,你想要隨時都可以拿回去!”

母女之間為何會持刀相向?我仔細詢問這位媽媽和女兒的相處模式。由於疫情,兩個人朝夕相處,對於女兒每天做的事情,媽媽總是採取批判和挑剔的態度。切菜,説女兒切得不對;炒菜放佐料,説順序不對;掃地,説有些地方沒有掃乾淨;脱了鞋,説沒有把鞋放好......

可以説,這位媽媽是一位生活上的“差評師”。不管女兒做什麼,都對女兒進行否定而不是認可。從媽媽的角度説,是為了讓女兒變得更好,希望女兒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做得很“對”。殊不知,恰恰相反,這並不會讓女兒變得很好。否定,看起來只是在否定某一個事情,但實際上人和事情很難分開,隨着做的事情被不斷否定,人也就被不斷否定了。

視覺中國供圖

“我不好”是人生的慢性毒藥。一件事情很難,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但還是沒有大的進展,這個時候我們會覺得“我不好”;晚上興奮地看手機,不知不覺看了好幾個小時,看完以後心裏空空的,也會覺得“我不好”;為朋友辦一件事情,最後沒有辦成,可能會覺得自己無能,覺得“我不好”;考試沒有考好,覺得沒有達到家人的期待,覺得自己沒用,可能會覺得“我不好”……“我不好”的認知模式,會一點點地吞噬生命的能量,生命就像一個紅彤彤的蘋果,慢慢變得沒有光澤,水分越來越少,慢慢萎縮,慢慢腐爛。

如果他人,尤其是親近的人經常否定我們,就容易進入“我不好”的模式。自信心被消耗,自尊心降低,自我價值感減弱,最終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活着沒意思。

生活上的“差評師”,需要明白3個道理:

第一,“對”與“好”並不是由自己定義的,自己覺得很“對”和很“好”的東西,其實那只是自己的經驗,只是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

第二,那些所謂的不“對”和不“好”其實是有價值和意義的,比如炒菜佐料放的順序不一樣,可能就會產生意外的美味,多元和多樣化有時候比標準化、流程化更豐富多彩。

第三,更多時候,需要喚醒本來就有的“好”,而不是糾正“不好”,每個人都可能會變得善良,也可能變得邪惡,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激發內心積極的東西,喚醒內在的生命能量,讓自己和別人的內心充滿温暖和力量。

那麼,如何去激發,如何去喚醒呢?也並不複雜——看見!看見就是力量。有一個小女孩正在過馬路,夕陽從高樓大廈中撒下餘暉,小女孩對媽媽説:“媽媽,夕陽真漂亮!”假設有3位媽媽,第一位媽媽心裏在想着事情,沒有回應女兒;第二位媽媽正在回覆別人的微信,只是應付了女兒一句:“嗯,漂亮。”第三位媽媽牽着女兒的小手,到了馬路邊上,蹲下來,看着女兒的眼睛,手指着樓宇間的一縷陽光説:“是的,媽媽看到了,媽媽和寶貝今天看到了這麼美的夕陽,真開心!”

如果你是女兒,你喜歡哪一位媽媽呢?毫無疑問,我們都喜歡第三位媽媽。因為第三位媽媽真的看見了,從而讓“此時此刻”有了意義。在那一刻,她們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女兒覺得媽媽是“在”的,自己也是“在”的,她們是“在一起”的。

(作者為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武漢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研究所教師)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