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半月談 丨 撓癢癢、甩責任、留尾巴……“半拉子”整改,基層虛招多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綜合

撓癢癢、甩責任、留尾巴……“半拉子”整改,基層虛招多


半月談記者 姜剛/金劍


面對上級整改要求,有的地方習慣於走過場、撓癢癢,把“限期整改”拖成“長期頑疾”;有的幹部忙着將鍋甩給舉報羣眾,導致問題還是問題,整改最終成了爛尾工程;有的地方看似花了大代價,實則只做表面功夫、治標不治本……


半月談記者在多地採訪發現,在撓癢癢、甩責任、留尾巴等“虛招”之下,整改要達成的目標大都懸空了。基層認為,這種“半拉子”整改是陽奉陰違、欺上瞞下的形式主義新表現,不僅浪費財政資金,耗費基層幹部工作精力,也敗壞了黨和政府在羣眾中的形象。


人到心不到,整改撓癢癢


面對整改,有的地方只求規定到位、人員到位,人到心不到,監管不嚴不實,整改變成走過場。



公益性公墓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為民眾提供遺體或骨灰安葬服務的公共墓地。然而,半月談記者近期在中部某省走訪發現,有地方的公益性公墓在服務管理中以牟利為目的,涉嫌多項違法違規行為,如違法用地、非法銷售和超範圍銷售等,違背了公益屬性,有的違規行為長達10年之久。


而早在3年前,該省民政廳就已下發要求限期整改公墓建設違規問題的通知,要求停止非法經營,並明確整改時限和責任人,地方政府部門也一直在查處。但直至現在,問題都沒有整改徹底,整改目標並未“限期”實現。


在西南某省,有個小區商户開了一個棉絮廠,噪音、灰塵嚴重超標。“居民打市長熱線幾十次,每次都是相關部門派人過來看看,説兩句就走了,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一位基層幹部告訴半月談記者。


直到居民把這個情況反映給國家相關督察組,當地才派人把商户的捲簾門拉下2/3,防噪,再做了個布簾,防塵。居民不滿意,又把這個整改情況給督察組反映後,問題才得到解決:封上了捲簾門,安裝了隔音材料,機器搬到了城鄉接合部。



幹部沒擔當,整改變甩鍋


面對上級提出的突出問題整改要求,有的地方並不是想着徹查問題根源,找出解決辦法,而是忙着將“鍋”甩給舉報羣眾,導致問題得不到解決,整改成了爛尾工程。


今年2月,因長江經濟帶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不力,生態環境部約談6市(區)政府。2020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這6市(區)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不力。其中,有的地方存在將“鍋”甩給舉報羣眾的現象。如2018年環保督察“回頭看”進駐期間,交辦羣眾舉報某湖被大面積違規填佔導致生態破壞問題,所涉地方反而辯稱舉報問題不屬實。


“面對整改要求,一些地方忙甩鍋,最重要的根源還是幹部沒有擔當,心中沒有真正裝着老百姓。”受訪專家認為,他們大致有個通病,習慣當守攤匠,當甩手掌櫃。


治標不治本,整改成形式


有的地方在落實整改、整治和治理等工作要求時,不從本質上解決問題,只習慣於做表面功夫,治標不治本,不僅浪費了大量財政資金,也讓羣眾生活的幸福感打了折扣。


半月談記者在長江中下游一個城市採訪瞭解到,黑臭水體曾是這裏的“心腹大患”。三四年前,該市投入30多億元,治理了20多條黑臭水體,也通過上級主管部門驗收。


然而,由於沒有找到“病根”,黑臭水體問題並未得到解決。“一下雨,原來的污水還是污水,很快返臭。”該市一位負責人説,根本的原因是治理方法不對,沒有從源頭上進行系統的治理。


剷除“半拉子”整改的生存土壤


對於此類“半拉子”整改,全國人大代表趙皖平、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等認為,有的基層幹部沒有把整改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去抓,沒有入腦入心,轟轟烈烈走過場,聲勢浩大走形式,導致整改的任務、目標懸空了,這是陽奉陰違、欺上瞞下的形式主義新表現。


“整改要求沒落地,意味着被整改的問題依然存在,人民羣眾關心的堵點問題沒有疏通,痛點問題沒有清除,行政效率低下問題沒有解決。”受訪專家表示,“半拉子”整改的危害還在於影響了黨的形象,丟了有錯必糾這個老傳統。


為剷除“半拉子”整改的生存土壤,基層呼籲,要開闢舉報通道,引進羣眾監督等多種監督方式,讓違規行為暴露在陽光下。


一些基層幹部表示,對於問題整改的落實情況,應強化基層監督、羣眾監督和社會監督等,拓展來電、來信、來訪等渠道,讓基層羣眾能全方位監督問題整改情況,也讓上級部門第一時間瞭解基層羣眾的真實反映,對整改中的甩鍋、造假等行為“零容忍”。


劉俊海建議,應以查人查事為抓手,由紀檢監察部門成立專班,啓動全方位的整改“回頭看”行動,找到不整改、假整改的根源,斬斷“半拉子”整改背後的利益鏈條;建立動態跟蹤機制,定期反饋整改落實進度,包括人證、物證和第三方獨立評價等,監督整改全過程。


“解決整改不力問題,一定要上下齊動,久久為功。”趙皖平説,要加強政策設計,上級部門發現問題後,要幫着基層找出問題根源和破解之策,紮實做好督促指導,基層單位要全心全意為羣眾辦實事,把整改要求落實到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