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不要指責婚前談錢的人,終有一天,你也會這樣……
婚前談錢,才是對感情的負責。
曾經聽朋友感慨,現在的婚姻越來越現實,戀愛的時候是花前月下,到了準備結婚時就成了車、房、彩禮。
似乎往日的感情,都不如有沒有錢來的重要。
但其實,不是婚姻變得現實了,而是生活本來就現實,把婚姻想的太夢幻,婚姻才越發容易破碎。
《獨身女人》裏寫道——
我也想清楚了,婚姻根本就是那麼一回事,再戀愛得轟動,三五年之後,也就煙消雲散,下班後大家扭開電視一齊看長篇連續劇,人生是這樣的。
婚姻,本身就是兩個人在過日子,要談的除了到底有多愛外,還有日子能不能過下去,這才是真正的關鍵。
所以,真到了要結婚的時候,不要指責婚前談錢的人,終有一天,你也會這樣。你也終會發現,只有婚前談好了錢,才是婚姻長久的基礎。
婚前不談錢的人,最後都過成了什麼樣?
如今有很多在婚前就足夠“獨立”的男生和女生,把婚姻想成兩個人過日子而已,以為能戀愛就能過到一起。
但是婚姻牽扯的,不是現階段的生活,還有以後的生活。
就像朋友瀟瀟,和老公結婚前,覺得老公家境好,自己也有一定能力,所以想當然的沒有談錢,但這種“想當然”卻毀了她的婚姻。
兩個人戀愛時,基本花銷是AA,結果結婚後,基本花銷也是AA。
雖然買了房也有車,但是從瀟瀟懷孕開始,她覺得自己的生活開始入不敷出,因為老公從來沒想過要多負擔一點。
包括給孩子買東西,老公都會説一句:“我覺得沒必要買,你要是想買就自己掏錢。”
最後的結果是,瀟瀟沒要這個孩子,和老公離了婚,在她看來,自己一個人過,可能都比兩個人的生活水平高。
和瀟瀟有類似經歷的孫磊,結婚前也和自己的妻子沒談錢,他一心覺得自己娶到了一個好女孩,卻在結婚後才發現自己的天真。
戀愛時,孫磊的錢就一大半上交,真到了結婚後,孫磊的錢幾乎全部給了妻子,只留少部分的生活費。
但他沒想到,兩個人消費理念完全不同。
結婚三年,他自己算着給妻子的錢,怎麼也得有十幾萬,最後他查了妻子的銀行卡,只有不到三萬。
問起來時,妻子的説法説:“你給我不就是讓我花嗎?難道我還要給你留着嗎?”
要説到底花在了哪,妻子也説不出來,但就是一口咬定,反正錢是沒了,大不了你就和我離婚。
不談錢的人,總會以為船到橋頭自然直,總會覺得日子很好過下去,但是婚姻裏的日子,比想象中的要現實多了。
而你不談錢的態度,可能就是最終婚姻結束的原因。
幸福的婚姻,都離不開談錢
生活本身就是由柴米油鹽構成的,婚姻離不開的也是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談錢,才是對婚姻的尊重,也是對自己權利的合理使用。
就像之前提到的瀟瀟,自己以為老公條件好,結婚後老公自然會補貼自己。
但是她沒想到,當一個人,從來都不要求別人,自己都不重視婚姻的現實性時,被婚姻的現實“打臉”也是自然的結果。
自以為什麼都不要,就是對愛情的最高尊重,但到了最後,得到的可能只是一句毫無作用的誇讚。
真出了問題時,你可以責怪自己看錯了人,不過更應該責怪的,是自己的太過理想化。
還有為了證明自己大方的男生。
婚前不談錢,以為結婚後,妻子都會向着家裏,起碼會幫自己攢錢,但真正的婚姻,絕對不是你想怎麼過,就能怎麼過的。
多倫多道明銀行在2015年到2016年間,曾經對伴侶與金錢做了一個研究,觀察了1902位戀愛中的成年人。
最後發現,越是談錢的人,越容易幸福。
畢竟,只有你敢和伴侶談錢,才能瞭解彼此的處境,更能懂得對方的金錢觀和消費觀,這才是過日子的基礎。
否則,你想着攢錢買房,對方忙着及時行樂,你想要追求詩和遠方,對方在計較一塊兩塊時,看似是金錢上的矛盾,其實已經涉及到了人生目標的矛盾。
都説道不同不相為謀。
對於婚姻而言,合理的談錢,就是判斷對方和自己是不是一路人的辦法,因為真實情況就擺在那,只需要你説出來自己的訴求就夠了。
弗羅倫斯·伊薩克斯説過:“承擔義務,是幸福而長久的婚姻關係的基礎。”
在一段婚姻裏,承擔義務的前提,是你知道自己要承擔什麼樣的義務,有了心理準備,才能更好的主動承擔。
你要知道的,不只是一個人愛不愛你,還有對方的家庭條件,對方的個人能力,對方的消費觀念,婚後的經濟壓力,往後的金錢打算等等。
畢竟對於婚姻來説,婚前的意見不統一所導致的分手,總比結婚後因為金錢的矛盾而離婚的損失小。
不得不承認的是,生活中確實有結婚不談錢,也能一直幸福的例子,只是這些例子的存在,也只是個例而已。
而你要做的,是明白,談錢才是面對婚姻的正確態度,越是會談錢的人,越容易幸福。
因此,不要指責婚前談錢的人,終有一天,你也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