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宣佈,由於熱帶中東太平洋地區的海水温度過去數月持續偏高,最終判定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形成,這讓很多網友頗為擔憂,因為厄爾尼諾作為一種異常的氣候事件,當它出現時,我國的天氣也會因為厄爾尼諾變得極端且怪異。
不過,在剛剛宣佈了厄爾尼諾事件後,事情卻變得反常起來——監測數據顯示,厄爾尼諾關鍵區Nino3.4表層海水温度距平在4月末開始一路暴跌,並且很快就轉為了水温偏低狀態,到5月下旬甚至已經跌破了拉尼娜閾值(-0.5攝氏度),水温變化圖上的走勢簡直可以説是“熔斷”。
雖然説,判定厄爾尼諾/拉尼娜需要觀察連續幾個月的水温情況,目前短期的水温變化仍然不足以支持“拉尼娜開始了”這種論調,不過,熱帶中東太平洋地區的這種水温暴跌的怪異變化仍然值得警惕。
比如來自澳大利亞氣象局的報告顯示,厄爾尼諾/拉尼娜的幾個主要指標,例如南方濤動指數(SOI)、信風、日界線附近的降雨情況以及熱帶太平洋的海面温度,目前仍然使得熱帶中東太平洋地區保持在接近中性水平,可以説上一輪厄爾尼諾弱且持續時間很短,已經告一段落。但是,過去幾周來,整個熱帶太平洋的海表温度有所下降,尤其是最近熱帶太平洋次表層温度的下降更是引起了氣象學家的重視。
目前,一些氣象模型的預測已經指出,從目前到今年下半年,中東太平洋地區的水温可能會達到或超過拉尼娜水平,這可能意味着一次拉尼娜可能到來。這種情況並非沒有依據,比如此前的監測數據顯示,熱帶太平洋不僅表層出現明顯降温,表層以下的深層海水中近期也出現了大範圍的偏冷水團,這些冷水團如果持續存在,將能使得表層持續降温,的確有誘發拉尼娜的可能性。
但氣象學家們也提醒,目前我們仍然處在氣候預測一個特殊的“堡壘”時期,也就是每年的3-5月左右,這個時期做出的關於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預測準確性往往比一年中其他時候的預測要低,這是因為此時大氣和海洋的耦合響應更低,同時海洋和大氣的運轉對隨機天氣因素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因此導致了更低的準確率。因此,科學家們目前只能説,拉尼娜的可能性雖然在增加,但至於下半年會不會出現拉尼娜,其實仍然説不準,可能來也可能不來,到6月以後,有望脱離這一“堡壘”時期,屆時拉尼娜的情況可能會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