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民政救助:不只送清涼,更想送他們歸家
記者 孟傑
22日,濟南熱浪滾滾,仍處於高温紅色預警信號的狀態。一大早,濟南市救助管理站業務科的付強和李詠潔就開始清點“夏季送清涼”需要的物品。自從18日濟南市高温橙色預警信號升級為高温紅色預警信號以來,濟南市救助管理站就立即啓動了應急預案,加大街面的巡查力度,增加巡查的頻次,重點對流浪和乞討人員進行救助。
立交橋下、交通樞紐是重點
清點完物品,出門前,李詠潔往胳膊上多塗了一層防曬。
根據求助熱線平台反饋的信息,付強和李詠潔商量着上午先去兩個點,一個是全福立交橋下,另一個則是小清河附近。
早晨9點半,兩人從濟南市救助管理站出發。
“這裏經常會有一些民工,好幾次都在這裏發現他們的行李。”在全福立交橋下巡查過多次,付強已經對這裏的環境以及“流浪人員”的性質有了一些瞭解。到了立交橋下,果不其然,在綠化長廊的一角,付強他們發現了一套捲起來的棉被和一件灰色的外套。在周圍轉了幾圈以及詢問過周邊市民後,付強和李詠潔並沒有發現這套“鋪蓋”的主人。他們只能先暫時留下了一套“清涼大禮包”。
“這裏面有藿香正氣水、清涼油、扇子、礦泉水、方便麪等。”除了這些防暑降温和食物外,在每套大禮包裏,他們還準備了一張“愛心卡”,“愛心卡”上還專門印製了救助站的熱線電話。“如果有需要,隨時可以撥打這個熱線電話,我們站上24小時有人值班。”
在一處步行道上,付強和李詠潔又發現了一位睡在地上的“流浪人員”,經過詢問,這名“流浪人員”姓李,今年49歲,家住長清,來濟南是為了找工作。自己租了一個七八平方米的房間,但最近幾天天氣太熱,只能出來休息,自己還想再等等,看能不能找個生計。瞭解到情況後,付強將“清涼大禮包”放到他身邊,並告訴他,如果過幾天再找不到工作並且想回家,就可以聯繫救助站,救助站會第一時間派車過來接他,並且給他買上回家的車票。
從包中拿出藿香正氣水,李詠潔還不忘提醒這名“流浪人員”,如果因為太熱身體感到不適,就喝上一支,但不能多喝。
“立交橋下、建築工地、管網涵洞和一些交通樞紐,都是我們巡查的重點。”付強稱,現在天氣炎熱,“流浪人員”一般都會選擇一些通風避雨的地方納涼,他們救助站組織的這次“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也就把巡查重點放在了這些重點場所。
臨時接到求助熱線
上午10點20分,李詠潔的手機響了。
“有一條12345轉來的救助熱線,説是西客站附近有一個疑似‘流浪人員’。”簡單跟付強交流了一下救助線索的大致內容後,兩人決定改變之前的街面巡查計劃,立即上車趕往西客站。“因為這些人員都是流動的,如果我們不馬上去,耽擱一會可能就很難再找到他們。”付強介紹。
11點10分左右,付強和李詠潔到了線索反饋的西客站附近。下車後的第一件事,兩人就開啓了“尋人模式”。根據線索反饋的信息,疑似“流浪人員”的地址位於“負一層出口與長途汽車站交界處”。兩人先進入了西客站的負一層,在所有標註長途汽車站的入口處,兩人均沒有發現該“流浪人員”的身影,詢問了多位車站工作人員後,均無果。
高温加上着急,兩人額頭開始不斷往外冒汗珠。作為男同事,付強建議李詠潔先休息一下,自己在停車場等出入口繼續打聽和尋找。李詠潔則開始打電話再次跟平台工作人員核實精準位置信息並要到了線索人的聯繫方式。
“日照路和齊魯大道的交叉口”。再次得到位置信息後,按照導航,兩人又在太陽底下走了將近10分鐘,在一處紅綠燈路口處,終於見到了撥打求助熱線的市民。
“在這裏已經躺了兩天了。”這位市民告訴付強和李詠潔,這位疑似“流浪人員”已經在那裏躺了兩天,具體是哪裏人、要去哪裏、身體有無異樣這些情況則不是太清楚。
在一處還未啓用的出入口附近,付強和李詠潔找到了這位疑似“流浪人員”。這名“流浪人員”躺在一件衣服折成的枕頭上,旁邊放着一瓶喝空的白酒和一部手機,腳底旁,還放着一個破舊的布包。
“老師,你家是哪裏的呀?”付強和李詠潔叫了幾聲,這名“流浪人員”睜開眼睛,看了兩人一眼。
勸導半個多小時無奈離開
“我是山東的。”剛開始,這名“流浪人員”回答稱自己是山東的,但具體到是山東哪裏人時,又改口稱自己是石家莊的。説着把自己的手機遞給了付強,在通訊錄一欄裏,付強找到了一個“兒子”電話的備註,而且這個號碼顯示為北京。
徵得這名“流浪人員”的同意後,付強撥通了電話,接電話的自稱是這名“流浪人員”的岳母。經過簡單交流,付強得知,這名“流浪人員”名姓王,家在濱州市惠民縣李莊鎮,暫時居住在北京。
“跟我們去救助站吧,可以洗澡,換身衣服,這幾天天太熱了。”在付強打電話瞭解情況的同時,李詠潔不斷跟這名“流浪人員”溝通,但一直得不到任何回應。“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嗎?”“晚上有大雨,你跟我們回救助站吧,過兩天涼快你再出來。”李詠潔的語氣開始從詢問和建議變成了哄。但這名“流浪人員”仍默不作聲。
“這樣的還算好的,最起碼能簡單地交流溝通,知道他家是哪裏的,什麼情況。”付強和李詠潔兩人好話説了一籮筐,並且讓師傅將社會救助的車開到了路口,但王某仍拒絕跟隨兩人前往救助站。無奈,兩人只能先留下了一份“清涼大禮包”,並且反覆提醒他,如果想接受救助,可以隨時撥打上面的熱線電話。
臨走時,付強又專門為王某多留下了一瓶水,並且記下了那個北京“兒子”的號碼。
直到下午將近1點鐘,兩人才忙完,才顧得上喝一口水。在西客站附近的一家餃子店點了兩盤餃子,兩人又接到了前往縣西巷附近找尋救助一名乞討人員的信息。
希望所有人都能有好“歸宿”
“最棘手,也是最無奈的就是他們拒絕接受救助。”做了十年的社會救助工作,李詠潔見過了很多常年在外流浪和乞討的人員。除了心酸,很多時候,李詠潔都會感受到無奈。“他們很多明明有家庭,但是就是不願意回家,也不願意接受我們的救助,這個時候,就會有一種不知道勁往那裏使的無力感。”李詠潔告訴記者,前年冬天,也是在做街面巡查的時候,她們巡查到了一位30多歲的中年男子,
本應該是家裏頂樑柱的年紀,但這名男子卻寧願在外流浪,也拒絕回家。工作人員也很無奈,只能努力為其聯繫親屬、社區街道,同時在每次做巡查的時候為其帶過去一些救助物品。
“我們想看到的就是有家庭的能迴歸家庭,有自己村鎮街道管理的能迴歸村鎮街道。”李詠潔説,即使這些人沒有接收的地方,他們也會享受到吃、穿、住和醫療保障。
雖然剛剛參與社會救助工作僅半年,但付強跟李詠潔有着同樣的感受。“以前,我對社會救助的認識僅限於為打零工的人買買車票。”付強稱,真正參與進來,才對社會救助這四個字有了更加深刻理解。
“他們肯定也不想這樣。”付強稱,高温天出來做街面巡查,自己也沒覺得辛苦,反而覺得更加不容易的是這些流浪和乞討人。作為一名普通市民,看到他們這種情況都會伸出援助之後,何況自己是一名專業的社會救助人員。
工作半年,除了看到了這些人的心酸,付強也感受過温暖。“我剛來的時候聽説一名被救助人員迴歸了家庭,申請了廉租房,還辦理了低保,過上了好日子,希望在我們的幫助下,能有更多的被救助人員找到‘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