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區:讓青年與城市共成長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周璐 通訊員 王一婷 侯榮耀 青島報道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興。“十四五”時期是市南區轉型升級的窗口期、跨越發展的關鍵期和破局突圍的攻堅期。廣大青年既生逢其時,又重任在肩,既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受益者,也是奮力推進市南“二次創業”、加快發展的參與者和貢獻者。

市南,這座擁有熠熠生輝的人文過往而又充滿青春活力的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正以聚力強勢、奮勇爭先的行動自覺,加快推動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建設,主動把青年發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更好地聚焦青年所需、成就青年所想,為城市發展注入青春正能量,讓青年與城市同頻共振,一起向未來。

城市對青年更友好 搭建人生出彩舞台

青年人是城市的未來和希望。城市發展得好,最重要靠吸引青年人、吸引人才。

“從2013年起,我在市南開始了求學生涯,在這近10年的時間裏,市南朝氣蓬勃、富有活力的氛圍讓我印象深刻,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涉海研究高校和科研單位,為我提供了參與學術會議、提高科研能力的高水平平台。”今年26歲的中國海洋大學博士研究生朱柏杉説,他在市南豐厚獎學金、助學金等幫扶下將於明年畢業,還在各項畢業生政策和人才幫扶政策中受益。

今年,“創建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正式寫入了市南區黨代會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一直以來,市南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青年發展工作,以落實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為統攬,推動建立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圍繞青年發展所需所盼、成長成才,市南精準發力,讓精緻、活力、時尚、幸福、高效的市南成為受莘莘學子青睞的青春之城、活力之城。

穩崗位——舉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服務企業”大會,出台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20條、惠企服務15條等,發放惠企資金3.9億元,支持企業復產復工;發放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等各類補貼3400餘萬元,穩崗2.8萬人次。

保就業——140餘家見習基地提供4200餘崗位,讓青年人才盡展風采;上線市南人才網及小程序,為800家企業發佈6800餘個就業崗位。

引人才——舉辦“才來市南·青鳥計劃”等系列招聘活動,累計完成引育各類人才1.4萬人,發放住房、安家等補貼近5千萬元,擔保貸款1.34億元。

市南區:讓青年與城市共成長

幫融入——完成可用於配租的人才住房約500餘套(間);打造4處青年驛站,幫助100餘名來青人才免費住宿600余天;開展“青鳥計劃·實習實踐季”“返家鄉”社會實踐等活動,發佈100餘個企事業實習實踐崗位,共150餘名青籍學子返鄉實習實踐,參與基層治理、疫情防控等公共事務。

青年對城市更有為 釋放創新創業活力

青年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是城市發展的中堅力量。

據統計,市南區常住人口48.66萬(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14至35週歲青年人口11.60萬人,佔比23.84%,以青年為主要從業者和消費者的總部經濟、現代金融、時尚消費等服務業佔比保持在90%左右……市南對青年有着天然吸引力。

成立於2019年的青島市一二三編程培訓學校,主要做青少年的編程及人工智能教育。其創始人閆登是一名青年創業者,在他眼中,市南是夢開始的地方。

“我們的第一個校區,也是目前最大的旗艦校區位於市南。創業初期,市南團區委主動聯繫到我們,實地走訪瞭解經營情況,還貼心安排了工作人員後續落實。”閆登透露,在團區委和人社等部門號召下,他參加了‘2019創業青島’優秀創業項目大賽、2021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第十屆山東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等創業類比賽,取得了榮譽的同時,獲得了財政專項的扶持資金,也有免息貼息的創業貸款等“真金白銀”支持,可謂“名利雙收”。

市南區:讓青年與城市共成長

讓青年與城市共同成長是市南的追求。7月22日至31日,青島·市南首屆“上街裏·啤酒節”是市南老城向青年發出的一封邀請函。“一主四分”五大會場精心設置,還有燈光秀、巨幅裸眼3D大屏光影秀……多元的娛樂、消費場景讓青年羣體遊在啤酒節,驚喜接連不斷。

為實現青年人才迴流,挖掘和釋放青年羣體發展潛力,市南將以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為重要抓手,全力以赴推進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建設,推進核心區域15萬平方米、拓展區域36萬平方米保護更新,讓煥然一新的歷史城區成為青年羣體實現夢想的首選地、創新創業的新高地。

無奮鬥,不青春。個人的夢想,融入時代大潮才熠熠生輝。全面起勢的市南,急切呼喚青春力量,期待與一代代青年在滿懷初心、鼓足幹勁、實幹爭先中,一起奔跑逐夢,在大有可為的時代鑄就新的輝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88 字。

轉載請註明: 市南區:讓青年與城市共成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