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定後動”,造車豈能“感情用事”?
在幾度闢謠後,小米終於在3月30日晚舉辦的手機春季發佈會上公開承認造車。不止如此,雷軍本人也將“賭上自己所積累的榮譽”,開啓被他稱之為“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説到動情之處,雷軍揮淚發佈會現場。
雷軍的這番造車宣言,不僅感動了眾多“米粉”和網友,更吸引各方投資大佬前來助陣。“我們造車立項的公告對外發出以後,我收到很多投資界大佬的信息和電話,問有沒有投資的機會,也有投資圈的朋友給我提了各種方案”,雷軍透露稱。不過,擁有雄厚現金流的小米,決定將以獨資的模式造車,新業務的所有經費都由小米自己出。為此,小米首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未來十年將累計投資100億美元。
“我們有錢,更重要的是我們有1萬多人的研發團隊,今年預計還會增加5000人,我們有優秀的工程師團隊”,雷軍自信地表示,“過去7、8年,小米投資了10家左右的電動汽車行業的企業,在技術上也有一定的積累,有幾百項在汽車領域的專利。並且,智能汽車和小米正在打造的智能生態原本就是一家”。
然而,既不差錢、也不差人,更不差技術的小米,卻在首款車的形態上遲遲不決。在小米宣佈進軍造車領域後的一次直播活動上,雷軍坦言,“高管們本來在開啓調研後的第一個月就有答案,卻在75天調研結束後又回到原點,目前仍懸而未決”。有關品牌的LOGO、車型的價格定位等問題,在小米內部同樣還有爭議。除此之外,小米將採用何種製造形式,自建工廠還是找代工,未來又將怎樣佈局銷售渠道網絡?一系列涉及企業戰略的關鍵問題,雷軍和小米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後動”。不論企業“入局”哪一領域,都要求它在此之前必須做好前瞻性的思考、戰略性的佈局和全局性的謀劃,而不能以一種“心中無數、渾渾噩噩”的狀態參與其中。對於一家造車企業來説,戰略部署猶如靈魂,是引領企業未來發展的主心軸,對孕育並帶動企業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之於小米而言,既然選擇汽車行業,就擺脱不了規模化、專業化的產業規律和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產業特點。以汽車生產週期為例,一款汽車產品從研發到量產落地至少需要三到四年的時間。雖然電動車攻克發動機和變速器技術不再是必須,但車身、底盤、電子電氣等系統以及制動、轉向等基本功能的要求一點沒有降低,這就要求企業同樣必須嚴格完成“研發-論證-概念車-工程樣車-產品測試-量產下線”的產品週期。隨着產品開始交付市場,汽車車企又將面臨終端銷售、服務保障等方面的挑戰,這又將是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挑戰。
如此之高的造車門檻,對於任何新進企業來説都是巨大的挑戰。在小米之前,不論是從一眾“造車新勢力”中脱穎而出的蔚來、小鵬、理想和威馬等頭部企業,還是被國內“新勢力”視作標杆的特斯拉,都經歷了產品質量問題不斷、訂單無法按時交付等諸多難關。在造車問題上大打“感情牌”的小米,是否對“先驅們”曾經遇到的難題做了充分的考量和周密的部署?
相比之下,在上個月宣佈入局氫能領域的長城汽車,不僅構建了國際級“制-儲-運-加-應用”一體化供應鏈生態,打破核心技術壁壘,聯通上下游產業鏈,加速氫能商業化推廣;而且還推出了一套國際領先的車規級“氫動力系統”全場景解決方案—氫檸技術,加速產品落地。此外,長城汽車目前已經實現“電堆及核心組件、燃料電池發動機及組件(控制器等)、Ⅳ型儲氫瓶、高壓儲氫閥門、氫安全、液氫工藝”六大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知識產權完全自主化,多項技術均突破了“卡脖子”的行業痛點。而這或許能給小米造車提供一些參考!
(中國經濟網)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