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老齡化加深,教育怎樣適老化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綜合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人口總數的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佔13.50%。與2010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面對這一趨勢,人才培養如何更好地為老年人的醫療、陪護、照料服務提供支持,如何進一步滿足老年羣體的教育需求都是當前值得思考的問題。

醫院陪護和家庭照料,是老年人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然而,此次普查數據的户別人口變化顯示,我國家庭户規模繼續縮小,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減少0.48人。隨着“二孩時代”的到來,中年夫妻對撫養子女和贍養父母的兼顧將更加困難。未來,社區養老、專業陪護和家政服務等,或將成為老年人服務的主流。

在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日本,養老設施設計、專業服務水平和人性化服務意識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曾在日本留學多年的珠海中山大學附屬中學常務副校長羅朝猛告訴記者,日本不僅有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檢查、文體活動、興趣教學和每日餐飲的“託老所”,還有為老年人提供送餐、洗衣、洗浴、清潔等上門服務的專業機構。

“日本介護是老齡化服務的一個新型職業,在護理技能、人體力學、老年心理學、語言藝術等方面更顯專業性。”羅朝猛説,介護的理念是尊重人的尊嚴,支援老年人的自主生活。

“未來家政需求的一大缺口,是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家政學院)院長吳瑩表示,吉林農業大學的家政專業近年來增加了老年護理專業,加入了護理技術等課程。她建議,更多的中高職和本科院校增設老年護理專業與課程,在培養護理技能的同時,強化學生對於老年人心理與精神需求的認識。

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中,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2085萬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為13.90%,比10年前提高了4.98個百分點。這一數據表明,我國將有更多老年人選擇“退而不休”的生活方式。老年人對學習、文化、情感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將持續增加。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鍾柏昌表示,教育是更為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對老年人適應信息時代變化和減少心理孤獨具有重要支撐作用。“老年教育強調同伴之間的交流與對話,重視學習過程中的情感交流和精神陪伴,從而塑造充滿幸福感和獲得感的老年生活。”鍾柏昌説。

未來,以社區為基地的老年大學、老年文化活動中心,是服務老年人教育需求的基礎單元,也是構建全民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吳瑩表示,應該進一步增加老年服務管理與研究的相關專業與課程,培養從事老年教育與服務的專業人才。

“在以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徵的數字時代,老年人作為典型的‘數字移民’,在適應數字技術方面,需要向年輕人學習。”鍾柏昌表示,在網絡應用和智能終端、應用軟件的操作中,家人和社區需要給予老年人更多支持,提高老年人的信息化素養,為未來的網絡社交、遠程學習、智慧養老做好準備。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