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工潮襲來,美國勞工羣體反抗社會不公

  【導讀】

  ·美國正在上演“失業潮”與“辭職潮”、“罷工潮”與“用工荒”並存的奇景。

  ·美國工會組織聲稱,罷工潮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中期選舉。

  一場聲勢浩大的罷工正在美國上演,“十月大罷工”成為時下美國社交媒體上最熱門的詞條。大罷工讓美國當前的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危機雪上加霜,更折射出美國深層次的制度困境和社會矛盾。

  罷工潮涉及多行業

  此次美國大罷工規模大、範圍廣、時間長,一些媒體將其稱之為“21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有組織的罷工活動”。

  實際上,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一些行業就出現了零星的罷工活動。拜登上任以來,罷工浪潮向全社會鋪開。據康奈爾大學勞資關係學院統計,今年美國已經發生了12起涉及千人以上的大規模罷工。進入夏季,美國勞工組織開始醖釀大規模罷工計劃。近兩個月來,美國本土已有40多家工廠爆發罷工事件。10月以來,罷工潮愈演愈烈,超過10萬名美國工人走上街頭抗議。

  與美國曆史上的數次大罷工不同,此次罷工潮不是侷限於某個行業,而是涉及食品、醫療、航空、娛樂和機械製造等多個行業。參與罷工的人羣組成也更復雜多元,有藍領工人,也有辦公室白領;有白人,更有非洲裔、亞裔、拉丁裔等少數族裔。聖誕季即將來臨,消費品需求將暴增,而能源、食品等必需品短缺也將更趨嚴峻,罷工浪潮還可能蔓延至更多行業和羣體。

  

罷工潮襲來,美國勞工羣體反抗社會不公

  9月3日,在美國華盛頓,一家餐廳門前貼出招聘啓事。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此次美國“大罷工”還伴隨着“大辭職”。據美國勞動部發布的數據,8月美國有430萬人辭職,創下了20年來的最高紀錄,辭職率高達2.9%。美國正在上演“失業潮”與“辭職潮”、“罷工潮”與“用工荒”並存的奇景,反映出美國勞動力市場出現結構性失調。

  社會不滿集中爆發

  這場罷工潮看似突如其來,實則有跡可循。新冠疫情以來,美國政治和社會矛盾不斷髮酵,作為中低收入階層的勞工羣體生活日益窘迫。

  首先,工作強度和風險加大。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超4500萬,死亡人數逾73萬。許多“必要工作人員”冒着生命風險堅守崗位,還不得不忍受長時間、高強度、低薪資、高風險的工作環境。為緩解供應鏈紊亂,拜登的“90天衝刺令”要求港口24小時連軸運行,這不僅增加了物流工人的工作量,也加劇了他們的生命健康風險。不少工人都有親朋好友死於新冠疫情,他們的心理創傷和恐懼不容忽視。

  其次,日常生活愈發艱難。疫情重創美國經濟,雖然在美國政府“大水漫灌”的政策刺激下,美國GDP實現增長,但光鮮亮麗的數字之下,掩蓋的卻是一片“虛假繁榮”。美國經濟復甦極度不平衡,失業率和通脹率均居高不下。美國9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5.4%,同比漲幅已經連續5個月超過5%。與此同時,普通工人的薪資卻在縮水,還面臨食物短缺等窘境。第三季度美國GDP增速已經放緩,經濟復甦出現疲軟,若通脹持續,美國經濟可能滑向滯脹。

  

罷工潮襲來,美國勞工羣體反抗社會不公

  10月18日,一名叉車司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因達斯特里市的一家大型物流公司的貨倉內工作。新華社發

  第三,社會不公日益凸顯。美國疫情持續肆虐,華爾街巨擘不停推高股市,許多大企業和資本家獲利頗豐。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一項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最富有的10%的人羣,現在持有89%的美國股票,創下紀錄。新冠疫情期間,占人口1%的最富裕羣體的企業股權和共同基金盈利超過6.5萬億美元,而財富位於底層的那90%美國人僅盈利1.2萬億美元。美國貧富差距之大可見一斑,勞工羣體對資本家的剝削及政客的冷酷無情深感憤怒。

  勞資博弈劍拔弩張

  美國一些媒體用“激進”“好鬥”之類的詞彙來描述此次大罷工。實際上,美國勞工運動已沉寂數十年,但是對社會不公的強烈不滿和對社會正義的呼喚一直存在。他們要求提高工資待遇、增加福利保障、改善工作環境和防疫條件。去年弗洛伊德案的餘波仍在,許多來自社會底層和少數族裔的勞工也藉此契機,抗議美國根深蒂固的系統性種族歧視。

  

罷工潮襲來,美國勞工羣體反抗社會不公

  5月25日,一名男子在美國紐約的卡德曼廣場公園參加悼念弗洛伊德的集會。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疫情也給了美國勞工運動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美國政府印鈔放水,導致失業救濟金比某些人辛苦上班的薪水還高,加之當前的勞工短缺,美國勞資議價力量對比數十年來首次出現逆轉。就在幾天前,美國電視和電影業工會與好萊塢製作商協會達成一項臨時協議,允諾改善薪資、休假、醫保、養老等福利,避免了一場可能涉及6萬人的大罷工。

  此次大規模罷工活動背後也有勞工權利活動人士的推波助瀾。實際上,勞工問題是民主黨的核心議題之一,民主黨進步派眾議員亞歷山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直接下場支持“十月大罷工”,拜登也曾在今年早些時候發佈聲明支持亞馬遜員工組建工會,這也助長了勞工運動的士氣。但是面對美國大罷工可能走向失控,拜登政府也將面臨艱難抉擇。

  罷工潮影響幾何

  美國工會組織“勞聯-產聯”新聞主管蒂姆·施利特納表示,此次大罷工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中期選舉。持續不斷的罷工潮會給美國和國際社會帶來不小影響。

  首先,美國經濟復甦增添變數。大罷工將加劇勞動力短缺、生產停滯和供應鏈危機,又會進一步推高物價,削弱購買力,導致惡性循環。

  其次,美國社會秩序風險加劇。“大罷工”伴隨着“大動盪”。美國多地發生針對銀行、超市、商場甚至政府大樓的盜竊、打砸和搶劫等暴力活動,波特蘭、舊金山、洛杉磯等大城市尤為嚴重。而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和社會騷亂也會導致人羣聚集,加大病毒擴散風險。

  第三,美國內政議程更加複雜。雖然拜登政府積極推動“美國就業計劃”“美國家庭計劃”和“基建計劃”,但美國政治極化及由此產生的否決政治,讓任何政策改革都面臨難以逾越的阻力。拜登正受到來自左右兩派的抨擊,民主黨左翼認為拜登背棄了進步綱領,共和黨右翼則指責拜登對工會太過妥協,傷及美國經濟。如何在推動經濟復甦的同時回應勞工的現實關切,是拜登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罷工潮襲來,美國勞工羣體反抗社會不公

  10月2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國總統拜登(左)準備離開白宮。新華社發(沈霆攝)

  最後,罷工潮也會對世界產生負面溢出效應。美國可能會進一步轉嫁國內矛盾,對其他國家大打貿易戰,大搞科技封鎖,推動供應鏈脱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76 字。

轉載請註明: 罷工潮襲來,美國勞工羣體反抗社會不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