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印度的南方為什麼比北方富裕?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綜合


印度南北差距

全球十大經濟體當中亞洲佔了三個,除中國和日本之外,還有印度。印度被稱為是經濟增長最快,也是最不平衡的新興經濟體,因為其本土貧富分化問題非常嚴重,不僅資本、財富被少數富人壟斷,就連南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有着雲泥之別。

印度南北分界線是中央邦的温迪亞山脈,山脈以北的地方為北印度,主要城市有新德里;山脈以南的地方為南印度,主要城市有孟買、班加羅爾和金奈。然而,據數據統計,印度南部的經濟發展水平要遠高於北方。


▲GDP佔比:馬哈拉施特拉(孟買)14.11%,泰米爾納德(金奈)8.55%,北方邦(勒克瑙)8.05%,卡納塔克(班加羅爾)7.9%,古吉拉特(甘地納格爾)7.69%

印度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從地形地貌上看,北方條件比南方更容易發展農業經濟。南方大部分土地都處在高原地區,平原佔地面積很少。而北方區域擁有恆河平原,平原佔地面積多,非常適合發展農業。


▲印度地形圖

按理來説,北方擁有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經濟發展應該不會太差,可印度的發達地區卻普遍集中在南方,而北方的個別邦還是印度最窮的邦,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印度南富北窮?而印度的南北差距從何而來?


一、雅利安人侵入,開啓南亞侵略史

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在印度河流域,而印度河流域文明起初發現於哈拉帕地區,所以也被稱作是哈拉帕文明。在當時,哈拉帕有着較為發達的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並且已經建成一定規模的城市網,而這一文明的創作者,就是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


▲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雖孕育着燦爛的遠古文明,但這個地方卻並不太平,這與南亞次大陸的地形地貌條件脱離不了關係。南亞次大陸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南至印度洋版塊的位置,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東部是若開山脈,西部是蘇萊曼山脈,而南部是印度洋。


▲南亞次大陸地形圖

按理來説,這些山脈應該是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結果西北部興都庫什山脈偏偏開了缺口(開伯爾山口),把全封閉的隔絕地形變成半封閉地緣地帶,為後來的外族打通了侵略之路。


▲開伯爾山口

第一個侵入南亞次大陸的異族是發端於南俄平原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公元前1750年左右,雅利安人駕馬拉戰車從次大陸西北部山口進入印度河流域,用武力征服了沒有軍事戰鬥力的達羅毗荼人,將其城市文明佔領後,創建了吠陀文明。

達羅毗荼人則被趕到了南部定居生活,所以二者的身份有了地域上的轉變,原來的土著北方人轉變成南方人,而外族卻成為了後來的北方人。

▲雅利安人遷徒

雅利安人的到來,開啓了南亞次大陸被外族蹂躪的歷史,其北部長期以來都處在不斷被強國鄰邦侵擾的黑暗時期。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除了上述提到的“南亞次大陸的地形地貌”外,還跟印度的種姓制度,以及四分五裂的政權有關係。

雅利安人把自己看成是優等種族,為了彰顯地位,炮製出種姓制度的模型。剛開始是以膚色劃分等級的,他們是白皮膚的高加索人種,所以把黑皮膚的達羅毗荼人劃為最低種姓。後來從印度河流域向東擴張到北部恆河流域之後,雅利安人不斷融合了達羅毗荼人的文化風俗習慣,從遊牧民族轉變成了農耕民族。

開啓農耕生產之後,印度雅利安人的社會生產力開始提高,促進了社會分工的形成,並誕生出了婆羅門教。婆羅門教與種姓制度是彼此共生的,這一時期的雅利安人認為以黑白劃分等級,已不能滿足當下社會的演變,所以為了賦予各個階級不同的權力、職業、以及地位,他們創立了瓦爾那制度(種姓制度)。


▲婆羅門教是從吠陀教演變而來的,而吠陀教是由雅利安人的部落信仰與達羅毗荼文化結合而成的

瓦爾那制度使印度的社會結構出現分散性的特徵,因為其清楚劃分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等級階層。不同的等級階層擁有不同的社會地位以及職業生活。雅利安人受其影響,逐漸分割成多個部落集團,遍佈整個南亞次大陸北部。

到了吠陀時代後期,各集團之間彼此相互隔閡,甚至產生敵對關係,所以他們開始從部落過渡到國家,在北部建立起以血緣和地域為基礎的十六雄國。十六雄國的出現標誌着吠陀文明的結束,北印度由此進入到列國時代。

羣雄並舉的列國時代戰爭頻發,各種姓已無法維持原來的社會秩序,加上婆羅門教的祭司特權多,祭祀形式還繁瑣,其宗教教義不能再滿足人民的需要,因此反婆羅門教的沙門思潮開始興起。沙門思潮是其他宗教思想流派的總稱,主要代表宗教是佛教,其創始人是維護剎帝利種姓利益的釋迦牟尼,所以佛教的興起也是剎帝利種姓的崛起,剎帝利取代了婆羅門成為最高種姓。

當時的佛教受到十六雄國中最強王國“摩揭陀國”的支持,發展到孔雀王朝時期更是到達鼎盛階段。因為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堅持“以佛治國”,不僅在全印大力推廣佛教,還把佛教從印度本土宣揚到了世界,使其在亞洲各地廣為流傳。


▲摩揭陀國遺址,孔雀王朝是摩揭陀的奴隸制王朝

孔雀王朝建立了印度史上第一個帝國政權,將四分五裂的王國逐個兼併之後,統一了南亞次大陸北部。到了阿育王一代,更是為了擴充疆土,向南部的羯陵伽王國擴張,並且在完勝羯陵伽之後,基本徵服了南亞次大陸上的絕大部分領土。

雖然建立了統一政權,但北部帝國中心對南部等周邊地區控制非常鬆散。原因是南北地區溝通困難,次大陸內部的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封閉性特徵,南部位於德干高原的位置,被眾多河川切割,內部殘丘地溝很多,加上南北之間被温迪亞山脈阻隔,交通非常不便。正是因為地理內因,才給印度創造了有力的分裂環境,所以阿育王一死,孔雀帝國迅速瓦解,南部脱離了統治,而北部陷入分裂狀態。

▲紫色區域為孔雀王朝領域,温迪亞山脈為南北線

二、本土宗教發展,伊斯蘭佔領北部

笈多王朝時期,婆羅門教以印度教新身份復興,當時出現一位宗教改革者商羯羅,他吸收佛教的優良之處,將婆羅門教逐步改良成印度教。印度教興起之後,並沒有對佛教及其他宗教進行打壓,所以這一階段的印度宗教,都在以不同形式自由發展。

可惜這種局面還是隨着笈多王朝的瓦解,以及外族入侵而幻滅。因為北部重回小國林立時期,印度教在北部的發展開始呈下降趨勢,而南方因地形原因極少被外族侵擾,政治經濟發展較為平穩,印度教開始把活動重心轉移南方,在南部紮根發展。

南部居民除了由達羅毗荼人構成以外,還有一部分是雅利安人與達羅毗荼人通婚及同化出來的民族,比如泰盧固人、馬拉塔人等。南部被雅利安人文化滲透之後,也形成了種姓制度,但他們的種姓制度比較穩定,印度教在南部的發展更順利。


▲南部印度教安曼神廟遺址,16世紀開始被修復

北部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崛起的伊斯蘭勢力開始對印度發動侵略戰爭。其實早在公元8世紀的時候,就已經有穆斯林商人進入印度境內,他們與當地人通婚之後,形成了印度最早的穆斯林居民羣體,為伊斯蘭教在印度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來阿拉伯人打開印度門户,用軍事手段佔領西北部信德之後,穆斯林才開啓對印度的征服統治。

由於阿拉伯勢力沒有深入到整個北部,所以他對印度的政治影響不深,真正對印度造成影響的是中亞地區崛起的穆斯林。他們是軍事實力很強的突厥人,很快就將四分五裂的北部佔領,在北部建立起第一個伊斯蘭教政權德里蘇丹國。


▲德里蘇丹國時期的宣禮塔

德里蘇丹國早期的伊斯蘭教還處在緩慢發展的階段,因為當時印度境內的穆斯林人口有限,大部分都是阿拉伯人以及後來遷移過來的突厥人,加上本地宗教也在對伊斯蘭教進行抵抗,所以改信伊斯蘭教的當地居民不多。

後來他們通過強硬手段,逼迫當地人信仰伊斯蘭教,並殘害佛教僧侶,致使佛教在印度本土消失之後,改變了印度的宗教政治格局。

到了16世紀,德里蘇丹國被具有蒙古血統的莫卧兒帝國取代。莫卧兒帝國是印度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最後一位君主奧朗則布是一名狂熱的伊斯蘭教教徒。為了把伊斯蘭教變成莫卧兒帝國的正統宗教,他執行反印度教政策,不僅對印度教教徒趕盡殺絕,還將其寺廟逐一剷平,改建成清真寺。


▲莫卧兒帝國皇家清真寺“賈瑪清真寺”

為了鞏固政權,他將大量土地分封給伊斯蘭教封建主,導致帝國疆域面積大大減少。所以為了擴充領土,他開始向德干地區南下擴張,當時除了印度半島最南端土地之外,基本統一了南北大部分地區,建立了印度史上第二個政權相對統一的帝國。

穆斯林的侵入給了印度本土宗教很大的衝擊,他們激進式的統治,不僅改變了印度教佔優勢的局面,還給了佛教毀滅性的打擊,最後激起了民族宗教矛盾,當時印度境內接二連三爆發了反穆斯林政權的起義。


▲莫卧兒帝國不同時期版圖

南部由於山高皇帝遠,在起義爆發之後相繼脱離莫卧兒帝國的統治;而北部的伊斯蘭教封建主為了征伐搶奪北部領土,也開始叛出莫卧兒帝國,加劇了帝國的分裂。

北方長期以來都在被異族外教襲擾,阻礙了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社會結構及其不穩定。而南方受益於地形阻隔,不容易被異族勢力襲擾,能夠較為平穩的發展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到了殖民時期更是與北部拉開了距離。

進入殖民時代以前,印度還處在莫卧兒帝國的統治當中,直到奧朗則布去世之後,莫卧兒才開始走向衰弱滅亡。由於莫卧兒對南部的統治不是很穩固,所以衰弱之後,南印度就自成一個個獨立的小公國。而北印度則陷入內戰頻發、政權割據的混亂階段,並且被鄰邦強國侵擾。英國就是在這個節骨眼闖進來的,他不僅結束了印度的封建時代,還拉開了印度殖民時代的開端,完成了印度不曾有過的統一。

三、英國統治印度,南北之間的差距

英國入侵印度初期以東印度公司為代表,建立之初只是為了與印度進行貿易往來,積累原始資本,所以是以和平貿易者的身份進入印度境內的。印度南方領土雖比北方小,土壤環境也不比北方優越,但三面臨海擁有良好的港口,會有更好的貿易發展,東印度公司起初在南印度港口城市建立了大批的商館和貿易據點,經營絲綢、茶葉、香料等貿易商品。


▲東印度公司

漸進發展起來之後,他們為了確立自己的貿易地位,還在東部加爾各答、西部蘇拉特、南部馬德拉斯及孟買建立了工廠,逐漸壟斷了英印貿易,成為了英國在印度政治事務的代理公司。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角色,就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東印度公司通過1757年普拉西戰役,征服了孟加拉、馬德拉斯、邁索爾等土邦,成為了印度土邦王公的宗主。與土邦建立起藩屬關係之後,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對印度開啓了“花樣掠奪”之路。


▲普拉西戰役

印度土地實施的是原始公有制,持有者是農村公社,所以土地不能進行買賣。而英國到來之後,開始在北方的比哈爾、孟加拉等地區實施固定税額制,不僅把從莫卧兒帝國手中拿走的代理徵税權,賣給了柴明達爾(對地主的稱呼),還承認他們是保税區的地主,導致北方土地全集中在富人手裏,破壞了傳統土地制度以及農民的利益,加速了農村公社的破產。

東印度公司為了滿足海外市場,還一味的生產經濟作物,導致北方的孟加拉等地發生大饑荒,破壞了印度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而完成英國本土工業革命之後,還以自由貿易為由,對出口到印度的商品徵收象徵性關税,導致英國傾銷到印度的工業品急劇增多,對印度傳統手工業造成沉重打擊。

南方不怎麼依賴農業經濟,土地制度的轉變對他們影響不大,而傳統手工業雖然被摧毀,但英國將很多棉紡織工廠都建立在了孟買,加上當時的鐵路網基本圍繞孟買、馬德拉斯等重要港口城市,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印度南部工業的發展,所以南方的政治經濟道路,會走得比依賴傳統型經濟的北方順利很多。


▲英國為了推動貨物運輸,加強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在印度本土建成了鐵路網,圖為其在南部馬德拉斯地區建設的鐵路

其實東印度公司殖民期間,也有帶來一部分積極影響。他們為了促進貿易,在印度推行西方教育,間接把英語普及向印度全境。西方勢力侵入以前,南北方因為民族、宗教,文化不同,常用語言也不一樣,而英語普及之後有了溝通媒介,加強了南北方之間的聯繫。

種姓制度也在英國殖民勢力的衝擊之下開始衰弱,工作以技能劃分職能和分工,而不是以種姓,社會地位也一樣,只與工作、財產以及收入情況掛鈎,減弱了種姓制度的影響。而且他們還向印度移植了英國的法律制度,完成傳統制度向近代資本主義法制的轉變。

這種影響在印度獨立之後還在延續,南方獨立後的社會轉型比北方順利,因為其重視教育和衞生,建立了許多社會基礎設施,而良好港口條件和鐵路建設,也帶動了工業化的發展,再加上政治經濟政策比北方好,吸引了不少外商投資,所以南方得到了更好的治理。

北方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英國統治後期通過“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獨立,加上後來東西巴基斯坦分離,引發了很多民族問題和宗教矛盾,導致印度北方的東部邊境和西部邊境極不穩定,一定程度影響了北印度地區的社會穩定。特別是克什米爾地區剛好位於印度的西北部,經常會遭受到恐怖主義的襲擾。各種不利因素疊加在一起,造成了印度北方經濟落後南方的局面。

長期作者|三木七文史愛好者丨北美近現代歷史研究方向責任編輯|Thomas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