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進民心 幫出實效
糧滿倉、肉上碗,笑容越來越甜蜜……這兩年,雲南大理州永平縣彝族人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2018年9月,中國太保產險雲南分公司李紅軍接到一項任務:到永平縣卓潘村及黑豆場村專職開展扶貧工作。兩年裏,他幫助當地脱貧、扶智,帶動當地產業發展,與村民一起建設家鄉,彝家人都親切地叫他“紅軍”。
因村施策,整治環境
村級道路硬化率低,村民出行困難,雨季尤為突出;人居環境惡劣,垃圾無法處理;村民家庭廁所建成率不足10%;農副產品銷路少且受市場波動大……
一系列困難全都擺在了李紅軍的面前,但他腦海裏只有一句話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夏天一身灰、冬天一腳泥”,這是黑豆場村人居環境的真實寫照,這裏的大部分村民都是散居,要建垃圾處理池,得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瞭解完情況,李紅軍回到村公所,和大家圍坐在火塘邊一言不發。
“不能彙集燒,我們就想辦法給他們發個桶來燒。”
李紅軍説。就這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一個“焚燒爐”的雛形就這樣形成。
第二天就聯繫當地的電焊師傅入村,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製造出了一個“四不像”。隨後,李紅軍召集附近的幾户村民來試試,意想不到,得到了大家一致認可。
就這樣,李紅軍根據實際情況因村施測,讓村裏的垃圾有了收集處。並且,收集後的垃圾焚燒還能變為肥料,不但把環境污染降到最低,也改善了人居環境。一個月後,印有“太保集團贈”的350個焚燒爐送到每家每户手中。
扶貧扶智,點燃希望
卓潘村有一户非常特殊的家庭,小姑娘楊婕(化名)聰明好學的,她三歲喪母、七歲喪父、爺爺也相繼去世,家裏只留下年邁的奶奶和未成年的楊婕兩兄妹。
當中國太保產險組織“祖國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遊學活動時,李紅軍第一時間想到楊婕,和村委會一起前往她家裏,做奶奶思想工作,並保證全程的安全。
楊婕在上海,和同學們參觀了上海科技館,看到了科技是如何改變人們生活、改變着世界的發展;在深圳,瞭解到一個小漁村是如何通過改革開放發展成為現代化大都市;通過遊學活動,楊婕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那是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的火種。
通過“萬名幹部助萬户”的關愛行動,李紅軍向中國太保申請每年資助小楊9000元直至完成學業。這些行動,讓原本打算輟學的楊婕又重拾信心,再次起航。
授之以漁,長效扶貧
為增強已脱貧户和處於貧困縣邊緣人羣的抗風險能力,鞏固脱貧攻堅成果。永平縣人民政府與中國太保產險大理中心支公司通過“魏縣模式” “永平特色”創新推出了雲南省首份“防貧保”產品,並簽訂《永平縣精準防貧保險合作協議書》,為人均收入不高不穩的脱貧户(非高標準脱貧户)和處於貧困邊緣的農村低收入户(非貧低收入户)設立精準防貧保險,確保不因病、因學、因災返貧致貧,從而破解了因病因學因災返貧致貧難題。
面對永平縣72個村3個社區,李紅軍説:“當看到老百姓拿到理賠款後生活生產得到保障,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在產業幫扶方面,李紅軍邀請農業局園藝站專家對“兩村” 開展茶葉和中草藥種植培訓,向公司申請幫扶項目資金。目前黑豆場村100畝高原生態茶已經全部栽種完畢,卓潘村的中草藥也在選址栽種。通過發展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結合中國太保電商銷售“彩虹”平台扶持當地產業,使農副產品及農户有了穩定的銷路和收入,讓村民脱貧致富更加有了信心。
李紅軍,是扶貧幹部,也為人子、人夫和人父。駐村兩年來,由於母親身體不好,女兒年紀也小、家庭重擔都落在了妻子的身上。深感虧欠家人的李紅軍説,“當看到兩村黨建活動室煥然一新,村容村貌變得整潔乾淨;村民出行、貿易更加方便;貧困户通過努力和在我們的幫助下,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有付出的都值得,我將繼續和他們一起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