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大槍擊案發生後,美國亞裔連續多日聚集在唐人街遊行示威,抗議針對亞裔的歧視行為和仇恨犯罪。
日前,美國總統拜登在紀念大流行一週年的全國講話中表示,新冠病毒導致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仇恨犯罪增加,必須阻止這種勢頭。
2021年3月19日,民眾在美國紐約集會,悼念16日發生的亞特蘭大槍擊案的遇難者。圖|新華社
然而,仇恨“病毒”還在擴散。
當地時間3月20日,又一名美國亞裔女性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街頭被槍殺;23日,一名亞裔女子在前往紐約參加反對針對亞裔暴力的抗議活動時遭到襲擊……
上任三個月,拜登急於叫停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有何用意?
美國這個種族歧視的“慣犯”,這次真的能停下來嗎?
1
有一種病毒,叫仇恨
3月16日,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接連發生三起針對按摩店的槍擊事件,造成8人死亡,其中6人為亞裔女性。嫌犯為21歲的白人男子羅伯特·亞倫·朗,他自稱殺人並非種族仇恨,而是為了消除按摩店給他帶來的隱藏誘惑。
2021年3月16日,工作人員在美國亞特蘭大城郊發生槍擊案的按摩店調查。
槍擊案發生後,亞裔美國人過去一年積累的焦慮和恐慌爆發,紛紛在網絡平台上激憤控訴。社交媒體專家馬克·金在推特上寫道:“這起大規模槍擊案的目標是亞洲女性和她們的企業。這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
然而,警方發言人卻稱嫌犯是因為當天心情不好才去殺人。此番言論暴露了美國警察對亞裔羣體一貫的漠視,引發羣眾抗議。很快,該發言人被撤職。
今年以來,美國已發生多起亞裔遇襲案件:
1月28日,一名84歲的泰國裔老人在舊金山街頭走路時,突然遭到一名黑人男子猛烈撞擊,老人隨即倒地不起,兩天後醫治無效死亡;
2月3日,一名61歲的菲律賓裔美國人在紐約地鐵上被人用美工刀劃破臉,縫了一百多針,周圍的人們都在冷漠圍觀,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或錄製視頻留存證據;
2月25日,一名36歲的亞裔男子在紐約被人持刀刺傷,事後兇手向警方自首,坦言作案動機僅僅是不喜歡受害者看他的眼神……
這些案件是否皆為有意針對亞裔的犯罪,尚無定論。但是近些年來,亞裔在美國社會的生存環境日益艱難,是不爭的事實。在特朗普執政的四年中,受中美關係惡化和嚴苛的移民政策影響,針對亞裔美國人的歧視、騷擾和暴力事件不斷增加。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亞裔美國人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今日美國報》和益普索集團公佈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四分之一的美國人(其中包括近半數亞裔),曾目睹亞裔被當成疫情替罪羊。洛杉磯的亞裔學生遭受校園霸凌,因為同校的白人學生認為他是“病毒攜帶者”;亞裔女性在家門口倒垃圾時被種族主義分子潑化學液體,導致全身多處嚴重燒傷……無論性別、年齡、職業,亞裔集體陷入霸凌。
加州大學聖貝納迪諾分校仇恨和極端主義研究中心分析發現,過去一年,美國最大的16個城市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數量飆升近150%,其中紐約、波士頓和洛杉磯增長最為明顯。2019年,紐約市僅有3起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2020年已增至27起。
除了犯罪之外,無孔不入的歧視也嚴重影響到亞裔美國人的日常生活。
3月16日,“制止仇恨亞太裔美國人組織”發佈的報告顯示,從2020年3月中旬至2021年2月初,在這片“自由平等”的土地上發生近3800起針對亞裔美國人的歧視行為。而這僅是記錄在案的數字,因絕大多數亞裔從小接受息事寧人、少惹麻煩、無法解決的事情就保持沉默的規訓,實際發生的歧視事件會更多。
在眾多歧視行為中,語言騷擾佔68.1%,社會性排斥佔20.5%,肢體衝突佔11.1%,此外還包括網絡騷擾、在公共場所被拒絕提供服務等侵害公民權利的行為。
女性受到攻擊的概率是男性的2.3倍,老人和小孩等弱勢羣體因自保能力弱,更易成為攻擊對象。在受害亞裔中,華裔所佔比例最大,為42.2%,其次是韓國裔、越南裔和菲律賓裔。
2
亞裔,成為代罪羔羊
亞裔遭遇種族歧視不是美國的新問題。在美國曆史上,亞裔羣體飽受種族偏見、歧視與種族暴力的困擾,曾多次被當成危機事件的替罪羊,尤其是在經濟衰退、戰爭和疾病流行時期。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經濟恐慌中,美國把失業和工資下降歸咎於中國勞工的“不公平競爭”,反華情緒盛行。當鼠疫襲擊舊金山時,美國白人把中國移民單獨挑出來指責,認為是中國人把鼠疫等傳染病帶入美國;當一名中國勞工被懷疑死於鼠疫時,中國移民被集體“連坐”。1882年,美國甚至通過《排華法案》,阻止中國勞工進入美國並獲得公民身份。
二戰期間,因嫉妒日裔美國人的商業成功,12多萬日裔被強制收容。20世紀80年代,美國亦將自身汽車製造業的衰退歸咎於日本汽車在美傾銷,從而引起多起針對亞裔的犯罪。
特朗普政府時期,總統本人堅持白人至上主義的價值取向,不斷放出仇視亞裔的言論,這讓美國社會的種族不平等問題更加嚴重。在特朗普執政的前三年裏,美國仇恨亞裔犯罪案件激增近21%。儘管特朗普曾表示“要維護亞裔社區”,但並未採取實質性措施。政府的放任無異於向仇恨亞裔犯罪發放“特許證”。
疫情之下,美國人在潛意識裏更傾向於區分“我們”和“他們”、“本土”和“外來者”,以強化自己所屬羣體的安全感和歸屬感。而政客們恰好利用了這一點,頻頻甩鍋、污名化亞裔,煽動民眾排外情緒。特朗普政府更是把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武漢病毒”和“功夫病毒”,甚至還有“新冠病毒是中國政府製造出來的打擊美國的武器”此類無稽之談。
同時,不充分甚至錯誤的信息也助長了偏見。當科學尚未及時解釋病毒來源,媒體卻大肆傳播“中國人吃蛇、吃蝙蝠”“病毒來自中國海鮮市場”等報道,華裔“不文明、不乾淨和骯髒”等定型偏見就成了美國民眾便捷式判斷的依據。
3
毒瘤反噬,鏟不去
在一個標榜自由民主的國家裏,一部分人的生命卻不被重視,這是美式民主的固有缺陷。一項針對53個國家和地區12萬人的民意調查發現,多數人都認為美國已經從完全民主國家降級為有缺陷的民主國家,並對全球民主造成負面影響。聯合國此前也發佈報告稱,美國社會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已經達到令人震驚的程度。
2021年3月19日,警車在美國紐約唐人街巡邏,槍擊案發生後,紐約市在多個亞裔聚居區加派警力巡邏。圖|新華社
深入骨髓的種族歧視,已然給美國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
首先,它危害亞裔美國人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頻繁的仇恨犯罪讓亞裔美國人的生命安全難以保障,有亞裔表示自己不得不購入槍支並減少外出。
研究數據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遭到歧視的亞裔美國人抑鬱程度更高。在疫情暴發前,亞裔美國人本就是抑鬱症高危人羣。美國人視亞裔為不需要額外關注的順應性羣體,事業成功,生活幸福。可實際上,他們同樣面臨嚴峻的貧窮、失業和社會性排斥問題。但相較於其他羣體,亞裔尋求幫助的可能性更小,導致其自殺率更高。
其次,它將進一步分裂美國社會,破壞社會秩序穩定。
以往,美國社會的顯性歧視往往對焦於非洲裔美國人,後者也因此獲得了平權運動的更多關注,甚至有了“黑命貴”的説法。可即便如此,在明尼蘇達州仍然出現了白人警察當街虐殺非裔的事件。
如今,疫情催化下,原本籠罩在亞裔身上的“模範羣體”印象被打碎,更多種族歧視分子意識到亞裔美國人“更好欺負”。過去一年,很多亞裔因為戴口罩而被趕出商店、被人吐口水或無故毆打。種種行為加劇亞裔羣體恐慌的同時,也讓其他羣體逐漸疏離甚至厭惡亞裔。
最後,它有損美國的價值觀,嚴重破壞國家形象。
一直以來,美國都在向世界輸出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權等價值觀,並常常以此為口實,干涉他國內政。但實際上,美國的民主只是少數人享有的權利,數百萬人民因膚色而被區別對待。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扯開了美式民主的遮羞布。疫情衝擊下,亞裔是失業浪潮中的第一波受害者,是羣體失落和憤怒的宣泄對象。儘管如此,仍有不少亞裔美國人奮戰在抗疫一線,為拯救美國民眾生命而做出貢獻,可這並能改變亞裔羣體在美國社會中受歧視的現狀。
近來,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案件的高發,頻頻“打臉”美國引以為傲的國際形象。“民主典範”“自由燈塔”“人權堡壘”的光環逐漸暗淡,美國對外鼓吹時也就愈加缺乏底氣。
4
拜登喊停,有用嗎?
就在亞特蘭大槍擊案發生前幾天,美國總統拜登還在紀念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一週年的講話中稱,疫情導致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仇恨犯罪增加,這不符合美國的價值觀,必須阻止這種勢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拜登政府嚴厲譴責仇外心理,並頒佈行政命令制止仇恨犯罪。
2021年3月21日,民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灣區城市聖何塞集會抗議針對亞裔的歧視行為和仇恨犯罪。圖|新華社
但實際上,拜登着急喊停,更多是為了及時止損,穩定國內秩序,修補殘破不堪的美式民主。
在國內層面,拜登政府組建了萬花筒式的內閣,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社會正義和種族正義政策,以“解放”有色人種。
美國是一個多元化國家,黑種人和黃種人是其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種族的和諧共處關乎美國的發展和繁榮。目前,美國新冠肺炎新增確診和死亡病例增速已逐漸緩和,拜登不僅要抓住機會處理好疫情防控,更要解決特朗普政府時期更加惡化的社會不平等、兩極分化、民粹主義和種族問題。
此外,拜登急需在執政成績單上增添漂亮的一筆。新總統“百日執政”的成效往往備受關注。民調數據顯示,民眾對仍處於“蜜月期”的拜登政府滿意度在50%-55%之間,雖優於特朗普,但並不算優秀。此時,打出“反對仇恨犯罪”的口號,成為拜登政府爭取民心的一大利器。
亞特蘭大槍擊案後,美國亞裔也不再沉默,要把恐懼和憤怒轉化為行動。3月21日,美國紐約市曼哈頓聯合廣場連續第三天舉行示威集會,抗議針對亞裔的歧視和仇恨犯罪。若繼續放任社會分裂對抗的趨勢,更無益於社會秩序穩定和經濟發展。槍擊案發生後,拜登宣佈聯邦設施降半旗,悼念死難者,並特地會見亞裔羣體代表,共同商討如何應對針對亞裔羣體的仇恨犯罪。
在國際層面,以解決針對亞裔美國人仇恨犯罪為切口,拜登政府還試圖向國際社會傳遞“美國回來了”的訊號。拜登想帶領美國重新變回“民主的燈塔”,從而維繫其在民主世界的領頭羊作用,重塑自身國際制度領導者的角色。
同時,種族歧視問題也關乎美國在人權問題上的話語權。在第46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期間,人權領域專家就曾指出,目前世界上最嚴重的人權問題是美國的種族歧視。拜登政府現在加快推出改革措施,通過政府的努力解決系統性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目的在於維護美國“人權衞士”的名號。
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結構性的種族歧視已深深嵌入到美國的國家法律、公共政策和私營組織之中,反亞洲種族主義這頭怪物已經抬起了它醜惡的頭顱,拜登的社會正義和種族正義政策能否切實改善亞裔羣體的生活狀態,還要畫個問號。
要消除種族主義,遏止針對亞裔的歧視與犯罪,美國還有漫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