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而戰的科研尖兵——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張曉鵬

為人民而戰的科研尖兵——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張曉鵬

  “武漢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4月16日,軍事醫學專家組成員、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曉鵬以這條微信,告別了鏖戰81天的江城武漢。

  從寒冬到初夏,他奮戰抗疫一線,建立核酸檢測、抗體篩查和多重病原檢測三位一體的“新冠病毒精準診斷”檢測平台;針對血液、尿液等標本開展研究,提出有效提高病毒核酸檢測靈敏度的新思路;深入醫院ICU病房,近距離進行氣溶膠採樣,開展新冠病毒傳播規律研究……

  逆行,源於使命

  大年初二,凌晨1點半。休假中的張曉鵬接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的電話:“我們要去武漢支援,能不能趕回來?”

  “馬上趕回來!”他和妻子帶着8歲的孩子連夜開車回北京。

  類似的情況,張曉鵬不是第一次遇到。

  “非典”疫情肆虐時,面對上級下達的“重組人干擾素ω”的需求任務,張曉鵬和戰友們在陳薇院士的帶領下,堅定與病毒對抗到底。

  10分鐘、20分鐘、30分鐘……他和戰友們守着設備觀察細胞生長狀況,每隔10分鐘記錄一次系統運行參數,近一週沒踏出實驗室的門。

  最終,團隊成功打通干擾素大規模發酵工藝環節,突破“重組人干擾素ω”產能瓶頸。

  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出征武漢,張曉鵬認為:“逆行不是選擇,而是使命。”

  為生命鏖戰

  1月26日晚,軍事醫學專家組飛抵武漢。當時,武漢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需求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日檢測量。

  短短24小時內,一座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迅速搭建起來。隨後,擔任其中一個檢測組組長的張曉鵬和同事們開啓緊張的檢測工作。

  他們搭建了全自動核酸提取平台,利用軍事醫學研究院自主研製的試劑盒,將近百份樣本從處理到檢測完成的時間壓縮到4小時以內,單日標本檢測能力最高達到1000人份。

  那段時間,張曉鵬每天完成例行的核酸檢測任務後,還會“扎”入另一間“實驗室”——一個存放物資的倉庫。

  沒有實驗邊台,普通桌子承重不夠,他就跪在泡沫板上,用幾乎趴着的姿態調試儀器設備,展開研究攻關。

  很快,基於化學發光法的全自動抗體檢測平台搭建起來,可同時檢測新冠病毒N蛋白和S蛋白的IgM、IgG抗體,有效提升臨牀診斷的精準度。

  冬春之際,新冠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是臨牀診斷和治療面臨的一大挑戰。

  張曉鵬和戰友們又快速建立起一個多重病原檢測平台,可以同時檢測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等16-22種呼吸道病原體。

  從“提速”到“全面升級”,他們幫助臨牀一線救治解決了許多關鍵性問題。

  人民至上

  “在一線,我們最迫切的任務是要把科研力轉化為戰鬥力,為武漢人民抗疫多做貢獻。”張曉鵬牢記陳薇院士常説的這句話。

  抵達武漢的第4天,張曉鵬接到一項新任務——隨軍事醫學專家組研究員曹誠赴金銀潭醫院進行氣溶膠採樣。

  從機關工作區到物資倉儲區,從檢驗科到收治危重病人的ICU病房,處處留下了“科研戰士”的身影。

  在ICU病房採樣時,他目睹了醫護人員對一名危重患者實施氣管插管手術。醫護人員一次次奮不顧身地“衝鋒”,讓張曉鵬感覺心臟被狠狠地擰在一起:“我們的科研攻關要快點,再快點!”

  克服重重險難,他們成功獲得第一手檢測數據,迅速展開綜合評估和研究,為臨牀醫療工作提供了科學的風險預警。“這座城市的重啓,有我的一份貢獻。能夠參與,非常榮幸!”張曉鵬欣慰不已。

  疫情一日不除,戰鬥一刻不息。如今,張曉鵬和戰友們又開啓了新一輪的“戰鬥”……(王逸濤、邵龍飛、莊穎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25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人民而戰的科研尖兵——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張曉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