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蔡英文宣佈"減排目標" 台媒:重要的是做而不是説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綜合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為了配合美國,蔡英文拋出減排目標,但因為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遭島內猛烈打臉。

台灣《聯合報》22日稱,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在氣候峯會上宣示“十年內温室氣體減排至少一半”,除表達對抗氣候變化的決心外,也希望重新領導全球對抗氣候變化行動。22日,美國在台協會(AIT)舉辦論壇,蔡英文在致辭中稱,美國在全球減碳議題上扮演重要角色,台灣當局也積極部署“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相關部門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她當天在臉書稱,去年日本、韓國和中國大陸都提出了淨零排放的目標時間,然後是我們的重要夥伴美國,將在全球減碳議題上扮演關鍵角色,而“2050年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台灣正在積極部署,除了穩定推動中的能源轉型外,包括製造、運輸、住宅和農業等部門,也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民進黨22日宣稱,5年來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往“非核、減煤、增氣、展綠”的方向推進,增加了天然氣發電,讓供電更穩定;減少燃煤,改善空氣污染及碳排,已使天然氣發電量增加了20%,使火力發電的空污排放量減少了55%,比馬英九時期成效顯著。

但實際情況真像民進黨當局宣揚的那樣嗎?“立委”吳怡玎22日稱,根據2019年的數據,台電以約70%高居“全台灣最大的碳排大户”,但是蔡英文當局在再生能源還未達標之前就提高火力發電、降低核能發電比例,未來是否達成減碳目標仍未可知,而空氣惡化卻是可預見的,簡直“錯誤的能源政策比貪污更可怕!”國民黨主席江啓臣稱,2016年蔡英文在首次就職演説中宣示在“行政院”設立專責的“能源和減碳辦公室”,但它從一開始原則上每3個月召開一次會議,到2020年只在年底12月30日匆匆開了一次會,只有敷衍、缺少作為。更諷刺的是,蔡英文竟然仍在今年元旦談話中再度提及“找出最符合台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氣候治理路徑”,“足見蔡政府面對極端氣候的政策還停留在工整的詞藻中,實際作為仍舊令人失望”。在去年年底出爐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中,台灣排名第57,僅比2019年微幅進步兩名。在四項評估指標中,台灣除了氣候政策外,在温室氣體排放、再生能源、能源使用這三項指標上都沒有進步。前新北市長朱立倫稱,先進地區為減少碳排放,紛紛減少火力發電,台灣卻是火力發電比例持續增加,2020年佔總發電比例達82%,“火力全開下,台灣在國際氣候變遷績效評比中排倒數第五”。還有島內輿論説,蔡英文先前告訴過台灣人民要實現“無煤家園”,強調幹淨的煤,如今中部霧霾狀況嚴重,“不用等天黑,睜開眼睛天就是黑的”。

22日,蔡英文按照慣例在“總統府”與環保團體會面,今年共有14名代表遞上51項建言,其中兩項最大共同訴求是制定“2050年淨零碳排期程與路線圖”以及召開睽違30年的土地問題會議。“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劉志堅稱,“2050淨零碳排”已是全民共識,也是全球先進地區都認為要一起努力的目標,包括美國、中國大陸、韓國和日本等,台灣應該趕上腳步。“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舉行記者會“三問蔡英文”,包括“目標20%的綠能現在只達到5%,任期只剩3年如何達標”等。他説,台灣在“氣候變遷績效指標”評比中排倒數第五,輸給大陸,實在不好看。且台灣的人均碳排放量遠高於世界大部分發達地區,蔡當局不要怕影響選票就不敢做。

聯合新聞網22日評論稱,國際上減碳戰鼓頻催,台灣六大“直轄市”中也有一半宣示要與國際比肩,善盡減碳責任,讓台灣不至於太難看,但蔡英文和“行政院長”蘇貞昌對這項願景一直含糊其詞,對企業界的焦慮似乎也難以感同身受。該媒體直言,對減碳而言,不只是“説”而已,最重要的是“做”,“因為若我們做不到,世界將面臨嚴峻的氣候變化挑戰”。(環球時報記者 程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