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華全媒+)救助站裏的新年笑聲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綜合

  新華社銀川2月7日電(記者任瑋)剛過立春,户外寒風依舊刺骨。寧夏銀川市救助管理站的活動室裏,65歲的劉銀漢靠坐在窗邊的暖氣旁,一邊曬着太陽,一邊看着電視。“這個年過得好啊,工作人員給我理了發、颳了鬍子,我還吃了羊肉餃子,和大家一起看了春晚。”在外流浪40多年的劉銀漢笑着説。

  20多歲從甘肅老家出走後,劉銀漢一直靠打零工謀生,沒什麼積蓄,也沒有固定住所。前不久,他得了尿結石,向遠房親戚借錢看病,結果錢花光了病沒看好,只能流落街頭。“有一次我疼得站不直又蹲不下,是救助站的人把我送到醫院救治。”

  為確保生活無着的流浪乞討人員能温暖安全過冬,2021年10月以來,銀川市救助管理站嚴格履行兜底職能,開展“寒冬送温暖”專項救助行動,通過街面巡查、尋親甄別、救治救助、轉介服務等相關舉措,讓寒冬裏的流浪乞討人員不會挨餓受凍,讓無家可歸者能儘早找到親人、迴歸家庭。

  “我們對疑似精神障礙或智力殘疾的街面流浪乞討人員實施‘保護性’救助,並按照‘先救治、再救助’原則,對突發疾病等流浪乞討人員進行醫療救治,保障他們的基本生存權益。”銀川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長馬紅軍説,2021年,共有39名像劉銀漢一樣的受助人員接受了醫療救治。

  “新的一年,我們會繼續通過多種方式幫助疑難受助人員查詢身份信息,希望能幫他們早日找到親人。”馬紅軍介紹,銀川市救助管理站在原有甄別尋親手段的基礎上,不斷拓寬尋親渠道,創新尋親方式,利用流浪人員救助管理信息系統“人臉識別”功能,建立人臉識別台賬,提升甄別查詢能力和效率;加強與媒體尋親平台合作,利用信息化網絡加大尋親覆蓋面;與公安部門聯動配合,利用人像比對、DNA採集比對等先進手段加強甄別尋親力度。

  “其實在銀川挺好的,我能找到活兒幹,現在病治好了,新年最大的願望就是趕緊把欠遠房親戚的錢還上。”劉銀漢説,如果再遇到過不去的難關,他會聯繫民政部門尋求救助。

  和劉銀漢一起在救助站過年的還有67歲的丁玉強,被救助之前,他靠撿破爛、乞討為生,經常買兩個饅頭就湊合過一天。“現在老家已經沒有親人,我年齡大了,找活兒幹也沒人要。”丁玉強説,新的一年,他最大的願望是能有個落腳的地方。據瞭解,針對丁玉強一樣的流浪乞討人員,屬地民政部門會盡快安置他們到養老院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