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實施2021年汛前調水調沙。 新華社發
黑龍江某抗洪搶險突擊隊正在進行搶險抗洪作業。許穎獻攝/光明圖片
河北邢台內丘縣消防救援大隊開展防汛演練。新華社發
【經濟界面】
又是一年汛期,眼下,暴雨侵襲多地,預警仍在持續。
京津冀地區迎來入汛最強降雨;四川巴中等多地普降暴雨,部分地區遭遇內澇、山洪、泥石流等災害;黑龍江上游幹流發生特大洪水……
記者從水利部獲得的截至14日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入汛(4月1日)以來,全國已發生20次強降水過程,比1998年以來同期多4次。共有22個省(區、市)24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5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8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
嚴峻,是我國當前的防汛形勢。而進入7月下半月8月上半月的“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汛情發展更牽動人心。如今,應對防汛大考,科技助力讓我們能亮出更多“硬牌”。汛情走向如何?防汛如何迎大考?還存在哪些薄弱環節?今後有哪些立足長遠的舉措保江河安瀾?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1.降雨密集 3天40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現象】
7月13日,嘉陵江2021年第1號洪水平穩通過重慶中心城區。此前,由於四川巴中、達州突降暴雨,嘉陵江支流渠江來水快速增加,11日19時,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正式發佈:嘉陵江2021年第1號洪水在渠江形成。時針回撥,6月21日,嫩江2021年第1號洪水形成,是今年我國主要江河首次發生編號洪水。一南一北,兩次洪水,映照出今年汛情的一些特點。
整體看,今年汛期,全國強降水過程多。水利部水文首席預報員李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入汛以來,全國面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略偏少,但降雨時空分佈集中,局地降雨強度大。雨區主要集中在江南、華南東部北部、黃淮東部、華北大部、東北北部,雨帶位置較常年同期偏北。
在雨區的影響下,東北地區汛情發生早、量級大、歷時長,成為今年汛期雨水情的一大特點。“6月以來,東北地區黑龍江、嫩江、松花江肇源江段等2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1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6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李巖介紹,嫩江中下游幹流先後出現兩次超警洪水,位於黑龍江齊齊哈爾的江橋站累積超警歷時達9天。
汛情不只發生在東北,入汛以來,南方多地江河洪水集中暴發。有多集中?水利部通報顯示,5月20至22日,湖南湘江、江西贛江、福建閩江、廣東北江等42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6月28日至7月2日,江西信江、饒河,福建建溪、富屯溪,浙江錢塘江等46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其中錢塘江常山及三河江段發生超保洪水。“7月9-11日,四川渠江及支流大通江、大渡河支流俄熱河、重慶嘉陵江支流三廟河等15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渠江及支流大通江、神潭河等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大通江發生超歷史洪水。”李巖説。
大雨仍在“密集”登場。7月11日至12日,北京、河北等地的大暴雨,將海河流域不容樂觀的防汛形勢拉入大眾視野。7月13日14時,海河流域灤河發生2021年第1號洪水。
目前,松花江有江段仍然超警戒,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珠江等流域又連續出現暴雨洪水,加之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未來汛情走向備受關注。記者從水利部瞭解到,根據水文氣象聯合會商綜合研判,“七下八上”期間,全國降雨呈“南北多、中間少”分佈,以北方多雨為主;北方多雨區位於東北大部、華北、黃淮西部北部、西北東部、西南東北部,南方多雨區位於江南東南部、華南東部南部、西南南部。
“黃河中游、海河流域漳衞河大清河子牙河北三河灤河、嫩江、松花江、遼河、黑龍江等將發生較大洪水,長江上游及漢江、黃河上游、珠江流域西江北江、錢塘江、閩江等將發生區域性暴雨洪水。”李巖透露,“我們將重點關注上述預計可能發生洪水的相關江河,做好監測預報預警和骨幹水工程調度、堤防巡查防守和搶險救援技術支撐等工作,同時做好可能出現強降雨地區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禦、中小水庫安全度汛等。”
2.科技助力 重大水利工程化解狂濤巨浪
【案例】
“全北京都在等雨,一些景區關門了,航班取消了,工地停工了,水泵放好了,中小學、幼兒園停止返校了,氣象台發佈暴雨預警了,氣氛已經烘托到這兒了。”7月11日傍晚,早早接收到暴雨預警信息的北京網友調侃道。市民之所以能如此氣定神閒地等待大雨到來,離不開氣象水文部門的提前預警,更離不開背後眾人的努力——北京市水務局調度北運河提前停航預泄,調度城區河湖適當降低水位,騰出槽蓄容量約2200萬立方米;排水集團提前加大污水處理量,排水管網騰出容量26萬立方米;調度城區57座泵站累計抽排水量342萬立方米……
作為防汛的“尖兵”“耳目”,水情預報預測早一點,準一點,就能為防汛抗洪贏得更多主動權。目前更精準的預報預測離不開科技助力。地面自動測報、空天遙感、衞星傳輸、無線寬帶網等技術被廣泛應用,天空地一體化水情信息感知網得以構建。數字足以佐證:1998年大水前,收齊全國雨水情信息要兩個小時;現在收齊全國十多萬個報汛站點的雨水情信息只需15分鐘左右。此外,通過分析已發生洪水的規律進行相似流域參數移植,強化在線方案修訂和實時校正,也提高了預報精準度。
入汛以來,截至7月14日,全國水利部門累計發佈1035條河流1605個斷面作業預報21.63萬站次,發佈水情預警655次。此外,水利部會同中國氣象局開展山洪災害氣象預警服務,有關地區共發佈9.27萬次縣級山洪災害預警,向相關防汛責任人發送預警短信790萬條,向受威脅區域的社會公眾發佈預警短信1.48億條,為做好防災避險、保障生命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科學,還體現在水庫調度上。7月12日20時,三峽水庫迎來今年首場40000立方米每秒量級洪水,三峽水庫提前騰出8億立方米防洪庫容進行攔洪。防禦嫩江1號洪水過程中,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調度尼爾基水庫在洪水來臨前騰庫迎洪;洪水發生後,壓減下泄流量攔洪削峯錯峯,削峯率達61.6%。通過科學研判,適時調度水庫等工程,提前預泄水量,發揮攔洪削峯作用,運用河道行洪時差,有效避免干支流或上下游洪峯疊加,水利工程化解狂濤巨浪、減輕了防洪壓力。截至7月12日,入汛以來全國1725座(次)大中型水庫共攔蓄洪水328億立方米,減淹城鎮324個(次)、減淹耕地面積280萬畝、避免人員轉移163萬人。一組組數字,一個個案例,印證了重大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防汛的“顯微鏡”還聚焦每處風險和隱患點。早在汛前,水利部就與應急管理部聯合對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遼、太湖開展汛前檢查,並督促各地及時修復去年水毀水利工程設施,恢復防洪抗旱功能。制定山洪災害防禦、水工程調度及汛限水位執行監督檢查方案,指導地方做好蓄滯洪區運用準備。
“6月中旬以來,水利部集中整治水利工程在建項目、運行工程和防汛安全隱患,派出12個檢查組以水庫、水閘、堤防、淤地壩,尤其是病險水庫和震損工程及大中型水庫防洪調度及汛限水位執行、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台運行等為重點開展暗查暗訪,督促地方全面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我們還公佈了全國710座大型水庫大壩安全責任人名單,督促各地落實小型水庫安全度汛行政、技術、巡查‘三個責任人’和山洪災害防禦責任人等,把各項責任落到實處。”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技術信息處處長王為告訴本報記者。
3.科學謀劃 加快災害防禦體系建設
【思考】
去年,長江、黃河等主要江河發生編號洪水次數超過1998年,但大江大河主要堤防、重點地區防洪工程未發生重大險情。可以説,經過多年建設,我國基本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水旱災害防禦體系,為戰勝歷次流域性大洪水奠定了基礎,但每次應對防汛大考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此外,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決定了我國是世界上水旱災害最頻繁最嚴重、防禦難度最大的國家之一,洪水不可能完全被消除,治水任務的長期性和艱鉅性客觀存在。水旱災害防禦,還要從更長遠視角來謀劃和完善。
“工程體系方面,一些江河缺乏防洪控制性工程;大江大河及其重要支流的部分河段和大量中小河流堤防標準偏低,或未達到規劃的防洪標準,還需進一步加強治理;蓄滯洪區、洲灘民垸數量多,人口密集,安全設施建設有待加強,啓用可能造成較大損失,決策難度大;部分地區排澇能力不足,河道行洪障礙多;水庫、水電站、淤地壩數量多,普遍存在工程標準偏低、運行管理投入不足、維修養護不到位等問題,還有一部分存在病險,安全度汛壓力大。”王為坦言。
非工程體系方面同樣存在着薄弱環節。從預警預報的角度看,局地突發性、短歷時強降雨預報難度比較大。另外,相比南方江河,北方一些江河源短流急,洪水預見期短,實測資料缺乏,預報能力不足;山洪災害和中小河流洪水監測預報水平也有待提升。王為介紹,從調度的角度看,部分江河和水工程的防洪調度方案、超標洪水防禦預案、水庫汛期調度運用計劃等不夠完善;大多數流域水工程防災聯合調度仍處在探索階段,統籌防洪、供水、生態、發電、航運等多目標的調度機制還不夠完善,調度的信息化、智慧化程度有待提高。此外,一些流域多年未發生大洪水,少數幹部羣眾對暴雨洪水的致災性認識不足,缺乏防汛抗洪實戰經驗,防災避險意識和能力有待增強。
這些短板如何補齊?水利部副部長劉偉平強調,要堅持“建重於防、防重於搶、搶重於救”的思路,順應水旱災害風險防範化解的基本邏輯。“十四五”時期進一步加快防洪控制性樞紐建設,大力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蓄滯洪區安全建設、骨幹行洪河道治理、中小河流和山洪溝治理等,為調控洪水、抵禦災害提供硬基礎。堅持關口前移,切實做好監測預報預警、調度指揮等“防”的工作,把問題解決在未萌之時。做好工程巡查,發現險情立足搶早搶小,全力避免和減輕災害損失。
“‘十四五’時期還將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防範手段,推進數字流域建設,推進水工程防災聯合調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水工程調度的業務信息分析與處理能力。提高水旱災害防禦現代化水平,推進建立流域洪水‘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系統,提升流域基礎面、水利工程感知能力,提高信息採集、傳輸、處理等方面的水平,提高流域洪水監測體系的覆蓋度、密度和精度。提高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警水平,在北方河流洪水預報、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預警等問題上有所突破。”劉偉平指出。
(本報記者 陳晨)
《光明日報》( 2021年07月17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