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玉汝於成,五年接力喚回碧水映京城 | 新京報專欄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綜合

北京近五年河湖水質水生態得到全面提升。

編者按

北京這五年來,圍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的時代命題,實現了一個大國首都、一座超大城市的轉型發展,同時也為我國新時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北京樣本。

在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即將召開之際,新京報評論部重點推出“關注北京黨代會系列評論”,全面回顧北京過去五年的建設成就、積極展望首都未來五年的更大發展。

2021年12月6日,温榆河公園西園的沁湖上,在平靜的湖面上一隻雪白的天鵝正悠閒遊弋,時不時地梳理羽毛,踏水嬉戲。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文 | 劉永

水是萬物之源,也是一座城市的靈氣所在。自古以來,人類逐水而居,依水建城,歷史上幾大文明古都與水系的興衰密不可分。現代生活中,飯後河畔散步,週末河湖戲水,更是市民幸福感的重要來源。

在國際都市中,哈德遜河之於紐約,泰晤士河之於倫敦,塞納河之於巴黎,水對一座城市的影響不言而喻。而北京,作為一座人均水資源量不足200立方米的超大城市,經過多年的系統謀劃和接力治理,尤其是近五年河湖水質水生態的全面提升,正重新喚回碧水映京城的歷史記憶。

五年接力幹,涉水指標全面改善

五年以來,北京立足基本市情水情,針對首都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着眼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貫徹新時期“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堅決落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城市發展要求,牢牢抓住“水”這個全市資源環境承載力中極端脆弱、異常敏感和飽受關注的要素,深入統籌岸上岸下、上游下游、政府-市場-公眾、環境-水務-園林等多部門聯動以及資金投入與政策保障五個合力,不斷強化源頭控制、精準治理,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取得北京水系的歷史性全面改善。

據新近發佈的數據,2021年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8%,地表水考核斷面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平原地區地下水回升5.75米,市域內五大河流全線貫通,納入評價的48 個典型水體處於健康等級的 43 個,佔 89.6%;處於亞健康等級的 5 個,佔 10.4%;標誌性污染物氨氮,年平均值從2016年的5.40毫克/升,下降到了2021年的0.34 毫克/升,降幅高達93.7%。以上數字無不告訴我們,不管是水質、水量還是水生態,北京的各項涉水指標已經今非昔比,老北京記憶中的“林成片、湖相連”的景象就要回來了。

消除黑臭水體,治理市民身邊污染

黑臭水體與市民的生活關係最為密切,是環境獲得感的重要來源,其治理被認為是“水十條”的難點。黑臭水體令人不悦的顏色和刺鼻難聞的氣味,老百姓僅依據感官即會望而卻步。

據北京市水務局早期公示信息,2016年全市共有黑臭水體57條段,長度約為248公里。筆者查閲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蔚藍地圖及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信息平台顯示,上榜的57段黑臭水體均已完成黑臭清除。

隨着重污染水體不斷得到治理,水體的治理範圍在進一步擴大、要求在進一步提高,新的水體被列入治理名單。據統計,自2013年以來,在北京持續實施的三個“三年治污行動方案”期間,總計多達142條、669公里的黑臭水體得到治理。再生水利用規模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補水河道水清岸綠,2021年實現北京五大河流全部再現“流動的河”貫通入海。之前臭不可聞的污水溝變成水質清澈、生機盎然的親水樂園。每逢夜幕降臨,城市喧囂褪去,走出家門遛彎的市民越來越多。在提升城市公眾生活品質的同時,也改善了局地小氣候、提升了城市水系統的韌性。

對黑臭水體治理前後變化感受最深的莫過於家住蕭太后河附近的居民。蕭太后河早期曾是北京人工運河,有過“河面船隻穿行,河岸行人如織,如同江南水鄉”的美好過往。隨着周邊社區擴張,城市管理滯後於人口增長,蕭太后河變成了垃圾成堆、污水流淌的“牛奶河”,上榜住建部的“全國城市黑臭水體名單”。

每到夏日,刺鼻的臭味甚至讓周邊居民不敢開窗。市區兩級政府及時聽到了民眾的呼聲,在沿線排污口全部封堵的基礎上,實施綜合治理。先後投資建設了12.4公里濱水休閒廊道,4000畝新增綠化面積、1000畝濕地,3座新建公園、24公里綠道,同步實施了河道疏浚和防護工程,新建了水體循環系統,實現河道水清岸綠,讓周邊市民真真切切享受到了環境改善的幸福感。

2021年10月11日,北京世園公園內媯汭湖映照着藍天。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共飲長江水,地下水位快速回升

曾經,北京人喝的水中三杯有兩杯取自地下水,北京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以地下水為主要供水水源的超大城市。由於地下水長期超採,鈣鎂離子含量高,家用熱水器用不了多久就長滿水垢。

但如今,稍加留意的話,就會發現水壺裏的水垢越來越少了,這得歸功於長江水進京。自2014年12月正式通水,南水北調中線已經實現了7年安全穩定地調水,目前每年高達10億立方米“南水”直輸北京,相當於北京年人均水資源量增幅超過50%。隨着調水量的遞增,除了供應主城區7成以上的用水量,大興、門頭溝、通州等部分區域也陸續喝上了長江水,“南水”已經成為1300萬北京市民的主力水源。此外,北京還建設了水量調節輸水管線,實現了南水北調向密雲水庫的連通補給。

“南水”北上後,一方面替換了過去長期超採的地下水,另一方面有了更多水資源用於地下補水。根據北京市水務局發佈的最新地下水週報,2021年北京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5.31米,地下水儲量增加27.2億立方米。全市16個區地下水水位普遍回升,其中平谷區回升值最大,多達16.21米,其他區回升值介於0.68~12.14米之間。雖然相比 1980 年末,地下水位依然下降 14.79米,但延慶、昌平的許多居民還是欣喜地發現,附近乾涸多年的山泉再現汩汩清流。因為有了更多的再生水補給,過去許多缺水乾涸的河道也復活了,河邊居民樓都升級成為“河景房”。

改善水生態,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實現“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治水目標,除了通過污染防治提升水質和南水北調增加水量,最重要的還是確保水生態系統健康。在解決水質污染和水量極度短缺問題的同時,北京逐漸把治水的重點轉向水生態修復。先後印發了《進一步加強水生態保護修復與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制定了水生生物調查、水生態系統健康評價和水生態修復等技術規範,為全市開展河湖水生態修復工作和提升水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提供了工作遵循和技術指導。

隨着市域水質水量的雙提升,水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也明顯改善。據最新的水生態監測報告,全市五大水系各監測點位監測到的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動物和魚類分別達到116 種、195 種、207 種和41 種。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許多隻能生活在清潔水域的指示物種越來越成為物種監測中的“常客”。時隔 25 年,永定河北京段再現全線通水,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大批量重返永定河。“挑剔”的黑鸛已成為北京市水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的直接“見證者”和“受益者”;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有“鳥中大熊貓” 之稱的中華秋沙鴨,也在北京頻頻現身,潛水遊弋、捕食繁衍。

2021年7月20日,亦莊新城濱河公園,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生態研究室主任鍾震宇在用拾音器聽音辨鳥。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在亦莊新城濱河公園觀測到震旦鴉雀的繁殖,還觀測到綠頭鴨、東方大葦鶯等二十幾種鳥類。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建立河長制,打造水環境治理示範

歷史上的北京曾經是個水草豐美,河湖密集的地方,正是其優異的水源條件吸引眾多王朝建都於此。

數十年壓縮式的高速發展,曾一度讓北京的水潤京城夢想變得遙不可及。經過近十年艱苦卓絕的努力,今天北京的水生態環境形勢已經發生了歷史性、全局性、轉折性的變化,為北方特大城市的水環境綜合治理提供了模式和示範。

在河湖“靚”起來的過程中,有一個羣體發揮着重要作用,這就是“河長”。從2017年起,北京市全面建立市、區、鄉鎮(街道)、村四級河長制,並將20個政府部門納為河長辦成員單位。

近年來,一些智能系統的投用進一步提升了河湖生態問題的處理效率。北京市為各級河長推出了“北京河長”App,軟件可以看到巡河統計、問題統計、河長名錄、河湖名錄、重點任務、日常監督等內容,還能查詢遊河人數、雨水情等信息。河長可以查詢北京河湖的各類信息,將發現的問題用圖片、文字等形式反饋至平台,通知相應部門統籌解決,並查詢進展。

此外,越來越多的市民組成了“護河小分隊”,共同守護家門口的河。市民們不僅享受着水環境改善的顯著變化,更開始親身參與維護水環境,從這個角度上來説,每一位熱心居民都是“河長”。

然而,作為一個擁有2000多萬人口的超大都市,放眼未來,北京的治水形勢依然嚴峻。一方面,人均水資源仍然遠低於世界極度缺水警戒線,另一方面全球氣候變化也給超大城市的水安全與韌性帶來極大不確定性。

2017年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描述了到2035年的北京“水鄉”藍圖,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北京要做到“林成片、湖相連,綠滿京華,水映京城,鳥語花香”。目標就在那裏,北京唯有以永不停歇探索的腳步,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幹。

回顧過去五年接力,我們對北京充滿信心,對這座千年古都的未來滿懷期待。

撰稿 / 劉永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