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金秋時節,田間地頭色彩斑斕,稻黍飄香,大江南北處處洋溢着豐收的喜悦。
塞外糧倉,流金疊翠。在內蒙古河套地區,398萬畝向日葵大獲豐收,形成種植、加工、營銷等為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葵花產業鏈。
似花非花,寫盡繁華。在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金色青稞和五彩藜麥交相輝映,不同品種藜麥呈現出火紅、金黃、紫紅等五彩斑斕之色,宛若一幅天然油畫。
9月16日,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三墩鎮鴛鴦山戈壁晾曬場,村民將剛剛採摘的鮮辣椒攤開晾曬。侯崇慧攝/光明圖片
9月22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牟泥鄉中寨村的五彩藜麥迎來豐收。劉國興攝/光明圖片
9月22日,河北省遵化市團瓢莊鄉宋各莊村村民收穫秋桃。劉滿倉攝/光明圖片
9月26日,河南省寧陵縣趙村鄉焦莊村,村民搶抓晴好天氣晾曬玉米。呂忠箱攝/光明圖片
9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城山鎮團山村,養殖户展示豐收的螃蟹。張玉攝/光明圖片
9月20日,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山雲蒙景區展示豐收的特色山貨。光明日報記者 郭俊鋒攝/光明圖片
9月29日,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九三分公司尖山農場收割大豆。邵國良攝/光明圖片
9月25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三十三團棉花豐收在望,一台無人機正在噴灑脱葉劑,為採棉機開採做準備。韓峻攝/光明圖片
9月21日,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龍山幼兒園,孩子們進行慶豐收主題遊戲。譚雲俸攝/光明圖片
9月26日,重慶市黔江區鄰鄂鎮高坪村村民進行收割稻穀比賽。楊敏攝/光明圖片
麥秀兩歧,穰穰滿家。在中原糧倉河南,氣勢磅礴的“豐收交響樂”,正在千里沃野奏響。優質農產品展,農民趣味運動會,給農業技術能手頒獎……豐富多彩的活動,致敬辛勤勞作的農民,唱響“慶豐收、迎小康”的最強音。
恰逢我國全面打贏脱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工作、抓緊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取得顯著成效的關鍵時刻,今年的豐收內涵更豐富、意義更深遠。
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豐收答卷。每一分收穫,都凝聚着廣大農民播種耕作、澆灌收割的汗水和艱辛;每一顆果實,都見證了廣大農民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的決心和勇氣。
這是一片充滿生機的希望田野。生態植被、阡陌田壟、鄉間公路和民居交織在一起,猶如一塊大自然的調色板。鄉村振興戰略鼓足風帆,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時代鄉村畫卷,正在華夏大地上徐徐展開。
這是一條農業增效的“蝶變”之路。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水平,端牢全國人民的飯碗,為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科技助豐收、新技術賦能,我國農業正闊步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這是一幅喜迎小康的多彩畫卷。伴着豐收的喜悦,中國農民正攜手走在擺脱絕對貧困的路上,與全國人民一起邁向小康社會。
這是一場城鄉共享的豐收禮讚。豐收的喜悦並不侷限於農村,更在城鄉之間打開了資源交流互通的新窗口。各地開展金秋消費季活動,圍繞農產品銷售、農村創業創新、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等,為農民和市民搭起產銷對接、城鄉銜接的橋樑。
留住鄉愁情懷,守望心靈家園。在一系列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動中,廣大農民慶豐收、曬豐收、話豐收、享豐收,不僅展示着新時代新農民的精神風貌,更匯聚起人們對農耕文明的心靈守望。
守望文明,致敬農民;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豐收,是國家的節慶,是人民的期盼,是秋天最動人的色彩。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04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