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深港協同創新加速跑
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等140餘個優質項目密集落地,5所香港高校9個項目運行,深圳首個關地一體政務大廳“e站通”提供一站式服務,內地首個深港聯合辦公室投入使用,7個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相繼啓用……位於深圳市福田區南部、與香港接壤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台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大平台。
一年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1+N”規劃體系逐步完善,科研載體不斷聚集,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創新成果逐漸顯現。
着力基礎研究,開啓創新“總開關”
2020年8月,深圳市政府出台《關於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國際開放創新中心的若干意見》,提出科技創新政策環境、財政支持體系等7個方面、22條措施支持深圳園區建設。深圳園區探索適用香港及國際先進科研管理機制,出台實施科研管理體制創新“政策包”,建立選題徵集制、團隊揭榜制、項目經理制、項目評估與淘汰制、同行評議制、政企聯動制6大機制,將創新政策落地化、可操作化。經過深入研究論證,深圳園區形成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法制、税制、科研體制、園區管理體制”等“五流四制”先試政策框架體系研究成果,系統推進深港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如今,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在深港緊密合作協同發展方面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集聚起一批一流的創新資源以及來自國內外的頂尖研發機構,開創了深港協同創新的新局面。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總開關”,2020年3月成立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由香港城市大學與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前沿基礎研究成為其搶抓科技創新的源頭。
“目前,研究院對標材料科學世界前沿領域,重點發展能源材料、功能材料、結構材料、生物材料、材料分析科學5大科研領域,下設高時空分辨電鏡研究部、先進結構材料與增材製造研究部、精準診療技術研究部三大研究部。”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高級經理鄒鑫説,在這裏,研究院依託香港城市大學國際化人才團隊及前沿基礎研究優勢,採用一院(福田研究院)兩區(香港和福田)的模式,共享深港兩地的創新資源。
記者走進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的展廳,高時空分辨電鏡研究部項目經理陳巖正在講解部門建設情況與研發方向。“我們的項目主要是集中在開發高質量分辨電鏡的關鍵部件,擬突破的核心技術將被應用於高端透射電子顯微鏡與掃描子顯微鏡中,現已開發出搭建集成並驗證關鍵部件的桌上型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系統。”陳巖説,“依託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政策優勢與區位優勢,我們正積極推動桌上型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產品落地量產。”
同樣位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是由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以及南方科技大學共同建設的共享共用研究和交流合作平台,主要圍繞我國量子科技戰略佈局,發揮合作區政策和區域優勢,聚焦量子材料、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融合大灣區量子力量,打造國際一流共享共用和產業化中試平台。
南科大(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黨總支書記、量子器件與芯片加工中心主任劉松表示,研究院通過建立先進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平台,保障我國在量子科學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入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正是看中了這裏的創新人才政策以及科創環境。”劉松告訴記者,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在量子霍爾效應的實驗和理論研究、大尺寸單晶二維量子材料生長、電子束光刻機研製、極低温環境尖端科學裝置研製等領域取得了重要階段成果,深圳量子研究院已納入量子國家實驗室建設規劃,承擔國家實驗室深圳基地建設任務。
深港密切合作,打造創新高地
深圳與香港山水相連,發展密不可分。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和政策體系正不斷增強產學研協同發展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目前已有140個高端科技項目落地深圳園區,其中不乏香港創業人員的身影。
位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長富金茂大廈是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的辦公所在地。據共青團深圳市福田區委員會聯絡部部長辜為宜介紹,目前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已培育23家團隊,其中港澳背景團隊21家,比例達91%,團隊人員從初期69人發展至358人,擁有知識產權203項,5個團隊產值從零邁入千萬元級,企業獲得融資共2.775億元,工場獲得國家眾創空間認定,創造了“福田速度”,為香港青年來深創業提供了示範樣板。
2014年創立於香港的奇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於2020年初入駐工場。公司創始人魏星説,憑藉技術團隊多年的技術積累,公司研發的自動化芯片邏輯更正工具已推向市場,打破了美國公司在數字電路設計邏輯功能更正工具方面的壟斷,實現了EDA國產化的單點突破。在魏星看來,把公司遷到合作區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內地人才資源豐富,香港國際化程度較高,資源互補性強,兩地攜手將推動共贏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是第一個入駐合作區的香港高校,目前正從產學研三個面上積極規劃孵化器、實驗室、培訓中心,旨在建成國家實驗室級別的科研機構。2020年5月,香港科技大學在合作區成立了香港科技大學深港協同創新研究院(深圳福田),通過依託深港協同創新實驗室集羣、藍海灣孵化港和持續進修學院,香港科技大學希望進一步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科研、創孵、培訓平台,致力於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國家和區域發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貢獻力量。”香港科技大學深港協同創新研究院執行總監高凌雲表示。
目前,香港科技大學深港協同創新研究院匯聚了相關科學領域的中堅力量,邱幸博士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是微電子與微系統增材製造實驗室的博士後,也是深圳市優威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CEO。記者見到他時,邱幸正在研究院的微電子與微系統增材製造實驗室為大家講解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微電子與微系統增材製造實驗室是首批入駐香港科技大學深港協同創新研究院的實驗室之一,以微電子與微系統芯片級及板級的高性能增材製造技術為研究對象,着重研究其中的科學原理並開發先進技術。”邱幸説,2014年,他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在微電子領域的電子封裝實驗室開始光芯片封裝技術的研發。對於光芯片封裝、可植入器件封裝以及柔性器件封裝,邱幸有着濃厚興趣,目前已發表5篇關於光芯片封裝的專業論文,成功申請了兩項與光芯片封裝有關的項目,並創辦深圳市優威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進一步將科研成果進行商業轉化。
“實際上,廣東省在光芯片封裝服務領域存在製造短板,封裝工藝、後期測試以及模型建立是我們實驗室的強項,我們希望以此來彌補短板。目前在深紫外的LED細分分裝領域,實驗室主要通過科大自研的硅基晶圓級MEMS技術來實現對現有商用LED產品的製造以及性能方面提升。未來我們希望利用微電子與微系統高性能增材製造技術,在創新微電子與微系統產品的製造方面提供快捷的實現途徑,為行業發展做出貢獻。”邱幸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陽騰)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