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世界首座千米級高鐵懸索橋上的堅守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綜合

  陸應果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宋寶穎

  7月12日,鎮江夜晚,江風裹挾着濕氣,悶熱難耐。零時許,橫卧在長江之上的世界首座千米級高鐵懸索橋——五峯山長江大橋上,淮安高鐵基礎設施段橋樑檢查工區副工長呂財軍帶領10名守橋人,挎上工具包和水壺,戴上佩有頭燈的安全帽,身着橘黃色工作服,“全副武裝”徒步行至南引橋下行線,藉助聚焦的頭燈和手電光仔細檢查橋樑反底面,巡檢10多分鐘,個個汗水流淌。呂財軍説:“這項作業,主要是仔細查看橋底、接觸網上是否掛有異物,防止影響列車運行安全。”

  夏季,通江達海的鎮江,多高温多台風多暴雨,鐵路暑運客流量和列車密度加大,每天通過大橋的列車近150列,白天密集時段平均6分多鐘就有一趟列車駛過大橋,守橋人巡檢頻次倍增,面臨體力、耐力、能力的多重“烤”驗。

  7月12日凌晨,高鐵線路工在五峯山長江大橋上檢測温調器。受訪者供圖

  1:36,被譽為“夜行俠”的守橋人,爬上距離江面50多米高的大橋支座巡檢。身穿安全帶的呂財軍帶領橋隧工牟曉宇,麻利地鑽過橋墩台狹窄過道,攀爬防護檢查梯,登至橋支座點位。躬腰、側卧、探身、前行……他們鑽進狹窄的空間裏,用尺精細測量檢查鋼樑支座;用錘敲擊檢查高強度螺栓,防範出現支座位移轉角超限,或出現高強度螺栓變形、鬆動、脱落隱患。

  線路工牟曉宇邊錘檢、測量,邊記錄,汗水浸濕工裝,緊緊“黏”在身上,他不時拽起袖口,擦拭臉上汗水。“在‘天窗’點內,我們需檢查30個支座、240個螺栓。巡檢作業,必須做到心到、眼到、腿到、手到,在敲、聽、看、辨環節上,不能放過任何可疑點。”牟曉宇説。

  2:10,在引橋與主橋連結位置,只見汗流浹背的高鐵線路工時而蹲、時而跪、時而趴在鋼軌上,耐心細緻地用尺測量温調器,檢測鋼樑與鋼軌頂面高度差,同時在小本上做好記錄,核准上報數據。“我們對鋼軌安全監測監控不能有絲毫鬆懈,‘天窗’點每人平均徒步巡查六七公里。”班長孟偉説。温調器檢測完畢,他們步伐不停,前去忙碌巡查橋上線路零配件保養整治作業。

  3:30,渾身濕漉漉的守橋人,順利完成巡檢任務,返回工區。

  4時許,東方露出晨曦,DJ8012次動檢車從大橋呼嘯而過。隨後,載有旅客的一列列動車魚貫而過,平安從大橋上穿梭駛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