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綜合

王女士結婚不久就生了孩子,之後更是一力承擔起了照顧孩子和家庭的責任,老公長期在外忙着掙錢,很少能照顧家庭,更別説幫王女士幹家務和照顧孩子了。照顧孩子導致王女士長期睡眠紊亂,精神衰弱,久而久之,王女士變得暴躁、易怒,每次孩子犯錯,她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對孩子經常是大吼大叫。

她收拾家沒一會,孩子就把家翻亂了,於是她就衝孩子吼;孩子在外面玩得髒兮兮的,她也衝孩子吼;孩子和小朋友打架了,她也衝孩子吼……她總是説這孩子太讓人操心了,為什麼不能讓人省心些呢!

現在孩子已經要上幼兒園了,王女士也快解脱了,但她最近發現原來還比較活潑好動的孩子逐漸變得沉默、內向、膽小,有時孩子不小心弄壞了什麼,還沒等王女士批評呢,自己就躲在角落裏不敢出來了。孩子的這些改變讓王女士不禁反思自己,是否對孩子不該大吼大叫?

現在,我們來看看父母長期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危害?

父母對孩子吼叫,很容易導致孩子長期得不到尊重,且內心充滿恐懼,情緒不穩,並且導致孩子無法接受到有效教育,使孩子成長為一個懦弱、膽小、內向、暴躁、孤僻的人。父母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吼叫孩子,他就能好好聽了,事實正好相反。父母越不好好説話,孩子越不會學好。

如果孩子在父母的長期大吼大叫下格已經出現缺陷,建議父母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補救。

1.學會尊重孩子,並懂得換位思考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那麼小,三歲前都沒有記憶,所以即使衝他大吼大叫應該也不會影響以後。然而,小紀的他也有自尊心,也極度渴望得到爸媽的認可和誇獎。父母長期對孩子大吼大叫,是一種對孩子人格不尊重的表現,如果父母能學會尊重孩子,並嘗試去想想,如果你是孩子,你希望父母怎麼對待你,再想想當你還是孩子的時候,你能做得比他好嗎?當父母學會尊重孩子,不要把孩子當出氣筒時,就能養出一個健康、自信、快樂的人。

2.在給予孩子批評的同時更要注重鼓勵

在我們小時候,最討厭父母説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當我們成為父母時,也要避免將同樣的傷害施加給我們的孩子。如果父母一味對孩子大吼大叫,長期否定孩子,那就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久而久之變得懦弱、自卑。懂教育的父母都會做到恩威並施,孩子做錯時批評,孩子有進步時積極鼓勵,既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又讓孩子明白做事的尺度與是非,這樣才能成長為積極上進、樂觀開朗的人。

3.陪伴孩子時儘量和顏悦色,給予其安全感

既然媽媽知道過去對孩子大吼大叫是不對的,不但起不到教育效果,而且還起了反作用,那就要學會改變它,要儘量改變自己説話的語氣。長期被父母大吼大叫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父母要想挽救,就必須多陪伴,陪着孩子玩遊戲,努力進入他的世界。當孩子做得不好悄悄看你臉色時,要儘量和顏悦色,告訴孩子沒關係,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時間一長,孩子就能有所改變。

4.給予其自主決定權,將命令改為選擇

父母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讓孩子陷入自我否定中,一步步變得自卑、懦弱。想要讓孩子重拾自信,那就嘗試讓他自主決定一些事情。當他做事拖沓猶豫時,父母可一改往命令的口變為選擇,讓孩子嘗試自己做決定,時間一長,他就會實現自我肯定,重拾自信。

話題:你對孩子發過火嗎?有用嗎?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最好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