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情感樹洞|孩子不會成為你的復刻,你也將不斷突破舊的自我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綜合

樹洞提問:

孩子8歲,上學了很難管束。上課坐不住,和小朋友在一起還容易起衝突。我很內疚,一是因為他小的時候,我和他爸爸關係出了問題,雙方情緒都不好;另一個原因是他爸爸脾氣不好,教育孩子太粗暴。

當下都很重視父母或者家庭教育的作用,輿論很容易將一個孩子的優缺點歸咎於家庭、如果我們做錯了什麼,或者做對了什麼,會對這個孩子的個性、心理健康、未來成就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我現在就察覺自己有這種內疚感,又不知道該如何克服,讓自己多些正能量。

本期心理專家團專家蔣碩(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賽林納心理諮詢中心創辦人):

這位“內疚的母親”,大概已經覺察到了內疚的不合理或不必要。這很好。心理學認為,內疚是一種道德的自我補充。這位母親顯然正在超越“補充”的階段,不再試圖藉助內疚維繫“有責任感的母親”形象。那就讓我們看看如何“化內疚為動力”,啓動一系列更具實效的思維與行為。

去罪:原生家庭不是宿命

不知這種“輿論”是何時興起的,人們憑着一知半解的“心理學”(大多來自公號熱帖),把成年後的職場障礙、社交困難、婚姻坎坷……統統歸咎於“原生家庭”,尋根溯源,為每個現實的不足找出對應的“童年陰影”,通過聲討父母(以及虛無的“和解”),讓不理想的人生變得名正言順。

這是對心理學的曲解和濫用。人的早期經歷,與當下現實有千絲萬縷的關聯,但兩者之間並非單一必然因果。而父母家庭,確實對成長影響重大,但終歸都是“外因”。過度生硬強調父母家庭的決定作用,等於切斷了孩子多樣發展的可能性,是一種變相的“宿命論”。你真想成為孩子的宿命嗎?

如果不,就先為自己“去罪”。接受自己和家庭不完美的現實,同時引導孩子去蕪存菁地學習,鼓勵孩子觀察、探索,允許孩子質疑,與孩子共同改進。這樣,不僅孩子不會成為你的復刻,你也將不斷突破舊的自我。

聚焦:現實問題現實解決

不再受“宿命”干擾之後,應該把注意力放到問題本身上來:8歲孩子難管束、坐不住、易衝突——這樣的問題需要什麼樣的解決方案呢?

比如瞭解孩子的感受,對孩子無條件地接納,把“管與被管”的對抗關係變成合作關係;給予孩子充分的陪伴,用耐心培養耐心,你坐得住,孩子就坐得住;幫助孩子訓練提高語言能力(大多數低中齡孩子的衝突,都是因為語言能力不足而產生的);和孩子一起應對“輿論”,在老師或其他人面前建立正面形象;優化伴侶關係,或者中止低劣的關係……

投入有效行動,是去除冗餘情緒的最有效手段。試試看,盡力而為地改善現實,就是正能量。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