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一碼通行”釋放數據紅利,這個建議可行
3月4日和5日,全國人大北京團的多位代表先後來到視頻採訪室,介紹自己的履職情況和建議。全國人大代表伊彤帶來的建議主要聚焦於數字技術應用、數字社會治理和數字經濟發展。她建議,最好建立一個國家級的健康碼平台,實現健康碼一碼通行。同時,將健康碼和行程碼合二為一,方便大家出行。(《北京青年報》3月6日)
的確,眼下各地健康碼名為“一碼通”“碼上辦”,可實際上使用範圍往往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少民眾跨省外出探親、旅行、辦公,往往需要預先註冊目的地的健康碼,提交個人信息,對不同年齡特質不同文化身份的人留下不同的障礙。甚至會出現,出示健康碼後,還得空等手機驗證碼,反覆查防疫行程卡,耽擱進門出門等尷尬情況。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後,健康碼技術的推廣應用,有效助推各地防疫工作的進行。可能源於時間緊迫,當時各地依照自身疫情防控要求,開發自己的健康碼,無意間也造成“煙囱林立”的景況。眼下2年已過,疫情防控常態化運轉,防控經驗相對充沛,數據分析技術日趨完善,實現全國範圍內的“一碼通行”時機已然成熟。
可以相信,化繁為簡,建設統一平台,各地防疫部門僅承擔提供數據的角色,可以有效降低各地自建平台的技術壓力與管理成本。相對穩定高效的健康碼平台,還能減少技術性宕機幾率,確保全時全域運用。如同4G到5G的跨越一般,縮短查驗流程,勢必能拓寬健康碼的應用場景,刺激普通民眾出門消費的慾望。
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且每人每天會產生海量的數據。數據只有匯聚起來,才能不斷創造新的價值。通過統一平台,匯聚各地健康碼數據,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分析運用,有利於統籌各地疫情防控工作,指導廣大羣眾出行、娛樂、生活,釋放出龐大的“數據紅利”。
其實,建立統一的健康碼平台,阻礙不在於技術,而在於觀念。只有消除各部門各地區各企業之間的“數據壁壘”,推動健康碼數據的高效互通,才能實現健康碼的“真統一”。讓廣大羣眾少動指頭少走路,我們還得在管理上更進一步。建立一個國家級的健康碼平台,將健康碼和行程碼合二為一,這個建議可行。
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