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伯恩斯,會是一個怎樣的美國駐華大使?

由 湯生 發佈於 綜合

中美之間存在很多問題,美國期望伯恩斯披荊斬棘。

空缺一年有餘,美國駐華大使終於敲定。

當地時間16日,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駐華大使人選尼古拉斯·伯恩斯的提名,伯恩斯將宣誓成為中美建交以來第十三任駐華大使。

伯恩斯會是一個怎樣的駐華大使?分析人士認為,選擇這名有着豐富經驗的職業外交官出任駐華大使表明,拜登政府在處理對華關係上或不會採取新思路和大動作,伯恩斯會與美國現有的外交政策保持基本一致。

新大使的到位可能有助於加強中美之間的溝通,但專家提醒,不必對此期望過高。

美參議院批准伯恩斯就任美國駐華大使一職。 圖源:路透社

“為美國披荊斬棘的人”

“擔任這一職位並非易事,”在新任駐華大使出爐當天,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副主席裏施坦言, “正如我們目前所知,我們和中國之間存在很多問題,而伯恩斯大使無疑是將為我們披荊斬棘的人”。

出任美國處理對華關係的“重要角色”,伯恩斯究竟憑藉什麼“打動”了拜登政府?

在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看來,這與伯恩斯的職業外交官生涯密切相關。

現年65歲的伯恩斯精通英語、法語、希臘語和阿拉伯語,在此次任命前為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教授。

伯恩斯是一名資深職業外交官,曾在美國政府任職27年,職業生涯橫跨里根、老布什、克林頓和小布什四屆政府。

里根政府期間,伯恩斯進入美國駐毛里塔尼亞大使館實習,開啓外交生涯,而後他先後在駐埃及和以色列外交機構任職;老布什總統上台後,伯恩斯進入國家安全委員會,任蘇聯事務主任;克林頓政府時期,他先是任俄羅斯、烏克蘭和歐亞事務高級主管,之後又擔任國務院發言人。

1997年,伯恩斯出任駐希臘大使;2001年,伯恩斯就任駐北約大使;2005年起擔任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成為國務院第三號人物,直至小布什政府任期結束;此後他離開政府後加入顧問公司,後來於哈佛大學任教。

拜登(左)和伯恩斯。 圖源:securityconference

吳心伯指出,過去幾任駐華大使有做過州長的、也有做過參議員的,“與這些政客出身的前駐美大使不同,伯恩斯是職業外交官出身”。

他認為,伯恩斯雖然不算是“中國通”,但其曾在美國國務院處理過對外事務,在離開奧巴馬政府後,還在哈佛大學從事過對華政策研究,“因此,在處理中國問題和中美關係方面,伯恩斯的專業性經驗可能比前幾任大使要豐富一些”。

代表美對華關係基本傾向

伯恩斯擔任美國駐華大使早已不是秘密。今年8月20日,美國政府便“官宣”了這一提名決定。當時有分析認為,在完成對中國周邊的外交鋪墊後,拜登政府或將在對華外交問題上開始發力。

而在兩個月後的參議院提名確認聽證會上,伯恩斯一段將中國視為美國“最危險競爭對手”的言論,更是引發外界對他或延續拜登政府對華強硬政策的猜測。

吳心伯認為,伯恩斯在聽證會上的這番言論可從兩方面進行解讀。

其一,為了獲得參議院的批准通過,他必須對華示強,“這是美國政界的通病,誰不對中國示強,誰就有可能受到攻擊”。

其二,這本身也反映了當前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基本傾向,即對中國以競爭為名,行打壓和遏制之實,“作為大使,伯恩斯必須履行拜登政府交給他的任務”。

2019年,時任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左)與伯恩斯交談。 圖源:新華社

吳心伯表示,選擇伯恩斯這樣的職業外交官出任美國駐華大使,是美國政府多年以來的第一次,“這表明拜登政府在處理對華關係方面不打算有什麼新思路或大動作,基本上還是會按部就班地推進”。

儘管目前尚不知曉伯恩斯何時到中國履新,但吳心伯指出,在未來,伯恩斯還是會發揮其身為大使的橋樑與溝通作用, “大使就位後可以提高美方與中方接觸的層級,這或將有助於加強中美之間的溝通,但也不能對其有太高期望”。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王若弦

編輯 深海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