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比雅閣大!還有半價雷克薩斯 這些合資車才16.18萬起?
如今,隨着國內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升,消費觀念等各方面都在逐漸發生改變,這些體現在我們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汽車作為“行”的一方面自然也不例外。
據統計,2011年全國汽車銷量為1851萬輛;其中小型車佔據了市場約20%的市場份額,年銷量高達370萬輛之多;而隨着消費的逐漸升級,大多數消費者開始湧入緊湊型車和中型車市場,來到2020年,全年汽車銷量為2531.1萬輛,但小型車銷量僅有75.6萬輛。
在那個年代,購買門檻更低的小型車顯然是不少普通家庭的首選汽車產品,一輛雅閣或凱美瑞甚至都是中高收入家庭的家用車。而如今人們的需求和預算不斷增加,更高定位的產品自然也就成為了消費者們的首選,其中消費者對於汽車產品最大的需求莫過於空間表現。
廠商自然也清楚消費者以及市場的訴求,隨着一些新車型的推出或車系的升級換代,車身尺寸和軸距也逐漸增加,不少車型甚至達到了近乎跨級別的水準。但在如今的市場中,以空間水準為亮點的產品並不少,除了大以外,這些車還有什麼亮點足以撬開消費者的錢包呢?
相比豐田旗下RAV4榮放、卡羅拉等本就有着一定人氣基礎的產品換代,亞洲龍無疑是近幾年推出的關注度頗高的重磅產品,雖然定位與凱美瑞同為中型車,但實則車長和軸距甚至接近豐田曾經的標杆,定位中大型市場的商務座駕的皇冠的水準。
實際上亞洲龍在豐田的歷史中並不算是全新車型,產品本身是上世紀90年代起豐田為美國市場打造的旗艦車型,而現款亞洲龍則是基於雷克薩斯ES的底盤打造而來的“換殼車”,並且兩車的車長和軸距也同為4975mm以及2870mm。雖説凱美瑞、亞洲龍和雷克薩斯ES均屬於TNGA-K平台,但凱美瑞防傾杆、副車架等底盤結構還是有別於亞洲龍和雷克薩斯ES。
因為本質上亞洲龍和雷克薩斯ES就是採用了相同的底盤,因此在安全結構設計和行駛質感方面基本與雷克薩斯ES無異,兩車的車身零件共用率也達到60%以上。亞洲龍上市後也被人視作平價版ES,雖然不像ES那般自帶免費保養,但指導價便宜了近10萬還不用加價,這難道還不香嗎?
除了與ES相同的底盤設計外,作為豐田旗下的車型,質量穩定性也是亞洲龍給予不少消費者的購買信心。以雙擎版的電池為例,相較傳統的三元鋰電池,豐田旗下所有油電混動均採用鎳氫電池,雖然這類電池量密度和功率表現不及三元鋰電池出色,但較低的衰減速度令車輛的混合動力系統常年保證高效率運轉,也是豐田雙擎車型質量表現的核心所在。
在中型車市場中,別克旗下一直有着君威和君越的雙車佈局,而隨着君威轉戰運動家轎陣營後,君越便獨自扛下商務市場的需求。並且君越也是目前國內你能買到別克旗下定位最高的旗艦級轎車產品了。
雖然在產品定位上屬於中型車,但從車身參數來看,君越的長寬高達到5026/1866/1459mm,軸距達到2905mm,這樣的水準在中型車中無異是天花板級別的水準,即便是與一些老皇冠這類中大型車做橫向對比,君越的表現也絲毫不遜色。
作為一款主打商務豪華定位的產品,自然要有相較其他競品更好的表現,這主要體現在了君越的車內。不可否認,別克在車內設計方面確實很有一套,環抱式的設計,加上木紋飾板、拉絲金屬面板配合上大面積的皮質材料包裹無論是觸感還是觀感上都為君越的整體內飾加分不少,並且由於加入了BOSE提供的ANC主動降噪技術和雙層隔音玻璃,因此君越在車內靜謐性方面對比很多競爭對手也要出色不少。
除此之外,別克在終端優惠方面也一向有着不錯的誠意,君越目前在市場上普遍有着4萬的現金優惠,指導價23.98萬的652T 豪華型,優惠後的裸車價不足20萬,實際落地的話23萬左右就能夠拿下。
起亞K5當年作為中型車市場上的高性價比車型之一,被網友們稱呼為“X絲三寶”,實際上因為其低於同級別凱美瑞和雅閣等日系車的定價,加上不錯的終端優惠,才讓K5在市場上圈粉無數。去年K5換代後改名為K5凱酷,除了名字外,產品本身也經歷了非常全面的大升級。
首先從在車身參數上就做出了非常誇張的提升,上一代K5軸距為2805mm,而這一代K5凱酷直接增加至2900mm。95mm的加長帶來的必然是乘坐空間方面大幅提升,雖然還達不到中大型的水準,但橫向對比時已經有了不輸同級別產品的硬實力。
除了軸距外,這一代K5凱酷從設計到平台方面都有了十分全面的升級,全新的虎嘯式前臉,鯊齒式鋭利前格柵,加上流暢的車身線條、貫穿式尾燈等設計元素都不難看出,這是一款對“顏值至上”型消費者十分友好的產品。而在平台方面,K5凱酷基於現代起亞汽車第三代i-GMP平台打造,同時1.5T發動機搭載了全球首創第四代CVVD技術等多項先進科技,也算是在技術層面為車輛增添了不少看點。
當然,K5一貫的高性價比也在新一代車型身上得以延續,16.18萬的門檻售價對比很多主流中型車都更低,同時目前部分地區已經有1.9萬的優惠幅度,也很大程度上突顯了K5凱酷售價方面的優勢。較低的門檻和極強的空間水準會是大多數消費者願意選擇該車的最重要原因。
中型+概念的出現,細化了中型車市場的產品分佈。除了空間更大外,高半級的乘坐感受以及更好的質感體驗賦予了產品近乎中大型轎車的體驗。而傳統的中型轎車則將更多側重點放在了年輕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與配置需求上,分化後的市場佈局更好地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購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