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國內騷亂是否會影響中哈油氣管道的安全輸送?
哈薩克斯坦國內騷亂持續引發關注。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以下簡稱集安組織)秘書處6日宣佈,該組織的集體維和部隊已抵達哈薩克斯坦,由俄軍人組成的先頭部隊已開始執行維和任務。當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幾位在哈中資企業相關人士均表示,其所在的中企和中哈油氣的安全輸送暫時未受波及,且已有相應的物資儲備和安全措施保障。相關企業已響應我駐哈使館呼籲,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阿拉木圖市街頭 圖源:俄新社
多位中亞領域專家學者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燃料價格大漲是引發此次騷亂的導火索,主要原因在於哈國內部,但也給外部勢力趁機渾水摸魚製造了機會。《環球時報》記者查詢“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官網發現,僅在2020年,該機構就在哈薩克斯坦投入超過108萬美元(僅包含被公開的數據),比2018年的約62萬美元翻了將近一倍。這些資金被用於“捍衞和平集會自由”“培養積極主動的青年”“獨立新聞和評論”“促進歷史記憶”等20種名目。
中哈油氣管道基本不受影響 在哈中企人士:我們不會考慮撤出
某中資能源企業相關人士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稱,因為公司石油開採項目離大城市較遠,暫時沒有受到波及,當地業務處於正常運營中。該人士表示,“我們不會考慮從當地撤出,畢竟這是我們非常大的一塊市場,而且絕大多數員工都是當地人。公司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此外,該公司駐哈代表處昨日已收到使館的安全風險提醒,並第一時間確認了在哈員工和機構,目前在哈中方員工124人均安全。現已按照要求增加了物資儲備和安全措施。
另有某建工集團相關人士6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們在哈薩克斯坦的項目是公路項目,施工場地離幾個主要的大都市都有500公里左右。針對當前的不確定性因素,公司非常重視,目前工地施工處於封閉管理,正常運營。現階段,我們已經加強了項目的安保,安全是有保障的,糧食儲備也都有提前準備”。
據悉,我駐哈使館已提示中資企業務必高度關注形勢發展,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做好應急預案,謹慎出行。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之間建有中哈原油管道、中哈天然氣管道、中哈石油管道等多條油氣管道。其中,中哈原油管道全線總長2835公里,設計年輸油量2000萬噸,被譽為“絲綢之路第一管道”。截至2021年7月初,中哈原油管道已累計安全運行6726天,實現向中國管輸原油1.47億噸。其中,2021年上半年向中國輸送原油545.5萬噸。
哈薩克斯坦國內騷亂是否會影響中哈油氣管道的安全輸送?在哈中資企業現狀又如何?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室副主任楊進6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哈薩克斯坦的局勢對中哈油氣管道的輸送工作難免會帶來小影響,但不會有大的影響。
楊進分析稱,因為中哈油氣管道涉及到哈薩克斯坦的核心國家利益,是其本國經濟命脈之一,每年可給哈國帶來不少外匯收益。因此,即便哈國國內出現暫時的動盪局面,也不會影響中哈油氣管道的安全輸送,該運轉的會正常運轉。他還説,據目前瞭解,此次騷亂對當地中資企業的影響應該不大,但在哈中資企業應當加強安全意識,增強安保力量。
“中國在哈薩克斯坦的利益主要是油氣管道等大項目,不過目前來看哈薩克斯坦的騷亂對油氣輸送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中俄戰略協作高端合作智庫副主任、研究員蘇暢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達了相似觀點,她説,首先油氣輸送技術上是可靠的,跨境油氣管道很長,大部分都在野外,有既定的保障措施,而目前來看暴亂還是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阿拉木圖。另外,相信當地中企也會採取相應的常規措施保證保障油氣輸送安全。
蘇暢稱,現在集安組織的兵力還沒有到位,所以目前當地的治安還比較混亂,但還沒有看到這次的暴亂中的排外傾向,“也可能還沒有到那個階段,抗議人士的訴求仍然是要現政權下台。以往的一些激進民族主義勢力參與的抗議示威,最後往往會針對外部的一些投資。”
巧合?“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資金滲透在哈政權移交期間暴增
作為中亞地區和集安組織的重要成員國之一,哈薩克斯坦的國內局勢在短短數日內發生動盪。集會遊行演變成一場暴力抗議活動,有分析稱哈薩克斯坦正在遭遇一場“顏色革命”。
“哈薩克斯坦的騷動特別像是顏色革命,”楊進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説,其過程都是從一個社會事件開始,引發成街頭政治,走上街頭的人通過沖擊政府機關,提出一些政治訴求,最後偏離最初的方向。此次在哈薩克斯坦暴動中所採取的暴力方式,諸如攻佔政府議會大樓,燒燬財務,用槍支攻擊政府部門人員等,均跟“顏色革命”的套路一樣。
在分析哈薩克斯坦發生騷亂的原因時,蘇暢認為主要有三點:首先燃料價格大漲肯定是導火索,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哈薩克斯坦內部。疫情之後的中亞國家,經濟都受到很大沖擊,很多民生事務無法保障,再加上斷航、貿易中斷等因素,整體大環境對哈薩克斯坦的經濟衝擊非常大。“這兩年哈薩克斯坦青年羣體的民族主義情緒引發的抗議遊行很多,就説明問題比較嚴重,這也解答了為什麼此次騷亂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地的城市。”
蘇暢稱,第二個原因就是政治利益集團之間的衝突,尤其是權力交接過程中複雜的利益糾葛。第三個原因就是外部可能會有一些推動。“哈薩克斯坦內亂,誰最獲益?可能還是美西方,因為哈薩克斯坦挨着中俄,而拜登的中亞戰略主要的目標就是遏制中俄,中俄對於中亞的穩定起到非常大的積極作用,哈薩克斯坦內亂的話,美國沒有什麼影響,但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地區的穩定。”
在這位中亞事務學者看來,哈薩克斯坦爆發內亂並非偶然,其實近幾年中亞國家一直處於政治風險的高發期,其政治風險核心就是權力交接。哈薩克斯坦是中亞大國,其權力交接的穩定性以及交權模式,對於整個中亞政治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19年3月,領導哈薩克斯坦近30年的納扎爾巴耶夫辭去總統職務。2021年4月,納扎爾巴耶夫宣佈決定辭去哈薩克斯坦人民大會主席職務,將權力移交給現任總統託卡耶夫,但仍擔任該機構名譽主席。當地時間2021年11月23日,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新聞秘書烏克拜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在祖國之光黨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納扎爾巴耶夫決定移交黨主席職位給現任總統託卡耶夫。
然而,外部勢力的推波助瀾也不容忽視。《環球時報》記者查詢“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官網發現,僅在2020年,該機構就在哈薩克斯坦投入超過108萬美元(僅包含被公開的數據),這些資金被用於“捍衞和平集會自由”“培養積極主動的青年”“獨立新聞和評論”“促進歷史記憶”等20類名目。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時,“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資助數目約為62萬美元,名目只有10個。也就是説,在哈薩克斯坦高層權力移交的這兩年,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資金也呈現暴增的趨勢。這似乎也印證了蘇暢所提到的“政治風險高發期”的判斷。
例如,資助“哈薩克斯坦國際人權與法治局”的50000美元的用途是“促進哈薩克斯坦的和平集會自由。該組織將開展戰略訴訟,以支持被鎮壓的活動人士,分析現有和擬議立法以符合國際規範,起草政策建議,並制定監測侵犯和平集會自由行為的方法。它還將以哈薩克語和俄語為公民活動家和地區政府代表舉辦一個關於和平集會自由的培訓計劃。”
而資助“民主思想和價值觀”的65000美元用途為“促進哈薩克斯坦青年的公民參與”,“該組織將支持一個多媒體網站,該網站將涵蓋哈薩克斯坦的時事和政治進程。為了鼓勵青年公民參與,該網站將以一種易於討論和在社交媒體上共享的形式討論時事和哈薩克斯坦政治制度。該網站以文章、信息圖表、插圖、視頻和播客為特色,將每天以俄語和哈薩克語發佈。”
專家:動盪局勢不會持續太久
據塔斯社6日消息,集安組織當日已派遣集體維和部隊暫時進駐哈薩克斯坦,目的是使該國局勢實現穩定和正常化。俄軍空降兵組成的先頭部隊已開始執行維和任務,其主要任務是“保衞哈境內重要的國家設施和軍事設施,協助哈執法機構穩定國內局勢,使其迴歸法治軌道”。
楊進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我個人認為此次事件雖然比較重大,但總體來説,還是在控制範圍之內。哈薩克斯坦總統託卡耶夫採取的系列舉措,還是比較理智和得當的。”他同時表示,參與此次騷亂的人羣屬於少數,整個社會的運轉不會發生顛覆性變化。阿拉木圖距離中國新疆邊境非常近,約有一兩百公里,中方肯定需要加強管理,但也不用過於擔心。因為哈薩克斯坦的動盪局勢不會持續太久,應該很快就會平息。
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教授朱永彪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在中亞地區,哈薩克斯坦無論從國土面積還是綜合實力來説都是一個重要的國家,也一直是美俄重點拉攏的對象,哈薩克斯坦一直以來也在對美俄的關係中保持平衡。但是,隨着美俄關係的惡化,這種平衡也越來越不好掌握。
朱永彪分析認為,中亞地區在美國的中南亞政策中的定位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在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前,中亞地區對於美國來説是其在阿的後勤保障基地和轉運中心,這一點在奧巴馬和特朗普時期尤為明顯,“民主改造”的任務在其之後;但是一直以來,美國在中亞地區進行“民主改造”的任務也一直都未停止,比如給本土精英提供去美國深造的機會,培養NGO,媒體以及通過經濟援助等形式進行;拜登政府更加重視利用所謂的“民主人權”等價值觀去影響中亞地區,尤其是這裏和中國新疆接壤,美國從來都沒有放棄利用炒作涉疆議題去離間中國和中亞國家的關係。
朱永彪稱,目前來看,這一次的事件主要還是因為哈薩克斯坦內部的問題引起的,但是也給外部勢力趁機渾水摸魚製造了機會。
針對哈薩克斯坦當前局勢,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哈互為友好鄰邦和永久全面戰略伙伴。中方認為哈當前發生的事情是內政,相信當局能夠妥善解決問題,希望哈局勢能夠儘快穩定下來,社會秩序迴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