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宣傳部供圖
這個秋天,對於中國人民大學2022級新生王靜秋而言,是幸福的。來自延安中學的她,終於來到了嚮往已久的北京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85年前,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陝北公學,就是在她的家鄉延安成立。
今天,走進人大,紅磚紅牆,象徵着“復興棟樑、強國先鋒”的紅色傳承;三“人”並列的校徽,詮釋着“人民、人本、人文”的辦學特色;立德、明德、崇德、求是等教學樓的名字,訴説着立德樹人的不懈追求……
在清涼山下誕生,在太行山上抗戰,在燕山腳下建世界一流大學。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從誕生之初就獨樹一幟,勇走新路。2022年10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將迎來85週年華誕。回首過往,85載絃歌不輟,讓她擔得起中國人民大學這個厚重的名字;展望未來,中國人民大學將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紮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
紅色基因
“不分性別、出身、職業、黨派信仰,只要有志於抗日救國皆可報考……”這是陝北公學招生簡章中的一段。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平津地區、南方多省的高校或淪為日軍兵營,或毀於轟炸,倖存下來的高等院校寥寥無幾,中國的教育事業遭到重大打擊。
熊熊烽火中,中國共產黨率先認識到了抗戰教育的重要性。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決定在延安創辦陝北公學。一時間,海內外進步青年和愛國人士,潮水一般紛紛湧向這座陝北小城。
年僅19歲的印尼華僑孔邁就是其中一位。為表示不辭而別的歉疚和報效祖國的決心,在奔赴延安的路上,他把自己的一張照片寄給了母親,照片背面寫着:“媽,把我獻給祖國吧”。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副館長劉春榮深有感觸。蒐集校史資料時,她曾看到一篇兒子懷念母親的文章,裏面寫到其母珍藏的一枚陝北公學成立一週年紀念章。得知這位校友給自己取名王世貽,劉春榮潸然淚下:“貽,是贈送的意思。她也是把自己獻給了祖國啊!”
“天下人心歸延安”。師生們的“開學第一課”,就是親身踐行“勞動創造世界”。延安辦學條件艱苦,挖窯洞、築講台、修操場、建校舍,開荒、種菜、打柴……都得自力更生。黃土高原上的鄉親們沒想到,新式學堂裏的唸書學生,這麼愛勞動、這麼能吃苦。
為了保證陝北公學的師資,中共中央從國統區抽調一大批知名學者、文化名人來校任教。創建不到半年的時間,陝北公學就成為當時中國西北人才薈萃之地。毛澤東同志曾先後10次到學校演講,高度評價陝北公學是“全中國的縮影”、是“一幅中國進步的縮圖”。
陝北公學創新實行黨團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辦學兩年,共培養6000多名學生,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部分學員畢業後奔赴前線,在革命戰爭的烈火中淬鍊成長。
隨着抗日戰爭的形勢發生變化,1939年7月7日,陝北公學、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延安工人學校、安吳堡戰時青年訓練班四校聯合成立華北聯合大學。緊接着,華北聯大師生經過3個多月長途跋涉,東渡黃河,穿越敵人重兵把守,到達了晉察冀解放區。
在“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的年代,這毅然決然的“逆行”,走出了一條新路。抗日戰爭期間,華北聯合大學在殘酷的敵後戰場辦學6年,培養幹部逾萬。
曾到華北聯大考察的英國勳爵林邁可教授夫婦等認為,在中國敵後方的根據地,有一批國內第一流的、著名的學者、教授,他們在艱苦的條件下辦大學、同人民一起戰鬥,這是歷史的奇蹟,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
1948年春,中共中央決定將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合併,成立華北大學,為迎接全國解放培養大批建設幹部。新中國成立後,中共中央決定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併中國政法大學,調來華北人民革命大學部分幹部組建中國人民大學,培養具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素養和專業知識的新中國的建設人才。一路走來,黨創辦的大學隨着黨中央的搬遷而搬遷,始終與黨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
1950年10月3日,北京東城鐵獅子衚衕1號院,3000名青年學生和校長吳玉章一起,在國家領導人劉少奇、朱德等人的見證下,迎來了中國人民大學的首次開學典禮。正可謂“新中國,新大學,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煥彩人文霞蔚,聚力風氣雲凝”。
黨創辦的學校雖幾易其名、合併重建、輾轉千里,而辦學初心不改、救國之志彌堅。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表示,從造就“革命的先鋒隊”到“培養萬千建國幹部”,從“戰火中的大學”到“解放區最高學府”,從“新國家的新大學”到“中國特色、世界一流”,中國人民大學從延河之畔一路走來,紅色基因與優良傳統傳承不息,始終不變的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展現了“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
社科重鎮
“本科畢業後,我就被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讀研究生,從此跨進人大的校門,大半輩子時光都留在這裏。”“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高銘暄,今年已94歲高齡。在人大的一方校園裏,學生們偶爾還會看到這位精神矍鑠的老先生。殊不知,法學院學生的必讀書目《刑法學》,就是高老主編。
1954年,剛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留校任教的高銘暄,被選入新中國第一部刑法起草工作小組。這一起草,就是25年。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獲得通過時,已是第38稿。高銘暄成為了參與全過程的唯一學者。
“教育乃我之事業,科學乃我之生命。”如今,高銘暄仍然沒有停下腳步,人工智能、知識產權、生態保護……他始終對新領域、新規範保持關注。他説:“學生們回來看我時,説我的觀點對他們的工作產生了積極影響,這是我最開心的事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流的大學,離不開一流的大師。在中國人民大學,立德樹人就是根本任務。
2018年10月,新修《清史》103卷105冊3200萬字終於完成全部印製稿,正式提請驗收。這項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學術文化工程之一——國家清史纂修工程,正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名譽所長戴逸領銜主持。在85歲時,戴老曾這樣直抒胸懷:“清史是我的專業,我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它。可説是寢於斯、食於斯、學於斯、行於斯。清史是我理念之歸宿、精神之依託、生命之安宅。”
“辦新聞教育要時刻關注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要和中國新聞事業的實踐相結合。”到今天,96歲的中國新聞史學科開拓者和奠基人方漢奇,仍在為構建中國特色的新聞學知識體系高呼。70歲學電腦,80多歲開微博,年近90歲玩微信,他説:“我這輩子只做一件事,就是研究新聞史、教新聞史。”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中國人民大學注重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和馬克思主義教學與研究,被譽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
回看華北大學成立的8個專門研究室:中國歷史研究室,歷史學家范文瀾兼任主任;哲學研究室,哲學家艾思奇兼任主任;中國語文研究室,語言文字學家吳玉章兼任主任;國際法研究室,法學家何思敬任主任……真是名家雲集、大師薈萃。
再看中國人民大學成立後,從建校初期的“八大系”到孕育孵化一大批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現代專業;從新中國法學、新聞學的第一位博士和第一位外籍文科博士,到囊括“第一本中共黨史教材”“第一部馬克思主義思想通史”“第一套哲學專業教材”等在內的眾多“第一”,中國人民大學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
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看來,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真正屹立於世界學術之林,必須把根基深深扎進中華文明沃土之中,把眼光牢牢投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85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始終堅持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辦學特色,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成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的重鎮。
“先鋒分子”
剛剛過去的暑假,許多人大學生收穫了一堂教室之外的必修課。
他們有的參與“千人百村”項目,蹲點河南省光山縣東嶽村,把鄉村振興宏大命題變成咫尺實例;有的參加“創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聚焦環境治理,為前沿問題補充“最優解”;有的跟隨“案例中國”項目,走進四川省瀘縣,從上百頁的實踐材料中,總結出瀘縣宅基地改革的基層智慧……“學在人大,行在中國”,這樣的故事説不完。
“完成這些科研、實踐項目時,我們嘗試着親近祖國大地、捕捉課堂之外的世間百態,也直觀地理解了中國社會的治理邏輯、建設邏輯、發展邏輯。”去年畢業後赴西部基層就業的校友徐貴榮,回憶起人大暑期社會實踐,依然心潮澎湃。
在校期間,人大學子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進入社會後,人大人用自己的躬身實踐,為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寫下精彩註腳。
從改革開放初期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胡福明校友,到改革開放新時期撰寫《東方風來滿眼春》的陳錫添校友……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館長賈鐵英發現,離校後,校友生活的城市、工作的行業等可能都會改變,唯一不變的是在人大鑄就的精神根基。
1937年,毛澤東同志為陝北公學成立題詞説:“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這些人具有政治遠見。這些人充滿着鬥爭精神和犧牲精神。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與正直的。這些人不謀私利,唯一的為着民族與社會的解放。這些人不怕困難,在困難面前總是堅定的,勇敢向前的。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者,而是腳踏實地富於實際精神的人們。中國要有一大羣這樣的先鋒分子,中國革命的任務就能夠順利的解決。”
在中國人民大學,這段話被反覆提起。
今天,新時代的中國,黨和人民同樣需要一大批這樣的先鋒分子。無論身處天南海北、工作在千行百業,奮進在新時代前列的昂揚精神,人大師生將始終保持。
不少人大人説,大家有一種相通的感受,就是在人羣中能精準識別出校友。“説不明白具體是什麼,應該就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氣質。”
實事求是,鐫刻着這四個大字的校訓石,矗立在學校東門,已成為人大一景。(記者 葉子)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9月29日 第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