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向社會公示“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導師”等18個新職業。經公示徵求意見、修改完善後,這些新職業將被納入新版職業分類大典。其中,數字經濟發展中催生的數字職業受到廣泛關注,也成為老年人、畢業生等重點人羣的就業新選擇。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其中,60到69歲的低齡老年人口占55.83%;調查顯示,近8成受訪老年人有退休後再就業的意願。“老有所為”是很多低齡老年人的真實願景。
互聯網數字經濟催生的“方言私教”等就業工種,既能滿足低齡老年人實現自我價值、獲得社會認同的需求,又能一定程度上應對我國面臨的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問題。
疫情期間,“方言私教”通過線上正常給學生上課(塗永琴攝)
廣東“靚姨”退而不休 主動投身數字經濟新職業
晚上7點50分,剛從學校圖書館出來的北京大三女生賀靚,急匆匆地跑回宿舍,打開電腦,開始上下午預約的粵語課。
賀靚今年21歲,是個標準的“港迷”,對經典的港片、港劇、港樂如數家珍。三個月前,她下定決心,打算本科畢業後去香港或者廣東的高校深造,便想提前系統學習下粵語,於是就在美團上搜到了一家粵語培訓機構。
8點,課程準時開始了。伴隨着一句“食咗飯未啊”,賀靚的粵語私教老師塗永琴出現在屏幕裏。
塗永琴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畢業於深圳大學,退休前是廣州某銀行貸款審核組組長,帶着近50人的團隊,工作期間曾外派到香港工作六年。
2016年,考慮到銀行考核嚴格、壓力大,擔憂長期如此身體承受不了,塗永琴便申請了內退,“正好也把位置讓出來給別人。”退休後,她跟着工作調動的老公,來到北京生活。
2018年,塗永琴又將年邁的父親接到北京。但她並不願意因為年齡的增長和照顧家人,就完全放棄工作、賦閒在家,便想找一份不需要坐班的工作,既能發揮個人價值,又能照顧父親。
一次在美團點外賣時,她發現平台上有很多本地商户,包括一些語言培訓機構。離家也不遠,何不試着教教粵語呢?她試着撥打商户電話,得知有些粵語培訓機構正好缺老師,便順理成章做起了粵語私教的工作。
據她介紹,相較於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儘管粵語並不是培訓機構重點推廣的項目,但是這幾年報名的學生明顯增多,他們一部分純粹是出於興趣愛好,大部分則是計劃未來去香港或廣東工作、深造。
目前,粗略統計,塗永琴已經給超過200多位大學生和白領進行過一對一授課。
老年人口質量不斷提高 低齡老年人再就業成趨勢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其帶來的重要機遇之一,就是老年人力資源存在巨大的開發潛力。
一方面,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人口預期壽命不斷提高。同時,在各個產業機械化、電子化、數字化技術助力下,工作崗位的勞動強度出現下降趨勢,一些工作崗位對體力和體能的要求明顯降低,提高了人們的實際勞動年齡。
另一方面,我國老年人的文化水平不斷提高。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中,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2085萬人。這些低齡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識、經驗、技能的優勢,他們作為老年人力資源的主體,仍然可以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事實上,像塗永琴一樣希望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的低齡老年人並不是少數。上海市退休職工服務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77.5%的受訪老年人有退休後再就業的意願。
無論能力還是意願層面,低齡老年人都有充分再就業的理由。近年來,中央及各地政府多次出台相關政策意見,鼓勵重新開發和配置低齡老年人的人力資源,提高低齡老年人的勞動參與率,這都是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的重要舉措。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提出把老有所為同老有所養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低齡老年人作用。探索適合老年人靈活就業的模式。鼓勵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庫,為有勞動意願的老年人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新創業指導服務。
2022年年初,江蘇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江蘇省就業促進條例》。首次提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鼓勵老年人再就業的政策措施,提供就業服務、就業培訓等支持,維護老年人再就業的合法權益。企業可以按照國家和江蘇省有關規定為超齡就業人員辦理工傷保險。作為進入新時代後全國第一部就業促進地方性法規,該《條例》已於5月1日實施。
互聯網催生新就業形態 助力低齡老人發揮餘熱
全國老齡委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指出,目前,深圳、上海等城市已開始試點彈性退休、返聘制度、非全日制工作等靈活就業的方式,使有意願、有能力的老人有機會重新加入到工作中。
但相比低齡老年人龐大的再就業需求,社會目前可提供給他們的崗位非常有限。上海市退休職工服務中心的調查顯示,30.18%的受訪老年人具有再就業意願,但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機會。較長一段時期內,老年人再就業主要集中在保潔、保安、看倉庫等低門檻勞動密集型行業。
在此背景下,眾多低齡老年人開始試水互聯網求職。智聯招聘發佈的《中高齡求職者就業問題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2-9月,通過互聯網平台投遞簡歷的50歲及以上中高齡求職者同比增長32.4%,增速為35歲以下求職者的四倍以上。
與此同時,依託於互聯網平台進行供需匹配的“方言私教”等靈活就業工種應運而生。
“對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説找工作很尷尬。我是偶然在美團上看到有粵語培訓機構,有點好奇想打聽下有什麼課,沒想到自己能靠教粵語掙錢,”塗永琴坦言,“粵語私教的工作較為自由,可以靈活安排時間,所以我可以同時為好幾家機構服務。”
學生們大部分來源於互聯網渠道。“我90%的學生都是通過美團找來的,”塗永琴説,“雖然很多線下課程改為了線上,但得益於姜昆老師在春晚上用粵語講了相聲,今年的課明顯安排得更多了。”
據服務零售平台美團的數據,2021年,含有“方言”“粵語”等關鍵詞的訂單量同比增長416.5%。
和其他新就業形態一樣,“方言私教”從業者遵循自由、自主、多勞多得的原則。最多的一個月,塗永琴拿到了16000元的收入。
通過教授粵語,塗永琴認識了很多學生,憑藉網上各種好評,她漸漸在粵語教學圈子有了名氣。有高校邀請她為即將赴港深造的學生做培訓,還有汽車品牌請她錄製粵語版車載語音導航等。
“兼職做粵語私教既能發揮餘熱,又不必承受太大的工作壓力,還能讓更多的人喜歡上這種有趣的語言,這給我帶來很強的成就感,”塗永琴表示,“等父親病好了,我要全身心投入去做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