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前後冷空氣勢力變強 北方或有較強冰與雪天氣
中新網11月4日電 今年冬季會不會出現大面積的雨雪天氣?對此,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4日回應,到明年1月前後,影響中國的冷空氣勢力會明顯變強,中國中東部和大部地區的氣温會較常年偏低,北方地區有可能出現比較強的冰與雪的天氣,要注意防範。
中國氣象局4日召開11月新聞發佈會,介紹10月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及11月氣候趨勢預測等內容。會上,有記者提問稱,今年冬季會不會出現大面積的雨雪天氣?與往年相比,雨雪的降水量和範圍有沒有變化?會不會對春運造成影響?
賈小龍表示,關於今年冬季中國總體氣候趨勢,近期組織了相關業務科研單位與國內高校從事氣氣候研究的專家,對今年冬季氣候趨勢進行會商。根據目前會商意見,今年冬季影響中國的冷空氣總體比較頻繁,冷空氣勢力總體偏強。另外,今年冬季影響中國的冷空氣路徑總體是以西北路徑為主。在這樣整體形勢下,今年冬季,除了東北地區和東部沿海以及高原地區偏暖一點以外,其餘大部地區的氣温是正常到偏低。降水總體上是北多南少,因為受到拉尼娜影響,南方的水汽輸送條件總體偏差、降水偏少。
賈小龍説,今年冬季中國氣候變化階段性非常明顯,尤其是氣温變化。在冬季前期,除內蒙古西部、西北地區和華南地區氣温偏低以外,全國大部地區的氣温還是正常到偏高的分佈。到明年1月前後,影響中國的冷空氣勢力會明顯變強,中東部和大部地區氣温會較常年偏低,北方地區有可能出現比較強的冰與雪天氣,要注意防範。南方地區受到拉尼娜影響,今年冬季出現大範圍的、持續性的低温雨雪冰凍的可能性比較小。但在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西部,冬季還是會出現階段性雨雪天氣。
賈小龍指出,氣候預測本身難度非常大,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影響氣候的變化因子和因素是複雜的,有來自於熱帶地區的,也有來高緯極區的影響,這些因素相互作用,造成了氣候預測的難度大、不確定性大。
“我們一方面是加強氣候機理規律的認識,同時也發展一些氣候預測的方法,後期也會及時地監測會商,提供滾動的氣候趨勢預測意見。”賈小龍表示。
此外,有記者提問稱,最近網上有視頻顯示秦嶺一側出現了大團的雲霧,另一側晴空萬里。視頻配文説“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了南下的空氣”,想問氣象部門對此怎麼看?
賈小龍回應稱,全球海洋大陸的分佈,包括陸地上的地形、山脈格局,對氣候的形成產生重要作用。比如説,青藏高原對東亞地區的季風氣候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從秦嶺的角度來説,它的尺度比青藏高原小很多,秦嶺的屏障高度在3000米左右,秦嶺廣義山脈可以到上千公里。它的隆起對氣流有一定的阻擋作用,一方面對北方下來的冷空氣有阻擋作用,另一方面對南方熱帶地區向北輸送水汽也有阻擋作用。再小尺度的山脈對局地的天氣氣候也是有影響的,在它的尺度範圍內,可以對氣流產生一定的影響,但超過尺度範圍的冷空氣可能不是它能夠攔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