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賣不完的麪包,要扔掉;甚至做大了、做小了、做扁了的“不好看”的麪包,也要扔掉!近日,南京市雨花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某違規麪包店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並行政約談。據悉,這是《反食品浪費法》實施以來,南京向浪費食物的商家發出的第一份《責令改正通知書》和開展的首次約談。
據央視新聞報道,南京、廈門等地相繼開出了針對食品浪費的責令改正文書。這些商家的共同點,就是把沒有變質,但當天沒賣掉、或者品相差的麪包直接扔進了垃圾桶。
在人們的印象中,保存期精確到分鐘、外觀精確到釐米、配料精確到克的食品製作流程,往往是“高品質”“物有所值”的代表;“次品”寧願扔掉也不打折銷售,也是許多知名餐飲企業的生產經營準則,甚至以此為賣點。但顯而易見,以如此方式“控制品質”,造成食物浪費是必然的,尤其是在《反食品浪費法》已正式實施的情況下,更屬於違法行為。
對此,有不少網友提出建議,這些所謂的“次品”可以通過免費試吃、贈送等方式處理,或者定向捐給福利院、養老院等機構。然而從實際經營的角度考慮,無論是試吃還是贈送,勢必影響銷量。而定向捐贈,其中涉及的運輸、存儲等環節無疑會增加運營成本,而其中任何一環一旦出現問題給食用者帶來不適,那麼必然是大麻煩。這也是經營者的顧慮所致。
但是説到底,辦法總比問題多,保證品質和避免浪費並不該是一對矛盾的存在。尤其在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國,通過改良技術、二次加工等,完全可以做到化“腐朽”為神奇,既避免浪費,又有機會研製出讓大家眼前一亮的新品。當然,誠信經營是這一模式的前提,對於新品的原料商家也應明示。
作者:雷鵬
來源: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