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為國際合作注入活力

  綠色發展是當前最熱的關鍵詞之一。自《巴黎協定》簽訂以來,全球已有126個國家和地區提出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預計將在2050年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氣候變化、疫情反覆等挑戰下,如何實現全球綠色復甦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

  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首先,有助於形成更堅實的綠色發展國際共識。各國應通過加強合作,推動綠色金融的理念、政策、標準、實踐的交流共享,促進先發國家對後發國家提供相關技術援助,凝聚綠色發展的共識。

  其次,有助於推動全球經濟綠色復甦,優化市場資源配置。目前,全球資金並沒有與氣候變化危急程度相匹配,全球綠色復甦缺乏金融活水。進一步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能夠推動解決信息不對稱和投融資需求不匹配等問題,有效緩解各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中國一直是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倡導者。作為最早提出綠色信貸的國家,中國持續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相關產品和市場體系不斷健全,綠色金融科技應用日益廣泛。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的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約12萬億元,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累計發行綠色債券約1.2萬億元,規模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同時,中國積極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主動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中國推動共建綠色“一帶一路”,不僅滿足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環境訴求,也滿足了其在碳約束條件下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訴求。

  必須指出的是,在綠色金融領域,中美並不存在結構性利益衝突,兩國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礎。早在2010年,中國部分省份就積極推進與美國的綠色金融合作;2016年,中美同意開展綠色金融合作。隨後,中美綠色基金成立。

  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是一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複雜度高的系統工程,要推動形成一套具有指導性和適用性的綠色金融國際原則指引,促進綠色金融國際標準趨同,完善綠色金融國際合作平台,推動全球綠色金融能力共享。展望未來,各國應建立恰當的競爭化框架,確保綠色金融良好健康發展,推動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讓氣候事業惠及全人類。(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19 字。

轉載請註明: 綠色金融為國際合作注入活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