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觀劇報告:《那年青春》用扭曲的三觀另類“致青春” 2016.5.20日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綜合

  如今的電視劇,都愛拿“現實”來説事兒了。似乎有意要抵抗韓劇橫行多年、不沾煙火氣的幻想浪漫,用盡心力地給你描述着錢是多麼美好、以及沒錢又是多麼苦惱。正在熱播的《那年青春我們正好》亦不能免俗,在這個據説是描述80後“在理想與現實中迷茫、妥協與抗爭的故事”裏,“錢”這個字以絕對的主角形象出現,以巨大的魔力挾裹着人心、強撐着搖搖欲墜的三觀試圖告訴觀眾——那年青春我們正好!

  首先請允許各位電視機前的80後觀眾,默默地心疼自己三秒。然後再看看,“那年青春”的我們,有“多不好”。

  活在何靜這樣的老師手裏,能學好真的是基因好!

  這個出現在男女主角價值觀形成重要時期的女人,幾乎一輩子都沒説過什麼正經話。為了巴結領導,頂着領導夫人的白眼和冷臉視而不見,談笑風生的同時還不忘指揮自己女兒給一個看着就是街頭小流氓的大齡復讀生補習——別説是老師,相信任何一個好學生的家長,都斷然不會接受這種耽誤自己孩子學習的差事。

  為了打擊自己老公初戀女友的兒子,何老師幾次三番公開指責自己的學生“上樑不正下樑歪”、“你爸進監獄了沒人管教,你媽只顧着掙錢”、“只要你不給社會添麻煩,也就算功德圓滿”……儘管有不少人覺得當年的老師對待差生就是如此惡毒,但是結合後來他屢次罵老公時候提起的“舊情”,仍然難免借工作發泄私恨之嫌。

  因為私下開班補課被迫離開校園,何老師雖捨不得“人民教師”這個體面的身份,卻也終於得償所願混入了“商界”。為了能給女兒攀個富貴親,她對家道中落、初入社會的郭海兵冷嘲熱諷、對跟自己丈夫幾乎同齡的趙三殷勤諂媚,連當初被她定性為“人渣”的肖小軍,也因為一個服裝廠、一個酒吧的業績,讓這位何老師臉上有光,深感自己教育有方。

  韓露瘋狂、海兵無理,沒發展成校園暴力實屬萬幸!

  作為女主角劉婷的“閨蜜”,韓露幾乎符合所有八卦狗血論壇裏那種爆料貼中的閨蜜所有特徵,友誼的小船一翻再翻:管你什麼兩情相悦,我喜歡的男生,你就不能喜歡,不然就翻;看海濱追你不置可否,我最討厭你這裝無辜的嘴臉,説話就翻;後來是趙三窮追不捨,你欲拒還迎態度不明,我不爽也得翻。頂着閨蜜頭銜的劉婷,更像是她的假想敵,從被肖小軍拒絕的第一次開始,這個基調就沒法改變。

  郭海兵作為公務員之子,擁有權勢家庭叛逆子弟的諸多特點:拉幫結派當“老大”、兄弟有難都找他、慣吃霸王餐小攤主都怕……但就是這樣一個人,見到劉婷第一眼之後,就立馬改了主意要復讀考大學,不得不感慨愛情的偉大。他和韓露互相看不順眼,卻在愛情觀方面保持了高度一致:我喜歡你你就是我的,你喜歡誰都不重要,我都跟他搶!

  好在韓露並非校園大姐大,又好在肖小軍也不是吃素的,所以劉婷免去了遭遇太妹因爭風吃醋而扯頭髮、拍照、錄視頻(同時那年代手機條件也不具備)的折磨;肖小軍也因為有眾多小弟而不至於被圍毆攻擊。這兩個愛情至上的年輕人,看似為了愛情什麼都能捨棄,但一個招人煩、一個惹人厭,讓被他們喜歡的人倍感壓力。

  裝嫩不用心,從服裝到道具都在硬貼過去!

  從電視劇開篇快速切換的幾個鏡頭裏,我們看到了《魂鬥羅》、《拳皇》、《超級瑪麗》等經典遊戲畫面。導演和編劇憋足了一股勁在告訴你:看好了啊,我們説的就是你們80後,這馬上就要開始回顧過去。但是,從肖小軍的拉風油頭配鋼絲箍、高旗的厚劉海、胖子的中分頭造型中,觀眾們分別看到了小栗旬、都敏俊以及發福的郭富城,就是沒看到曾經的自己。

  如果説劉詩詩自帶柔光的臉,多少還能讓我們看到“青春”的痕跡,那麼跟她配戲的朋友們,多少都有點裝嫩的嫌疑。作為復讀生的郭海濱,更是一出場就令人震驚,黃毛、燙卷的造型倒是融古通今,可是衞衣戴帽的時尚法則卻怎麼都像是韓流再興後的事情。致命的一擊是,當他曬出全套小叮噹玩偶、並舉起小靜微微一笑時,屏幕裏四散的都是一種逗弄閨女的氣息。

  北冰洋汽水換成了瓶裝的Rio,主角們以這種方式告訴你成長就是,“我們不喝氣泡飲料,改喝氣泡酒啦”;肖小軍和郭海濱走向“商界”的第一個標誌就是,換了浮誇的印花襯衫和西裝,似乎還不及高中時期的高腰、立領制服看上去洋氣;韓露把自己的大歪辮換成挑染大波浪,高旗從都敏俊變成了五道口的理髮小哥……不是我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快。

  人設不合情理、感情輸出“有毒”,那年青春為啥值得追憶?

  對於80後而言,感觸最深的時代記憶怕是“獨生子女政策”,而劉婷家裏一個人民教師、一個類似公務員,卻理直氣壯地多出一個看着比姐姐還老的弟弟劉剛,這種當年在很多“公家單位”都要丟工作的大事,似乎並未對這一家人產生多大影響。

  肖小軍的成功固然讓人覺得深出一口惡氣,但是他的成功是建立在投機取巧、犧牲兄弟等等手段上,甚至為了討好趙三而騙約劉婷出門見面;雖然常常被誇有做生意的頭腦,卻並未實在表現出自己的商業潛力;他常常表達自己對錢的追求,是為了讓身邊的朋友過得更好,這種情誼看似感天動地卻又經不起推敲:朋友何其多?你又能負責得了幾個?

  青澀美好的校園初戀、同苦同樂的同窗情誼、與老師的鬥智鬥勇,以及曲折中前進的奮鬥經歷、在否定中一步步找到信心,在迷茫中一點點找到人生方向……青春、勵志本來有很多故事可以講,像《那年青春》這樣藉着“現實”的理由,強調如此扭曲的價值觀實在沒什麼必要。現實已經夠讓人無奈了,既然要追憶青春,何不多一點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