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肄業流落街頭 曾經才子為何淪落至此
北大肄業流落街頭,曾經才子為何淪落至此。在方莊市場門口、方莊橋東的人行天橋上或者麥哆KTV門口,總能見到一個看似流浪漢的青年:他蓬頭垢面、佝僂着背,背一個雙肩包。有的時候他賣造型氣球,編氣球時雙手特別靈巧;有時他賣玫瑰花,推銷起來嘴挺甜,還常冒出個把高大上名詞兒;最特別的是,有時他杵在那裏,像截木樁子,半天一動不動。
北大肄業流落街頭 曾經才子為何淪落至此
兩月前,他的腿燙傷了,一條褲腿擼至膝蓋處,血肉模糊的膝蓋裸露在外。他身前擺了一個乞討紙箱,方莊市場管理人員還給了他一把椅子,讓他坐着乞討。來來往往的方莊人早都熟悉了這張面孔,只是鮮有人會駐足,打聽他的名字及過往。
他叫馬駿,36歲,一名自稱有行為障礙的北大肄業生,成為“期貨輸家”後人生陡變。
名校肄業生流落街頭
馬駿説他的腿傷是與一名打開水的人相撞後,被開水燙傷的。後因腿傷走路不利落,上樓時不慎摔倒又傷及了胳膊,便靠乞討度日。他説這些時一直低着頭,不看任何人。
在馬駿的自我講述中,他是北京人,專科畢業於北京化工大學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本科就讀北京大學學心理學,後因病退學。無人照顧後流浪街頭,靠賣氣球和玫瑰維持生計。
他説自幼父母離異,跟着爺爺奶奶長大,“我爸媽早就不要我了,爺爺去世後,姑姑還把我趕出了家門,佔了我爺爺的房子,現在只能睡大街上了……”
記者很好奇,“北京這麼多假乞丐,在這裏乞討能夠生活嗎?”
馬駿抬起頭:“我就知道有一部分人不相信我。大數據裏講過,你知道貝葉斯定理嗎?每天有若干人看到你,其中一定有變量,我每天能接受三個人的捐助就能吃飽,這叫概率推理。概率推理也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馬駿稱,他在北大讀書期間患上了行為障礙,“經常會站立不動,不吃不喝,一開始是站立幾個小時,再後來是一整天,像木頭一樣。不是身體僵硬不能動,而是不敢動,感覺面前是一個懸崖,我每天站在懸崖邊上害怕邁出那一步。”
去年11月,記者跟了馬駿18天,他每天都“發病”——頭跟身體呈90度站着,一上午一動不動,到中午,他會再換地方接着站。隨着天氣日益變冷,馬駿不再一動不動地站着,而是找個暖和地方待着。
每次問及病歷及用藥情況,馬駿總有理由搪塞:比如病歷在某醫院,他不知道醫生的姓名,也沒有聯繫方式;比如精神科的醫生不能接受採訪。
去年12月底,記者接到馬駿打來的電話,稱自己明天將要去醫院看病,身上沒錢了,想借200元錢用來買藥。
記者提出第二天陪同他一起去醫院,馬駿沉默片刻,同意了。第二天,他“失聯”了,電話不接。
“馬駿是個好學、內向的學生。”北京大學2011級心理系班主任韓穎證實。
通過馬駿身份證號可以查到,他於2011年進入北大心理系學習。“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簡稱“學信網”)上的“電子學籍檔案”註明:馬駿,1999級北京化工大學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全日制專科生。2011級北京大學心理學專業本科,學籍狀態標註“退學”。
受傷後乞討拒絕去救助站
馬駿説,他曾在雙安商場賣過“安娜蘇”化妝品。已經退休的雙安商場化妝品區前領班娟姐,對馬駿有些印象。“雙安商場櫃枱調整,安娜蘇撤櫃有五六年了。”娟姐回憶起,馬駿曾是安娜蘇專櫃的售貨員。她用三個詞形容馬駿:聰明、聽話、會説話。
方莊市場鮮花攤位老闆硃紅霞待人熱情,馬駿隔三岔五來這裏買花,每次買7朵,有幾次賒賬都如期奉還。“這個人信譽還挺好的,”硃紅霞眼裏的馬駿“挺聰明的,説話嘴特甜,除了總低着頭走路外,沒覺得他是個病人”。
在方莊橋上賣雜貨的小夥子與馬駿成了“同事”,他大致描述了馬駿的作息時間表:早7點在方莊橋上賣氣球,生意做到下午5點,然後去方莊市場批發鮮花,從傍晚到第二天凌晨4點左右,他在方莊橋對面的麥哆KTV門口賣花,玫瑰賣20元一朵。凌晨4點至7點是他的睡覺時間,棲身地點是電話亭、麥當勞店、24小時營業的KTV走廊。賣雜貨的小夥子特別提到馬駿的睡姿:“他坐着靠牆睡。”
去年10月14日,方莊地區辦事處接到市長熱線12345打來的電話,稱方莊市場門口有人乞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