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着力解決當前科普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短板和不足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9月5日上午10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科技部副部長李萌,中國科協專職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介紹新時代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有關情況。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表示,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彰顯了黨中央對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新時代科普工作支撐和服務國家科技創新大局的重要性在日益提升。
一是《意見》提出了落實同等重要的工作思路、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特別注重強調加強制度保障,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保障對科普工作的投入。完善科普獎勵激勵機制,加強科普工作的監督和評估,要求完善科普的法律法規體系,積極推動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二是適應網絡化和智能化趨勢,創新科普工作的理念和方式。現在的科普工作跟以往的科普工作不一樣,以往是通過書籍和展板向公眾科普,當前科普工作正在由線下平面化向線上線下數字化、智能化結合的方向發展。網絡時代信息爆炸,通過微博、網絡、微信形式傳播的科學信息已經佔到80%以上。科學性、正能量的科普內容傳播快、影響大,偽科學、反科學的不良信息在網上傳播快、影響大。信息技術和媒體技術的快速迭代發展,對科普傳播的內容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機遇,所以《意見》特別強調,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不斷豐富科普作品的形態和傳播渠道,讓公眾在深度體驗和互動過程中不斷提高科學素養。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着力解決當前科普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短板和不足。
針對科普場館覆蓋不足的問題。目前,全國共有1500多個科技類的場館,場館數量遠低於公眾的實際需求,大部分的場館多為綜合性場館,內容形式相對還比較單一,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有的甚至存在着內容不準確的問題。我們正在策劃內容提升行動也是出於這個目的。比如,我們的工業遺產,缺乏工業知識的科普。農業遺產也缺乏農業知識的科普。所以《意見》提出,要鼓勵建設具有地域、產業、學科等特色的科普基地,全面提升科普館服務能力。
針對新興產業和科研科技科普不足的問題,我們現在很多的前沿科普是通過熱點問題大大促進的。比如新冠疫情帶來了病毒學的大普及。從病毒傳播等科技知識通過熱點問題在公眾中廣泛普及的現象可以看出,廣大羣眾迫切需要了解前沿的最新知識,因為如果不瞭解情況、不瞭解利弊,會造成一些混亂。所以《意見》強調,要發揮科技創新對科普工作的引領作用,聚焦基礎研究和前沿領域,向公眾普及科學的新發現、技術的新成果,推動科技資源科普化。有很多科技資源,每年有很多的項目和成果,全球科技創新的進展也很快,要把這些科普化,介紹給廣大羣眾。
針對應急科普不足的問題,特別是防火、防震、防疫、防洪、抗旱這些緊急避險和應急救援的專業領域科普,相對還不足。所以《意見》強調,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行業領域科普工作的組織協調、服務引導、公共應急、監督考評。要建立應急科普機制,統籌日常和應急科普工作,加強行業領域的科普公共應急工作。
針對網絡科普中間存在的問題,《意見》要求加強主流媒體的示範引領作用。特別要強化新興媒體的責任意識,對科普作品等傳播內容的科學性進行把關。要加強科普輿論陣地建設和監管,整治網絡傳播中以科普名義欺騙羣眾、擾亂社會、影響穩定的行為。
《意見》還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強調要堅持開放合作。
(總枱央視記者 孔祿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