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戰術效果牽強 或成美對韓軍售大單“前菜”
9月7日,第二批4輛“薩德”攔截彈發射車駛入星州基地,與4月26日先期就位的兩輛發射車形成一整套反導系統,即將整套投入使用。
9月7日,在慶尚北道星州郡,裝載着剩餘4輛“薩德”發射車相關設備的駐韓美軍車輛正經由星州郡韶成裏村民會館前往部署基地,遭到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圖片來源:韓聯社)
部署“薩德”系統,徒增韓國防空負擔
雖然韓美軍方一再強調,在朝鮮核試驗威力和彈道導彈射程與日俱增的情況下,臨時部署“薩德”抗衡朝鮮核導威脅勢在必行,一套“薩德”系統的反導範圍可以覆蓋韓國面積的1/2到2/3,但韓國軍方人士同時也表示,為提高攔截成功率,韓軍還將自主開發導彈防禦系統(KAMD),以形成高低搭配的多層反導網。這一表態,似乎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包括韓美有關人士在內的關於“薩德”系統入韓軍事效用的擔心:目前部署的“薩德”武器系統,無法有效防護包括首爾在內的韓國眾多重要城市,30%至50%的韓國領土面積仍將暴露在北方可能發射的導彈威脅之下;而且,薩德”屬於高空反導系統,有效攔截高度在40千米到150千米之間,對於朝鮮低角度發射的近程導彈顯然無能為力。所以,還有必要在“薩德”基地部署“愛國者”導彈和近防武器等系統,專門承擔攔截高度在40千米以下的近程攻擊武器。
事實上,韓軍所提到的KAMD系統的核心攔截手段,主要由“愛國者2”“愛國者3”導彈和“鐵鷹-II”中程防空導彈組成。據韓媒報道,韓軍正在對“愛國者”導彈進行升級改造,將破片殺傷性的2型升級為直接撞擊目標的3型,駐韓美軍則計劃在明年年內把現有“愛國者”導彈全部升級為射程更遠的“愛國者-3 MSE”型導彈。“鐵鷹-II”的基本型可以攔截飛行高度在10千米到15千米的敵機,韓軍計劃自主改進性能,將其用於攔截15千米以上的彈道導彈。同時,韓國海軍的3艘宙斯盾驅逐艦裝備的150千米射程“標準-2”防空導彈也被視為KAMD的攔截手段。然而,朝鮮已經研製出射程超過500千米的“北極星1”型潛射導彈,目前還在研製射程超2000千米的“北極星3”型導彈。如果研製成功,韓國的“標準-2”導彈恐怕也將鞭長莫及。對此,有韓媒一針見血地指出:部署“薩德”系統,徒增韓國防空負擔。
文在寅防務政策仍然搖擺,副作用凸顯
在南北問題上,文在寅政府與其兩位前任是完全不同的政策和立場。儘管朝鮮方面對韓國的示好冷眼相待,但必須指出的是,以溝通和對話為核心的“陽光政策”還是得到了韓國民眾的高度支持。文在寅政府履職以來,韓國民眾對新一屆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及措施都給予了高度認可。然而,就在政府完成“薩德”成套部署的第二天,文在寅的蓋洛普民調支持率降到了72%,相比之前長期保持在80%以上高位運行的支持率,顯然遜色不少。特別是韓國國內集中爆發的反對“薩德”部署的民眾抗議引發的警民衝突,非常具有代表性地表達出了民眾對文在寅政府安保政策的不滿。以民意為尊的韓國民主政治環境下,在以反對黨力量決定內閣政策執行力為特點之一的政治體制中,這或將是文在寅及自由民主黨必須正視和解決的現實問題。
針對部署或取消“薩德”系統的兩個選項問題,文在寅政府並沒有顯示出民眾和國際社會所期待的政策突破和執政智慧。其一度試圖通過“拖”來給解決“薩德”問題爭取回旋餘地,但不斷“搖擺”的政策卻使自己的選擇空間一步步縮小。就任伊始,文在寅做出了對“薩德”用地進行徹底“環評”的決定,在環評結果正式出台之前,暫停部署“薩德”。儘管這個解決“策略”對中俄美韓各方都不是滿意的答案,但鑑於政府剛剛履新,人事安排、軍政關係、外交內政千頭萬緒,各方總體上保持了拭目以待的耐心。如今整套的“薩德”系統已經部署完成,據韓軍方有關人士表示,美軍將首先啓動對6輛發射車、火控雷達、作戰指控站的供電工程,儘早爭取這支“薩德”反導連的核心整套裝備投入使用。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韓媒透露,啓動軍事基地化所需的正式環評預計將於明年上半年結束,6輛發射車都放置於鋁板上,待決定最終部署後才會移至混凝土地面,最終實現落地。如果説當初“環評”還是一條擺得上台面的權宜之計,那麼現在將發射車停放在鋁板和水泥地面的區別再作為回應各方關切的説辭,無疑會讓人覺得韓國政府“計盡辭窮”、開始玩文字遊戲了。
對於中國來講,“薩德”問題不僅僅是韓國政府部署一套戰術武器應對朝鮮核導威脅的問題。它的X波段雷達覆蓋半徑達到1500千米至2000千米,對中國的戰略防務能力形成了直接威脅,增強了美軍偵測中國戰略及戰術軍事行動的能力,將實質性改變當前的中外軍事力量的戰略對比。不僅如此,韓國引進並部署“薩德”系統的作法,還違背了當初對中國作出的“美國未向韓國提出任何請求,韓美沒有就此協商,也沒有做出任何決定”的“三不”承諾,傷害了中韓過去幾年間建立起來的充分信任和睦鄰感情。更為現實的是,韓國的作法,抽掉了地區國家共同應對半島核導危機的合力“鋼筋”,還進一步增大了地區裝備競爭、破壞地區戰略穩定的風險。筆者認為,以合作安全、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可持續安全為主要內容的新安全觀是解決半島地緣博弈困境的有益指導原則,從根本上解決統一認識的問題,將實現半島無核化和避免半島發生軍事衝突和戰爭放在第一位。“薩德”問題需要服從這一目標,而不應該成為中韓合作的障礙。
韓國恐在美軍售“深坑”中越陷越深
事情還有可能進一步發展,但卻不會像韓國政府設想的那樣發展。韓美雙方各有一撥人一唱一和:一方面,韓國內有人提出,臨時部署於星州的一套“薩德”系統不足以保護韓國首都圈和美軍平澤基地,應在江原道某地額外部署一套系統;在今後建造的3艘宙斯盾艦上裝備500千米射程“標準-3”型導彈、另建海上“薩德”系統形成重複重疊反導網的呼聲高漲。另一方面,韓美一直推進修訂《韓美導彈指南》,擬把射程為800千米的彈道導彈搭載的彈頭重量從目前的500千克提升到1000千克以上。最近,美國國防部也就提升韓軍彈道導彈搭載的彈頭重量公開表示,為增強韓軍防禦力量,正積極考慮該事宜。9月4日晚,文在寅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雙方商定解除《韓美導彈指南》規定的韓軍導彈彈頭重量限制,彈頭重量理論上已經被鬆綁,韓軍可開發攻擊朝軍地下軍事設施的超強威力導彈。韓國內觀察人士指出,特朗普解除韓軍彈道導彈彈頭重量限制,並連日放風稱同意韓國採購美軍武器,意在向韓國繼續推銷“薩德”系統。
筆者認為,就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指導思想而言,結合此前卡塔爾斷交事件始末,韓國想要在防務問題上憑藉美韓防務同盟一紙條約、意圖“一毛不拔”地只進不出,恐怕只是一廂情願的事。雖然美韓先前就10億美元“薩德”費用的爭論告一段落,美國國內對特朗普退出並重開“美韓自貿協定”存有不同意見,特朗普承諾“堅定協防”韓國,並不意味着特朗普會給韓美防務免單,更大的可能是,這一套“薩德”系統只是未來軍售大單的“前菜”。
(嶽立: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東北亞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頭巷很美在惹”:沒有俞敏洪,他還不知道在加拿大幹什麼呢
網友“頭巷很美俾”:聽着是這麼回事。不過徐小平缺少人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