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一家兩代人為了它們的28年堅守

  新華社成都10月16日電(記者楊迪、王曦)28年前,剛剛大學畢業的周亮回家鄉四川宜賓,協助父親周世武經營宜賓珍稀水生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宜賓所”)。目前,這家民營研究所,已經實現長江鱘的全人工繁殖和子三代苗種生產。

  據統計,該所已累計增殖放流長江鱘38.4萬尾。此外,在中華鱘、胭脂魚、圓口銅魚、巖原鯉等珍稀魚類的人工繁育上,宜賓所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新華全媒+|一家兩代人為了它們的28年堅守

    在長江上游自然保護區珍稀特有魚類馴養救護中心,周亮仔細觀察長江鱘的生長情況。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長江鱘,又稱達氏鱘,是長江上游特有的珍稀魚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又被稱為“水中大熊貓”;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級保護物種。

  宜賓漁民口中流傳着“千斤臘子萬斤象,黃排大得不像樣”的俗語。對魚兒有濃厚興趣的周世武一番研究後,搞明白了,“臘子”是中華鱘,“象”是白鱘,“黃排”是胭脂魚,再加上被稱為“沙臘子”的長江鱘,過去都是長江中經常見到的魚類,有的物種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上億年。但到了20世紀90年代,這些魚類的數量已大幅減少,有的甚至瀕臨滅絕。當時周世武萌生了創辦研究所的想法。

  他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自籌資金,1993年正式創辦宜賓所。他還把周亮從成都叫了回來,研究人工繁育這些珍稀魚類的方法,同時也飼養江團、鯰魚等經濟魚類,支撐研究所的運轉。

新華全媒+|一家兩代人為了它們的28年堅守

周亮在位於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的養殖場內查看中華鱘的生長情況。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當時人工繁育中華鱘還沒有攻克轉食飼料的難關,只吃水蚯蚓或蚯蚓。“相當於頓頓飯都要吃肉,成本很高。”周亮向記者回憶,研究所剛剛起步,沒有資金來源,不可能去批量採購,只能自己想辦法去找。周家父子和同事們一起,每天一大早出發,頂着太陽爬山行走幾十公里去挖蚯蚓,中午吃點乾糧,傍晚才回到養殖場。

  父子倆以前都不懂水產養殖,只能從頭學起。那時住在山上,晚上閒下來就看魚類專業書籍,不懂就寫信去請教專家。四川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長江所等單位都給予了他們很多技術支持。

  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宜賓當地的長江鱘種魚變得難覓蹤跡,周世武父子只能收集幼魚來飼養。隨着飼養規模越來越大,宜賓所的運行成本越來越高。

  不過,一家兩代人的堅守最終有了成果。1998年,宜賓所池塘培育的長江鱘親魚人工繁殖成功。2004年,長江鱘實現規模化人工繁殖;同年,周世武從長江所帶回的中華鱘達到性成熟,宜賓所實現了對在純淡水池塘環境下長大的中華鱘性成熟產卵受精。

  2018年,宜賓所與長江所合作實現長江鱘子三代苗種生產,獲得子三代開口期苗種6萬餘尾;與四川省水產研究所合作進行了長江鱘親本遺傳家系的基因檢測。

  “行業裏有句話叫‘大水養大魚’。魚的生長過程,要不斷地換更大的塘。”周亮看着研究所魚塘裏的中華鱘説。當年,父親從湖北荊州抱回來的50尾中華鱘,除去1997年為慶祝香港迴歸放流的30尾,剩下的至今還存活3尾。儘管宜賓所在2004年就實現了中華鱘產卵出苗,此後與長江所合作也數次產卵,但效果一直不好,直到2020年才再次實現出苗,此次出苗8萬餘尾。28年的堅守與等待中,父親已因病去世,周亮也從一個朝氣蓬勃的小夥變成了即將“奔五”的中年人。

  下一次中華鱘出苗還未知何時,但周亮堅信,大江大河才是這些魚兒的最終歸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2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華全媒+|一家兩代人為了它們的28年堅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