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3錢塘江湧潮科考又有這些新發現!觀賞湧潮何時最佳?一起來看

由 撒宏才 發佈於 綜合

9月30日,“2023錢塘江湧潮科考”新聞發佈會在海寧鹽官召開,會上發佈了《2023錢塘江湧潮科考報告》。

2023年8月19日~9月30日,由浙江省錢塘江管理局、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中共海寧市委宣傳部主辦,浙江省錢塘江湧潮研究會承辦,海寧市傳媒中心、海寧市潮文化研究會共同協辦的“2023錢塘江湧潮科考”在130千米長的湧潮河段拉開帷幕。

本次科考共有60多名隊員參與,活動範圍從錢塘江湧潮起始(海鹽黃沙塢排澇閘與餘姚新臨海浦閘連線以東)至湧潮消失處(富春江五豐島與東洲島之間)。科考分為九組,科考隊員在懸空沙、五豐島、九溪、錢江新城、美女壩、老鹽倉、鹽官、新倉段(塔山壩—大缺口段)、新東進閘段(臨海浦閘—嘉紹大橋)進行考察。

2021錢塘江湧潮科考,更新了人們對湧潮的起潮點與消亡點的傳統認識,並首次發現魚鱗潮,從科學的角度歸納整理了八種潮型;2022錢塘江湧潮科考,在多地發現魚鱗潮,並利用微光相機在鹽官拍攝夜潮。

與前兩年相比,“2023錢塘江湧潮科考”又有一些新特點、新發現。本次科考利用無人船獲取相關水文要素,並結合湧潮觀測站、無人機等專業設施設備,實現水、陸、空一體化觀測。

除利用新手段之外,在富春江懸空沙的支汊發現對撞潮,是本次科考的一大亮點。科考隊員還在鹽官江面發現了交叉潮,在新倉的江面更是觀測到了罕見的雙V交叉潮,而嘉紹大橋附近的魚鱗潮較之前出現的範圍與規模有所減小。

2023錢塘江湧潮科考,在研究全年的錢塘江湧潮觀測資料、地形數據的基礎上,分析獲取各類影響湧潮的參數或要素、並探索其相互影響的內在規律,更好地推動錢塘江湧潮研究、錢江潮景觀保護利用,服務於錢塘江兩岸城市帶建設與社會發展。

科考新發現

懸空沙支汊發現對撞潮

錢塘江湧潮自東向西奔騰上百公里,途經聞堰後漸趨減弱,富春江主槽內已難覓蹤跡。此次,科考人員在懸空沙支汊發現了對撞潮。

老鹽倉—尖山河段交叉潮有新變化

2023年科考發現交叉潮出現了新變化,從形態看,潮水在交叉後呈現出兩個“V”字,而且處在動態的變化中。交叉之後,兩股潮水繼續行進,而中間的一股潮水呈現向前奔湧的態勢,實屬罕見。

今年魚鱗潮出現範圍及規模有所減少

魚鱗潮是2021年湧潮科考期間首次在上虞發現,2022年除了上虞,還在海寧新倉、杭州下沙、五豐島等多處新發現了魚鱗潮,兩年間,嘉紹大橋下游約5千米範圍一直是最為壯觀的區域。魚鱗潮的形成機制較為複雜,總的來説,它是兩股潮相遇交匯形成的特殊潮景,其中至少應有一股波紋潮,波紋潮潮頭波峯、波谷特徵是形成魚鱗潮的必要條件之一。

2023年湧潮科考期間,魚鱗潮主要出現在上虞的虞北漁港上游到嘉紹大橋下游,受錢塘江灘槽變化影響,南岸潮前水深減小,北潮行進至南岸時無法充分演化為波紋潮,導致該區域魚鱗潮出現的範圍和規模較同期有所減少。

科考新認識

觀賞湧潮的最佳時間段是什麼時候?

2021年至今,統計表明,臨江碼頭、大缺口、鹽官湧潮觀賞星級3星以上的佔比平均為69.6%、35.8%、51.7%,一年內3星以上的湧潮觀賞期達到254、131、189天。2022 年,海寧大缺口、鹽官湧潮高度月最大值出現在9月,年內7~11月的湧潮較為壯觀。

影響湧潮高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湧潮高度的主要影響因子為當地潮差,兩者間呈高度正相關關係,當地潮差越大,該區域湧潮高度越高。受錢塘江縱向沙坎和灘槽變化的影響,湧潮高度和潮前水位的相關性較為複雜,不同區域存在較大差異,在臨江碼頭,潮位水位越低,湧潮高度越高,而在大缺口、鹽官,潮位水位越高,湧潮高度則相對較高。

古海塘湧潮作用力響應特點是什麼?

本次科考發現,古海塘湧潮作用力在潮前水位上、下部分的變化規律不同,低水位以上部分因受湧潮的瞬時衝擊,在湧潮到達時刻,壓力瞬間增加,而後再迅速回落,最後隨水深加深而繼續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低水位以上還存在負壓區;低水位以下部分,在湧潮到達時刻,壓力瞬時增加,不存在瞬時回落的現象;湧潮作用下海塘壓力於1分鐘內急速上漲、震盪,湧潮前後的海塘壓力最大增幅可達3倍湧潮高度。

湧潮作用下的河牀衝淤有哪些變化規律?

本次科考初步揭示了湧潮作用下的河牀衝淤變化規律,湧潮對河牀的塑造作用主要體現在刷灘淤槽,在灘地上,一個湧潮過程的河牀沖刷幅度約為0.2~0.3米;在主槽內,河牀有少量淤積現象,淤積幅度約在0.1米左右。

八種潮景可以這樣看

一線潮

錢塘江河口江道順直、沒有沙洲的地方,潮頭較為整齊,形成一條線,稱為一線潮。江面開闊地段,江中常出現一些淺灘,但淺灘灘面高程仍較低,湧潮潮頭能越過淺灘,由於行進中受到河牀阻力、水深等不同,前進速度有快有慢,形成不同形狀的一線潮。

交叉潮

由於錢塘江下游河道寬淺,江中多有沙洲出現,露出水面,稱為“中沙”,湧潮潮頭遇到中沙,被截成兩股,形成兩股潮,兩股潮頭繞過中沙後相會,形成變化多端、壯觀異常的交叉潮。根據兩股潮的行進方向不同,交會後的形狀也不一樣,有十字潮、人字潮、丁字潮等。

回頭潮

湧潮遇到障礙,如急彎道或山體、丁壩、盤頭等建築物而折返,形成“回頭潮”。現代江道治理完成後,規模較大的回頭潮出現在海寧老鹽倉、蕭山美女壩和杭州九溪上游的珊瑚沙圍堤等處。

兜潮

湧潮遇到突入江中的山體、垂直於岸線伸入江中的高丁壩或圍堤,以及江道急劇轉彎時,倘若潮頭大致與它們平行,從正面撲向它們,則只產生回頭潮;如果潮頭線與它們成一較大角度撲向轉角,則不僅會產生回頭潮,還會產生“兜潮”現象,即潮水如同被網兜兜住一樣,在轉彎角迸起一股猶如炸彈在水中爆炸激起的水柱,低者2~3米,高者可達十多米。因其形狀有時如核彈爆炸形成的蘑菇雲,也被人們稱為“水蘑菇”,或稱“沖天潮”。

二度潮

繞過尖山中沙的東潮與南潮,兩股潮有的時候並不會碰撞,一股先過,一股隨之而來,一前一後,形成二度潮,第二股潮在第一股潮的高度上進行疊加,常出現很高的潮位,加之行進流速較大,有很強的破壞力。

對撞潮

當錢塘江湧潮二度潮的後潮遭遇前潮回頭潮,即前一股潮頭受阻產生的回頭潮同後一股潮頭相碰,潮景就會出現異常壯觀、驚險無比的“對撞潮”。當湧潮繞過高灘而分成兩股潮,且方向相反,潮頭平行相互碰撞也會形成對撞潮。對撞潮較為罕見。

波紋潮

由於水深不同,當湧潮不能完全破碎,呈現波紋狀,稱之“波紋潮”,在錢塘江湧潮全河段均較為常見。

魚鱗潮

當波紋潮與一線潮兩股潮交匯,形成魚鱗潮。

(總枱記者 何麗麗 王明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