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周安娜
當地時間26日,黎巴嫩候任總理阿迪卜宣佈,由於無法與國內各方政黨達成共識,他放棄組建新一屆內閣,以取代上個月在貝魯特港口發生大爆炸後辭職的政府內閣。
26日上午,阿迪卜就組閣事宜會晤黎巴嫩總統米歇爾·奧恩,並在會晤結束後發表電視講話,為無法繼續完成組建政府的任務而道歉。但他同樣補充説,在黎巴嫩,組建政府的政治共識已不復存在,他不想領導一個"註定要失敗"的內閣。
(圖説:黎巴嫩候任總理阿迪卜。圖源:AP)
黎巴嫩總統府隨後發表聲明説,奧恩已接受阿迪卜的請求。他也將再次與黎巴嫩議會各派磋商,確定新總理人選。
阿迪卜之前一直在與黎巴嫩各個政治派別進行談判,但無法達成共識。
BBC報道稱,阿迪卜的辭職被視為"是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挫折"。馬克龍曾在貝魯特大爆炸後的一個月內兩次出訪黎巴嫩,試圖幫助黎巴嫩組建一個新政府並敦促其進行"徹底的改革"。
馬克龍政府的一名官員表示,阿迪卜的辭職是黎巴嫩政黨的"集體背叛",但他同時指出,"法國不會放棄黎巴嫩。"
(圖説:貝魯特爆炸發生後,馬克龍第一時間到訪黎巴嫩。)
新內閣"胎死腹中"
阿迪卜於8月31日被任命為新總理,並獲授權組閣。但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位候任總理就宣佈辭職。
BBC分析稱,阿迪卜的辭職"不足為奇"。
據悉,財政部長的任命是阿迪卜組閣遭遇的最大障礙。長期掌握這一職位的什葉派不願意"靠邊站",擔心自己被邊緣化,從而被阿迪卜身後的遜尼派奪權。
黎巴嫩是中東宗教最複雜的國家之一,有18個宗教派別。根據憲法規定,該國的總統、總理和國會議長分別由基督教和不同教派的穆斯林政治家擔任。內閣職位也是由上述三大派別劃分,某個部長職位通常由某一派系長期控制。
阿迪卜上任後承諾,將聽從法國建議,打造一個由非黨派專家組成的新政府。但在數度與什葉派高級政客會面後,雙方未能達成共識。
批評者指出,儘管國家經濟下滑,國家幾近破產,但什葉派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導致國家正在走向失控狀態。
另一方面,按照美聯社的説法,黎巴嫩什葉派不願放棄財長職位與美國製裁也有關聯。美國政府近期制裁了兩名與真主黨關係密切的黎巴嫩高官,其中包括一名前財政部長。
卡內基中東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員表示,獲得伊朗支持的黎巴嫩什葉派阻撓阿迪卜組閣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11月初的美國大選,他們可能想等美國總統選舉出結果後再從長計議。
還有評論認為,如果沒有國際壓力和凍結黎巴嫩政客在國外資產的威脅,這裏沒有人會為真正的變革做出讓步。
外部因素阻礙了法國倡議的實現
半島電視台指出,從政治上而言,阿迪卜放棄組閣任務,預示了授權他進行組閣的法國倡議的瓦解。與此同時,各個派別之間也在不斷推諉妨礙組閣的責任。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多數派別都期待法國的倡議能夠繼續保持有效性,並按照其中的議程開展工作。
因此,黎巴嫩總統奧恩很快便認為,"法國總統發起的倡議仍繼續有效",此外,黎巴嫩前任總理薩阿德·哈里里也強調,"法國倡議並未失敗。相反,導致黎巴嫩毀滅的途徑已宣告失敗"。
(圖説: 9月1日,馬克龍在貝魯特附近的自然保護區種植雪松。 圖源:路透社)
黎巴嫩政治事務研究員巴齊預計,黎巴嫩將在前總理哈桑·迪亞布的率領下,重新啓動看守政府的工作,然後再採取憲法措施,任命候選總理以完成組閣。"特別是在事實證明,法國缺乏足夠的經驗來了解黎巴嫩的政治現實及其歷史複雜性之後"。
黎巴嫩政治家謝里夫也向媒體表示,阿迪卜放棄組閣任務,表明了法國關於建立專家型政府的倡議的失敗,因為這項倡議受到了部分要求在政府中擁有代表權力的政治派別的勒索。
謝里夫還認為,法國很可能事先就知道阿迪卜會放棄組閣任務,因此,"它不會由於組閣的失敗,而輕易放棄黎巴嫩,而是先要等待美國大選的結果出台"。
另一方面,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教授拉伊夫認為,伊朗是妨礙阿迪卜組閣成功的因素之一,因為地區衝突會對黎巴嫩的現實產生首要影響。
拉伊夫認為,馬克龍在黎巴嫩進行的一切嘗試都證明,伊朗在黎巴嫩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他還提到了伊朗外交部長扎裏夫最新的一次講話內容,扎裏夫在講話中指出,黎巴嫩問題並不是伊朗目前的當務之急,這就意味着,伊朗不會向真主黨施加壓力以促成法國提出的倡議。
拉伊夫認為,法國目前面臨兩種選擇,一是通過再次任命候選總理而更新這項倡議,或者將真主黨列入政治和軍事制裁名單之內。而在拉伊夫看來,法國很可能會選擇第一種方案。
拉伊夫表示,"馬克龍可能會試圖阻止黎巴嫩的全面崩潰,因為這將在法國內部對他產生影響"。而且,拉伊夫認為,由於真主黨會在法國的弱點上發揮作用,它將繼續給法國製造不利條件,而法國又不希望其手中失去黎巴嫩這張底牌。
黎巴嫩貝魯特港口區在8月4日傍晚發生劇烈爆炸,造成數千人死傷。爆炸發生後,貝魯特連續發生大規模示威活動,抗議發生大爆炸以及當局腐敗等。
8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第一時間抵達都貝魯特,是黎巴嫩發生爆炸後第一位到訪的外國領導人。他呼籲黎巴嫩政界應進行"緊急改革",並表示法國將對黎巴嫩提供救災及善後的援助。
8月31日,馬克龍再度前往黎巴嫩,除了會見黎巴嫩總統奧恩等官員外,他還參加了一系列公開活動。不少黎巴嫩民眾對此表示了不滿,認為馬克龍此行有"作秀之嫌",還有人稱"他就像是來旅遊一樣"。
據路透社報道,馬克龍表示,他將於當地時間27日就黎巴嫩局勢,舉行記者招待會。